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开启学生空间思维的钥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开启学生空间思维的钥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倡导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自由地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如教学“角的大小”时,教师可以设疑让学生猜测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活动角,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短不等的角以及两块三角板,自己动手完成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们互相交流,有的学生得出了“两条边叉开越大,角越大;两条边叉开越小,角越小”的结论,有的学生得出了“两个角的大小相等,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结论,有的学生总结出了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不同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开放有趣而且有效,学生学得很主动。以动手操作为基本手段,引导学生把对图形的感受与有关知识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三角形、线段、射线等)设计图案,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树立了空间观念,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二、深入理解

20世纪20年代,陶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主张。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手与脑的力量可以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学生当然相信老师所告诉他的,但他们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因为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更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只有“听”和“看”是不够的,还需有“做”。动手做,手脑并用,并且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思考,这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策略。

如在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时,为了让学生们明白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之间的联系,我让学生在纸上动手画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平面图,再一个个剪下来,用1平方厘米的图摆一个1平方分米的平面图和一个1平方米的平面图。在摆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全班50个人剪下的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图都不够摆,还要每人再剪一个。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明白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见,教师不仅要关注由操作而获得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心理体验。这个过程是学生充分运用材料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操作启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空间与图形”教学,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在体验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开放式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把操作与数学思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使他们掌握了方法,这样的数学活动对学生来说更有价值。

三、获取良好的情感体验

陶行知认为,教育者要想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首先要真诚地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了解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潜力,并进一步把这种潜力解放出来,尽可能地让孩子体验到学习是个人成长的一种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是较为理想的帮助孩子理解较为抽象的几何知识的办法,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会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以及良好的情感体验。

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时,“对称”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剪纸(对称图形:花边、五角星……),让学生发现这些剪纸的奇特之处,猜测它们是如何剪出来的。学生们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他们都想尝试一下,教师应尽量多给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们通过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理解了“对称”的含义,并掌握了对称花纹的正确剪法。这其实就是对“对称”的实际应用。教师可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理解折痕就是对称轴,然后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判断它们的对称性和各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可以讨论,可以求助,也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们剪一剪、折一折,他们的想法马上可以得到验证,并及时得到反馈,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觉得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快乐,更是一种需要。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感受、领悟,从而树立空间观念,促进数学认识的整体发展。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教师在教学中应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使学生树立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