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专骗小钱的骗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骗小钱的骗子各有各的“高招”,其行骗案例也各有各的特点。在谈生意或者投资的过程中,不管你是“老手”还是“新兵”,都应对其保持充足的警惕。
在投资经营活动或者日常生活中,遇到个把骗子在所难免。如果遇到的是动辄行骗成百上千万元的江洋大盗式的骗子,或者是专拣一个人坑,能令人倾家荡产、痛不欲生的恶毒骗子,你大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捍卫自己的权利,坚决追究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但是如果遇到那种诈骗数额不算太大但骗术巧妙,或者东家骗一点,西家骗一点,让你觉得追究起来不值,不追究又浑身不自在的江湖骗子,你又能怎样呢?本文就是关于这样一些小骗子的故事。限于稿件来源,故事的发生地多为江苏淮安,但都是真实的案例。
故事一 骗吃骗喝骗回扣
2003年3月27日,上海某纸品公司接到“淮安XX贸易公司”的一个电话,称因招商引资的需要,想订该公司的包装纸,约公司领导到离上海445公里的江苏淮安市洽谈。
当天傍晚,该公司经理安玲带队来到了淮安。刚下高速公路,就被淮安公司的接待人员“热情”地接到了某酒店。安女士看到,淮安公司的书记、经理、业务员共十余人都在酒店里恭候。
酒宴当然是想销货的厂家作东。酒宴上双方谈得十分投机,对供货合同细节也一一敲定。酒到酣时,去高速公路出口处接安女士的业务员把安女士拉到了门外,说做成了这么大一笔生意,按行业“规矩”也应当对我们领导意思意思。现在风气就是如此,对此安女士没话说。业务员开价两万元,安女士还价到6000元成交。安女士当场就掏出了6000元现金。酒宴后,淮安公司安排安女士住下,告知合同今晚一定准备好,明天一早签字。
第2天早上,当安女士起来,再给淮安公司的书记、经理打手机时,被告知他们因为业务忙,已连夜到了无锡市的江阴,他们请她到江阴某大酒店来签约。想想江阴也在回上海的路上,安女士等人就起程去了江阴。到了江阴,找到所说的大酒店,根本没有淮安公司的人来。再打手机,又说他们已到了杭州,请她到杭州来签约。这时,她才知道上当了。但为了区区6000元再回淮安,且人生地不熟,担心出事的安女士只能悻悻地回了上海。事后,越想越不忿的她写了一封信给淮安市委书记,引起当地的重视,公安局随即严查此案。
此事后不久的4月6日,又有一女士报案,也称淮安有一贸易公司称向她厂里购买地板,邀请其到淮安洽谈生意,同样是在被索要“回扣”1万元后,这些人回电话称他们已经到了江阴,要她到江阴去签合同。她发现上当了,就立即到公安机关报案。
将两案并案侦查后,公安机关很快掌握了该诈骗团伙的行动规律。4月10日,当此团伙故伎重演,再次以同样手法将浙江XX市的业务员许某骗到淮安,正在大吃大喝的时候,公安干警从天而降,将此团伙13人一网打尽。
故事二 合同陷阱
近年来,中国小商品外贸业务迅速增长,大部分市场经营户都直接或间接与老外打过交道,与外贸公司签过合同订单。正是这些外贸生意保持了市场的持续繁荣,然而在一些合同后面却隐藏着陷阱。
2003年以来,橡胶原料价格暴涨,乳胶手套市场销势平平,山东临清一家乳胶手套生产企业的金老板心急如焚。正在这时,他接到了新疆某外贸公司的电话,他们称:在网站上看到了贵公司的乳胶手套,并对此十分满意,想要2个货柜(30万副)乳胶手套出口。
30万副,这可是笔大生意!金老板十分欣喜。对方要求速寄样品,并速派人去新疆签合同。寄样品没问题,他当即寄了,但对速派人去新疆签合同却犹豫不决。过了不久,对方收到样品后又来电催促。面对这笔大生意,金老板提出让对方派人过来,一切费用由公司负责。对方一怔,迟疑了半晌后才吞吞吐吐地要金老板先汇几千元费用过去。这时金老板恍然大悟:对方并不是真心做生意,而是以合同为诱饵骗他的钱。
