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孩子“羞答答”,家长有主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很多年轻的家长常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在家里有说有笑、蹦蹦跳跳的,非常活泼。可当家里来了陌生的客人或是换个环境时,孩子就表现得扭扭捏捏。一让他喊“叔叔”、“阿姨”,便躲到爸爸妈妈的身后。在很多场合,这会令爸爸妈妈很尴尬。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下面是两个时常“羞答答”的孩子的案例。
案例一:军军上小学四年级了,他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是个听话的男孩,而且在班上成绩很好。不过,他在班上有个外号,叫“含羞草”。原来,他性格非常内向,在课堂上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回答问题就脸红、害羞,胆战心惊,担心回答不对。他和同学也很少说话,和不是很熟悉的同学一说话就脸红,甚至不知怎么办才好。上学这么长时间了,军军一个朋友都没有,每天放学后就一头钻进房间看电视、看书,再也不出门。为了让儿子“大方”一点儿,母亲就带他到医院去检查。医生了解到,原来他的父亲一直在外做生意,母亲工作又很忙,每天没有时间陪他,更没有时间带他到公共场所参加集体活动。由于缺少锻炼,军军产生了胆怯的心理,形成了孤僻的性格。慢慢地,军军就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了。
案例二:点点虽然上幼儿园大班了,但仍然非常害羞。让妈妈头疼的是,每次家里有陌生人来,点点总是显得六神无主的样子。这么小的她,显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好静不好动。妈妈每次带她到别人家里串门,她都会一路吵着“不去、不去”。即便到了目的地,她也像被钉在地上一样,就是不肯进门。每次带点点出去,妈妈总是提前给女儿打“预防针”:见到认识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要主动问好,人家问你什么要好好回答……但女儿往往拿妈妈的话当耳边风。无奈,妈妈总是以“这孩子害羞”敷衍过去,觉得这样才能在熟人面前挽回一些面子。有时候,她甚至想,带女儿出门时最好别碰上熟人。
现实生活中,害羞的孩子是常见的,不仅小女孩害羞,小男孩也害羞。孩子害羞,其实只是对陌生的客人或环境所产生的回应。虽然害羞不是太大的问题,但孩子过分害羞,也会引起一连串的问题,妨碍孩子正常的社会交往。时间长了,害羞的孩子还会变得内向、沉默、胆小、缺乏自信、没有主见。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爸爸妈妈应该鼓励孩子跨过害羞这个障碍。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一是正确认识孩子害羞这一问题,理解孩子。正确认识、接受孩子害羞的天性,这很重要。因为孩子是独立的人,即使只有2岁半,也有自己的特定性格。如果视孩子的害羞是缺点,大人表现出不满和难受,更会引起孩子的退缩行为。家长要理解、体谅孩子害羞的心情,避免当着别人命令他做他不愿意或不会做的事,甚至责备他。大人应使孩子感到安全。若知道在某种环境下孩子会出现焦虑不安的情况,就不要强迫他进入那样的环境。
二是对孩子适当放手,鼓励孩子与别人交往。有的妈妈说,她的孩子好像并不内向,在家里或者在熟悉的人面前非常活跃,可是一到陌生场合就怯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孩子在家里受到了过多的溺爱和关注,以至于缺少适应环境的能力,缺乏与人交往的经验,缺乏遭遇挫折的心理承受力。针对这种情况,妈妈和家人应该“放手”,让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要多创造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的机会,多鼓励孩子与别人交往,但不能强迫。一般来说,与年龄比较小的小伙伴在一起,因为自己较大,不会感觉受拘束,危险感较少,更容易交往,也增加了自信心。与无攻击性、温和的伙伴在友好的环境里一起玩,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使孩子体会到轻松愉快的良好感觉。也可以在没有压力的游戏中,让孩子扮演相关的角色,逐渐使孩子过渡到在焦虑的环境中也能处理各种关系。
