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沈丕安教授气血养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沈丕安教授气血养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认为气血流通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人体为一小天地,有一小循环,五脏六腑,三焦经络,气血流通,循环不息。可以说人体就是靠气血在供养着,气行血行,气滞血淤。倘若气血充足,运行通畅,人就会健康长寿,否则人就容易得病。

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是指气虚而运血无力,血行瘀滞,气虚与血瘀并存的一种病理变化。气能行血,气虚则推动无力而致血瘀。轻者,气虚无力,但尚能推动,只不过血行迟缓,运行无力;重者,在人体某些部位,因气虚较甚,无力行血,血失濡养,则可见瘫软不用,甚至萎缩,肌肤干燥、瘙痒、欠温,甚则肌肤甲错等气血不荣经脉的具体表现。

气随血脱

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散脱,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蜕的病理变化。常由外伤失血或妇女崩漏、产后大出血等因素所致。血为气之载体,血脱,则气失去依附,故气亦随之散脱而亡失。

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变化,多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所致,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因气虚,血的生化无源而日渐衰少,形成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

气不摄血

气不摄血,是指因气的不足,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导致咯血、吐血、衄血、发斑、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的病理变化。其中因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而导致血从下溢,则可见崩漏、便血、尿血等病症。

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是指气机郁滞,血行不畅而气滞与血瘀并存的一种病理变化。气滞和血瘀,常同时存在。由于气的运行不畅,导致血运的障碍,而形成气滞血瘀,也可因闪挫外伤等因素,而致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通常,气滞血瘀多与肝的生理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其次,由于心主血脉而行血,故在心的生理功能失调时,则多先发生血瘀而后导致气滞。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调理气血也必须根据临床症状,分辨其在气在血,分析其虚、实、寒、热,然后确定具体治法。

中药调养

常用的有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黄芪、何首乌、枸杞子、山药、阿胶、玫瑰花等天然中药,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效果。

饮食调养

日常饮食很重要。首先饮食多样化。“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其次,可经常吃些补养气血的食物,如红枣、猪血、枸杞、当归等。

运动调养

平时可练习瑜伽、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另外,“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的办公族,应防止因为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气血。

经络按摩

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能消散瘀血,并坚持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对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勿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生气通天论》

清阳为天,浊阳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阴阳应象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