巧的是,没过多久,金老板又碰上了一笔更大的“外贸生意”。今年3月,深圳的一家“贸易公司”打来电话,一开口就要3个货柜的乳胶手套,出口俄罗斯,让金老板去深圳签合同。有过一次教训,金老板这一次更加小心了。他先将手套样品托人送到深圳,推说自己业务忙去不了,让对方来考察,费用由公司承担。不久,深圳方面果然来了4个人,自称是外贸公司的业务科长和业务员。他们考察了公司的管理和产品质量后表示满意。回深圳后,天天催促金老板去签合同。鉴于对方的诚意,金老板满怀希望去了该贸易公司。在谈妥了出口的数量、价格,日期等细节后,金老板觉得这次可是胜券在握了。然而就在此时,对方冷不防提出了个新问题,要厂方提供俄罗斯关于同意该品牌的乳胶手套上市的认可证明。金老板再三表明自己公司已经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且产品曾多次出口俄罗斯,均不需此类证明。而对方却坚持一定要有这份证明才行。经多次交涉,最后对方提出一个解决办法,要么由金老板自己设法去莫斯科办理证明,要么委托他们代办,但得先付代办费 3500美元。这时金老板才明白,对方目的就是想骗这笔代办费。
故事三 利用“最后的防线”
现年33岁的焦富安(化名,在逃)虽是临时工,却是淮安市某小区一栋楼里几家单位共用的现金会计。他看上去是很本分的一个人,妻子开着一家家电商店,据说生意做得也不错。
还是在1998年的一天,他对来他这里领工资、报发票的人说,老婆要进TCL王牌彩电,需要一笔资金,如果谁能借钱给他,他将以月息2至3分予以回报,而且借钱时就先付利息。会算账的一算,这借款的年息可达20%-30%,高于银行利息10倍。再想想又是本单位的人,小伙子平时也老实忠厚,就有人把钱借给他了。焦富安当即1万元只收9千7,另300元就当作利息预付了,而打的借条上写的还是1万元。
如此诚信吸引了其他同事。他后来又以要办“总”需要资金等为借口,从本单位12个同事处借到了钱。利息他开始时都按时付,后来付不了,就把利息加在本金上另给同事打借条。最后,有两位同事分别借给他的钱达到了35万元和36万元,其他人也达到10余万元。公安机关最后清查发现焦富安的借款数为170余万元!
2003年4月,焦富安与妻子带着儿子一下消失了。5月4日,受害人向公安局报案。现公安机关正全力追捕案犯。公安局的同志对本案点评说:友情、亲情,是诚信的“最后防线”。现在就有犯罪分子利用人们在“最后防线”上的麻痹来诈骗钱财,此例就十分“经典”。
故事四 利息翻倍的诱惑
江苏淮安近期出了一个“神人”――残疾女陆某。她以数千元起家炒股,屡战屡胜,家产翻番。陆某从小得小儿麻痹症,她中学毕业没有出路,起初仅以开小店为生。后来,她在股市上成功了。1997年,陆某开办了淮安市沪深市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自任总经理,专事炒股。
她的父母可骄傲了,逢人就说:“你们把钱交给我女儿吧,给她1万,年底还你们两万!现在钱存在银行里才有多少利息!”翻番的利息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陆父陆母两个单位的同事很多人都把钱交给了陆某。开始两年,陆某兑现了她父母对同事的承诺――借一万还两万。这下轰动效应出来了,有更多的人把钱投到了她的公司里面。其实,陆某的成功是花钱买信息的结果。她在开始炒股时就与某大城市的证券媒体挂上钩,每次付上几万元不等的信息费,对方就会把内部消息相告,让她去买XX股。这样她才发了财。但这种发财之道是不牢靠的,2000年时她亏了。为了摆脱困境,她萌生了犯罪的念头。
2002年,陆某“开办”了一家“期货公司”,并自称与南京某期货公司是挂钩单位。这样,相信她的人又把钱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她的手里。然而她的公司与南京这家期货公司没有任何往来。她只是叫人做了一个软件装在公司的电脑里造成假象。就这样,前前后后她骗来的钱总额达到了1千万元。终于陆某的亏损瞒不住了,被迫躲了出去。后来她被受害人捉到,扭送到了公安机关。
点 评
上述这几个小故事,各有各的特点,骗子们各有各的“高招”。这样的骗子如今不是个别。如果你阅历丰富,能够及时察觉骗术,当然好;但你要是一个刚刚入行的投资者,在经验还不够丰富的情况下,可要提高警惕了。更何况,即使是老江湖,在一些骗子面前有时也难免中招。因为在骗子行骗成功的背后,都有受骗人的贪念在作怪。
(本文综合王卫华、朱建红、陆卫宁、封林、戴含江、颜丽来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