三是教给孩子交往方法,让孩子有准备地与陌生人接触。生活中,如果大人看到孩子看别人在玩也想进去玩却不知如何做时,应给予指点,可建议他:“为什么不走过去让那些孩子看看你的新娃娃呢?”或者拉着孩子的手一起走过去,说:“我和我的孩子能否一起来玩?”尽量陪孩子多待一会儿。等孩子玩在一起时,父母再退出来。去陌生环境前,让孩子有准备地与陌生人接触,这一点也很重要。对特别敏感的孩子,在进入新环境前,要让他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比如,在路上,要让他知道他将去哪里,让他知道或回想一下那里的大人或小朋友的名字、可能会玩什么样的游戏、到了之后怎样与别人打招呼。同时,还要注意孩子的反应。有时过分准备,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焦虑。进入新环境时,最好别迟到;否则,在众目睽睽之下,会使孩子感到不自在。进入新环境时,手中拿些东西,可让人自然些,孩子也是如此。随手拿着玩具,可以增加孩子的信心与兴趣,因为玩具是他自己熟悉的,更有安全感。带什么玩具要让他自己选择。
四是家长要有耐心,鼓励孩子多开口说话。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不同。有的孩子天生敏感,可能适应的过程要长一些,这样的孩子需要妈妈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陪伴。比如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其他孩子都在玩,自己的孩子却紧拉着妈妈的手不放。那么,请妈妈耐心地陪着孩子继续熟悉这个环境时,别急于让孩子“独立”。如果不顾孩子的感受贸然把孩子推到人群中,甚至呵斥打骂孩子,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很可能下一次在陌生环境中时,孩子会更加害羞。在超市、商场、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让孩子多开口和陌生人交流也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害羞的心理。不过,爸爸妈妈要耍点儿小“花招”。例如,陪孩子去商场买玩具时,让他自己对营业员说:“我想买这个玩具,请问多少钱?”如果孩子不愿开口,就不买玩具。一开始,如果孩子不好意思说,大人就先说一遍,让孩子学着再说一遍。不管孩子说得好不好、声音够不够大,大人都应该鼓励孩子。说得多了,孩子就习惯了。在鼓励孩子开口说话的同时,大人也可以教他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这样,人们会更喜欢您的孩子。对孩子来说,也增加了自信心。
五是平时要多鼓励孩子,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有的孩子大大咧咧,做错了事就算多说他几句也没问题。可批评害羞的孩子时,大人就要注意措辞了。尽量以鼓励为主,不要在言语上无意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平时,不要在别人面前给孩子戴上“这孩子就是害羞”的帽子。这种定性的话只会起到负面的强化作用。时间长了,孩子会以为他就是害羞的孩子。如果孩子很害羞,那么,大人就应该反省一下,在平时的生活中是不是给孩子的保护太多。过多的保护和代劳,只能束缚住孩子的手脚。时间长了,孩子就变得不爱探索新事物了。孩子到了2岁以后,大人就可以开始培养他的自理能力了,从一开始的自己睡觉,到自己上厕所、自己洗脸、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收拾玩具等。自理能力强的孩子比那些“父母包办”的孩子更活跃、更愿意探索陌生的人和事。
六是鼓励孩子多玩“勇敢者”游戏,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玩是孩子的天性,害羞的孩子也爱玩。不过,家长应该注意孩子平时更喜欢玩什么游戏。许多害羞的孩子更喜欢玩一些没有伤害性的、安静的游戏,如看书、画画、拼图、搭积木等。比起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害羞的孩子可能更喜欢一个人玩。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多在户外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对害羞的孩子来说,尝试玩沙子、抓虫子、拍皮球等“脏脏”的游戏或在台阶上跳上跳下、相互追逐、抢皮球等“危险”的游戏都需要一点儿勇气。孩子在户外活动中难免磕磕碰碰,家长不要大惊小怪,这些“勇敢者”的游戏是帮助孩子锻炼胆量的好办法。同时,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参与课外活动和适合孩子参加的社会活动,并且鼓励孩子积极发言或多参与现场互动。如果孩子早期表现潜力不突出,家长也不必灰心,潜力需要精心培养和不断激励,成功的孩子需要持之以恒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