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节日,留住我们的传统和记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节日,留住我们的传统和记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里每一座大山都有一个灵魂,每个灵魂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一部历史,而节日成为他们延续历史记忆的一种方式。

农历二月初二,对于贵州省剑河县久仰乡巫溜村苗寨里的人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家家户户过“敬桥节”。

巫溜,一个宛如桃花源的地方。因处一个巨大的漏斗状的地形,形若深谷,周围皆是大山。一条河把巫溜村分成两半,苗家特有的吊脚楼和粮仓分布在河两边,错落有致。因离城市中心较远,他们保留着完整的苗族建筑和习俗。

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语境给了我一个观察“传统苗族”特色和体验文化多样的机会。2006年7-9月,我在台江县反排村做田野调查时,曾短暂访问过巫溜,并作过服饰风格上的比较。发现巫溜与反排虽相邻很近,但在文化上有很多的差异。于是我明白西南“十里不同风,八里不同俗”人文生态景观,原系一种文化多样的原则。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多样性本来是个常态。当今时代,维护文化多样性,倡导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已成为维护世界秩序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共识。

一村一寨,一山一石皆为多样,在纷纭多彩的文化世界里,我们何以相互反观自照、理解对话,从而达到和谐。一位哲人曾言:“请从别人的眼神读懂你自己的目光”,文明之间对话的最高境界应是如此。

每一个民族都有独特的价值观。美丽的巫溜有何独特?巫溜的文化语法和逻辑是什么?在山深处的巫溜人身上我们能体悟到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节日,成了一个最重要的入口。在文化人类学的“表演理论”看来,节日恰似一个文化的舞台,它演绎着一个群体或民族的衣食住行、社会关系、传统艺术以及民间信仰。

2008年3月9日,在当地民办教师杨通付的邀请下,我得以一次深入巫溜文化内部体验“敬桥节”节日文化氛围的机会。这天清晨7点钟左右,巫溜的女人们起来就开始打粑、煮鱼、煮蛋,并准备好酒、糯米饭、香纸、鞭炮、纸娃娃、棉条及五色彩线等。一会儿男人就拎上蓝子,牵着小孩,来到自己家的桥上供上饭菜,举行敬桥仪式。

“敬桥节”是黔东南苗族共同的节日,然而关于它的来历,巫溜人却有着不同版本的口述传说和历史记忆。多年来,他们没有文字,就凭借口述和记忆传承着本民族的历史。

不同的口述传说,是苗族人在岁月中不断地变更、修改与选择历史记忆的结果。然而有一个基本的叙事母题始终不会变。敬桥民俗的基本逻辑是:由于有了祖先的架桥,才会有自己,而自己为了祈嗣,也会去架桥。桥头敬祭,既是对子嗣的期待,又是对祖先的祭奠。桥构成了祖先、自己及子孙之间一条生命长河的纽带。

一代一代巫溜人,就通过“敬桥节”这样的民俗节日,唤醒他们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在一个特殊的仪式时空,通过不同的节日主题将苗族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连接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日又承载着我们的文化血脉,它积累、继承和发展我们的记忆,并周期性地展示自身的传统,将拥有共同文化传统的成员团结到一起,并产生巨大的亲和力与认同感,营造一种和谐的生活氛围。

在现代化的进程里,让民族传统节日给我们留下“文化记忆”,其实也就留住了“文化之根”,这是确保我国众多传统节日薪火相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策。

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一些现象。近年来,不少地方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策划思路。许许多多的民族节日越渐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单置于商业化、仪式化的场景之中,成为观赏和被观赏的对象,已不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的生活状态。

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一直是个悖论。但有一点我们应坚持――开发民族节日文化,应基于当地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判断,在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之间实现良性互动,让文化的多样性与人类的个体利益达到共赢。

当地人即有权利享受现代化和经济增长带给他们的舒适与便利,同时更有权利和义务保护和继承他们的传统。毕竟,民族节日和传统文化是他们的文化之根。

一位学者曾言:“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开了民族生活的土壤,离开了传统的民族文化特色,就意味着民族集体文化记忆的丧失,民族精神就成了无根之物。”

但愿美丽的巫溜,多彩的贵州永存自己的传统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