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余秋雨现象”与“于丹热”比较简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余秋雨现象”与“于丹热”比较简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余秋雨现象”是1998年以后,包括余秋雨创造的散文,归于余秋雨名下或涉及余秋雨的一系列文本,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关于散文创作公开的或不公开的评价、论争。成为了当时令人瞩目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借助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一举成名,成为了又一个广受大众追捧的大众文化偶像。两种文化现象虽然形式相迥,但却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地迎合了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大众的肯定和市场的追捧。因此,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去比较研究 “余秋雨现象”和“于丹热”产生、发展和趋向是有很必要的。

【关键词】余秋雨现象;于丹热;文化;比较

在20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没有主潮,纯文学日益式微时,散文继小说诗歌之后,骤然“发热”。特别是1998年以来,余秋雨因其散文作品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热点,以至于大众习惯上把余秋雨创造的散文,归于余秋雨名下或涉及余秋雨的一系列文本,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关于散文创作公开的或不公开的评价、论争,称作“余秋雨现象”。此后的2006年,传统文化、经典名著与电视传媒的联姻诞生了许多新兴文化现象,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借助央视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一举成名,成为了又一个广受大众追捧的大众文化偶像,从而引发了“于丹热”。

一、“热”关注

“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而寻找“人文山水”,以探寻中国文人艰辛跋涉的脚印成为余秋雨游历和写作的冲动。他观道士塔、莫高窟、访柳侯祠、都江堰、游西湖、庐山,走三峡、洞庭,在天柱山、狼山脚下徘徊,于天一阁、新加坡日本人墓地前沉思,与古先贤文人志士对话,抒写一个当代学者对历史沧桑和文化兴衰的感喟与反思。这些散文不以写景状物见长,而靠丰富的知识和鞭辟入里的思辨取胜。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深邃的思辨才能、艺术想象的诗性喷发、当代人的生命体验,使余秋雨的散文独树一帜。

作为一个传播、影视学的教授,于丹异军突起、凭借电视传媒,强势跻身传统文化经典领域,在众多专家学者固守的学术阵地上纵马驰骋,引人侧目。她的讲座不仅获得广大电视观众垂青,而且她的著作《〈论语〉心得》、《〈庄子〉心得》也出现了空前的畅销局面。她从自己的视角探讨人生的哲理,另辟蹊径、别开生面,紧扣现代人的心灵需求,并借用自身深厚的古典修养、旁征博引,从中渗透在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事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通过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所闻,提出一些大是大非的原则性问题,重新描绘历史的大背景,引出传统文化的诸多观念所具有的鲜明的时代性,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可谓为读者观众打开一扇参悟中国古典哲学的方便法门。

二、“冷”思考

当余秋雨以学者的姿态进入散文领域时,读者开始为他笔下一篇篇精心架构的鸿篇巨制式的“大”散文所吸引,为他那种渴望“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大气所折服,为他向大众传递的历史文化信息的丰富程度所惊叹。他的散文没有枯燥的专业词汇,引发的议论对于普通读者来讲更多的是令人掩卷沉思。对于许多渴望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但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钻研学术著作的人而言,又有“饱腹”之感,故一经面世,就拥有了庞大的读者群,且行销不衰。余秋雨散文在文体的拓展和话语更新上更是有着其独到之处,就是追求个人生活体验诗意化的市民文化阶层。有人评价“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显示出知识分子在挣脱和超越传统精英意识主宰和政治意识形态控制后,力图以一种更加平易近人的‘对话者’和‘交流者’的身份和姿态融入民间大众生活,在重新自我定位中谋求文学的新发展,彰显个人价值和意义。”

余秋雨的文章里可以感受到深沉的民族情怀和高度的文化责任感。这样,“余秋雨散文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育体制对人文知识的轻视和有意无意的曲解给人们造成的知识缺陷,同时对历史文化问题的散文化解说也成为打通学术与普通受众的桥梁”。正如余秋雨本人所言:“艺术家遇到道德的历史面貌与现实的需要矛盾时,应以现实需要为其筛选标准。”“艺术家的道德评判眼光:立足微观,以折射宏观;立足现实,以选择历史。”

如今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希望追求精神世界的充实、渴望知识层面的重新构建、也同样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于丹这种关注大众话语体系下的平民讲座,恰合时代主题,把握受众脉搏,成功地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引入社会生活,正所谓:‘历史不是少数所谓历史学家的事,而是人民大众的事,因此,应该用人民大众所最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而不只是几个历史学家之间的自娱自乐’。”央视《百家讲坛》的“明星学者”们善于以浅显易懂贴近大众唤起了他们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兴趣,带动了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狂热。深知受众心理的于丹更是此中之尤,她的演讲起到了一种心理安慰和调试的作用。“于丹热起源于大众传媒这个平台,其实并不是说于丹的国学比谁的好。坦率地说就因为我是教传媒的,我特别了解大众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就是要求你永远生活在他们生活的语境之内,能够完成一种心灵的唤醒,而不是一个学理体系的灌输,我考虑的是要传递有效信息,怎么完成激活,我就会特别强调传播策略。”

三、结语

在如今这一场“复古主义”思潮的背后。各路学者一拥而上,对各类经典进行自我的“现代阐释”。虽然形式相迥,但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余秋雨和于丹都是既迎合了主流意识形态,又受到了大众肯定和市场追捧。他们关注个体的独立精神也注意到了文化的教化作用,这是一种将精英文化锲入通俗世界的努力,其中参杂了些许“后现代”精神。这也对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散文作品和文化传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当代文学概观》张钟等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四月第2版.

[2]唐冬琳、赖大川《从“余秋雨现象”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隐忧及建设》 《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9月.

[3]《文化苦旅》余秋雨著 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4]《走近余秋雨》陈沙《作文周刊(综合版)》 2005年第3期.

[5]《当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 2003年3月.

[6]《艺术创造工程》余秋雨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7]《电视传媒与传播文化大趋势》中国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8]《总编访谈录――为于丹》封新城《新周刊》200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