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几个石油工程科技名词的规范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几个石油工程科技名词的规范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针对石油天然气类科技期刊不规范使用科技名词的问题,对黏土、黏度、蹩钻等几个较易错用的石油工程科技名词规范化使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石油工程,科技名词,规范化,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N04;TE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6-0043-04

Discussion on Standardized Use of Some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rms

CHEN Huinian LING Wenxue TENG Chunming LIU Wenchen

Abstrac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of nonstandardized use of technology terms in oil and gas science journal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standardize the use of clay, viscosity, choke off drilling, and several other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rms, which are easily misused in communication

Keywords:petroleum engineering, terminologies, norm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科技名词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先进程度,对于促进国际科技信息的交流、科技成果的推广、科技文献及辞书的编纂出版等,至关重要[1]。科技期刊作为科技成果宣传与交流的平台,更应该重视科技名词的规范化使用。关于科技期刊不规范使用科技名词的问题, 已有很多专家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2-6]。在我国石油天然气类科技期刊中,不规范使用石油工程科技名词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为此,笔者就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几个石油工程科技名词的规范化使用进行探讨。

一 “黏”与“粘”的正确使用 在石油工程领域,与“黏”“粘”二字有关的科技名词较多,应用较为混乱的主要有“黏度”“黏土”“黏附系数”等。笔者在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下简称中国知网)中,在高级检索模式下,以“全文”入口精确检索该库收录的2008—2013年间石油天然气类期刊论文中“黏土—粘土”“黏度—粘度”“黏附系数—粘附系数”3组异形词,相应的查询结果为1184篇—3264篇、4710篇—8170篇、14篇—37篇。可见,石油工程类科技论文对“黏”及“粘”的不规范使用较为普遍,其中对“黏度”“黏土”的不规范使用尤为突出。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黏”的读音为nián;“粘”的读音为zhān,用作姓氏时读nián。根据其对这两个字的释义,“黏”与“粘”二字的释义是不同的:“粘”字一般作使动词用,具有外部物质使物体相互连接的意义;“黏”则是指像糨糊或胶水等所具有的、能使一个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的性质。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黏”作为“粘”的异体字淘汰,1988 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认“黏”为规范字[6-7]。据此,凡是表示具有黏糊意义的合成词中的nián,均应为“黏”,而不应再用“粘”字。因此,要正确使用“黏”及“粘”,就要弄清其真正含义及读音。

(1)黏土。根据中国知网的查询结果,目前仍在使用“粘土”的期刊大约有10种,以地质类期刊为主。通过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官网“术语查询”中进行精确查询,地质学、土木工程、海洋科技、机械工程、土壤学、农学等5个学科均将“黏土”作为规范科技术语。黏土是指黏粒含量大于30%或塑性指数大于17的黏性土,主要由黏土矿物(含水的铝硅酸盐)组成[8]。可见,其意义是突出土的性质,这与《现代汉语词典》中“黏”字的意义一致。综上所述,“黏土”是规范的,而“粘土”是不规范写法。值得注意的是,文献[9]虽然已经将“黏土侵”“黏附系数”等与“黏”字有关的术语作为规范用法,但在其汉语拼音索引中,却错将与“黏”字有关的术语放到首字读音为“Z”的部分中。

(2)黏度。根据中国知网的查询结果,目前仍在使用“粘度”的期刊大约有20种,以地质类和化工类期刊为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物理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力学等10个学科均将“黏度”作为规范科技术语。《现代汉语词典》收录“黏度”一词,并将其解释为液体或半流体流动难易的程度,越难流动的物质黏度越大。文献[8]收录的石油工程领域与“黏度”有关的词语,例如“塑性黏度”“漏斗黏度”“表观黏度”等也均使用了“黏度”,而非“粘度”。综上所述,“黏度”是规范的,而“粘度”是不规范写法。

(3)黏附系数。根据中国知网的查询结果,目前使用“粘附系数”的期刊较多,只有少数几个期刊使用了“黏附系数”。“泥饼黏附系数”是衡量井内钻柱沿井壁泥饼表面转动或滑动时摩擦阻力大小的一个参数,主要反映钻井液的性能和滤饼的黏滞性,其值越大,泥饼的黏滞性越大。这样,在一定的前提下,泥饼的黏附系数越大,钻柱在井下发生压差卡钻的概率就越大。因此,泥饼的黏滞性是决定黏附系数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与《现代汉语词典》中“黏附”的释义(黏性的东西附着在其他物体上)相一致,因而,从词义上讲,“黏附系数”更为规范。文献[9]也明确将“黏附系数”作为规范术语,代替了原来的“粘附系数”。另外,石油工程领域有一个废弃的术语“粘附卡钻”,其定义为:在压差作用下(钻井液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孔隙压力)钻柱紧贴井壁泥饼,因为泥饼的黏附造成钻柱本身的压力失衡而导致压差卡钻,因此用“黏附卡钻”更恰当。相应地,“粘附系数”也要改为“黏附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文献[9-10]已规定用“压差卡钻”代替“粘附卡钻”,但目前还有为数不少的期刊仍然在使用“粘附卡钻”或“黏附卡钻”,显然,这都是不规范的。

二 “蹩钻”“憋钻”与“憋泵”

“蹩泵”的规范写法 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2008—2013年间石油天然气类期刊论文中的“蹩钻—憋钻”“憋泵—蹩泵”2组异形词,查询结果相应为56篇—36篇、160篇—51篇。可见,石油工程类科技论文“蹩钻”与“憋泵”的不规范使用问题仍很突出。其原因除了编辑校对不够仔细外,更重要的是对这两个名词的意义理解不够透彻。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蹩”的释义为:脚脖子或手腕子扭伤,主要用于方言,常用方言词“蹩脚”的释义为“质量不好或本领不强”。“憋”的释义为:1)抑制或堵住不让出来;2)闷。

(1)蹩钻。很多石油工程技术人员容易将“蹩钻”写作“憋钻”,一是在写作时不够仔细认真,二是不清楚“蹩钻”的真正含义。蹩钻是指钻进中因钻头所受力矩不均,转盘转动异常的现象[10],用来描述一种不正常钻进的现象,其原因不是“抑制或堵住不让出来”,而是“受力不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蹩”与“憋”的释义,使用“蹩钻”更为贴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也将“蹩钻”作为规范科技术语。因此,“蹩钻”是规范写法,而“憋钻”是不规范写法。

(2)憋泵。根据中国知网的查询结果,目前使用“蹩泵”的期刊仍然较多。分析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作者、编辑对“憋泵”的真正含义认识不够深入。“憋泵”是指因循环系统堵塞或井眼不畅等原因使泵压剧增的现象[9-10]。可见,出现憋泵的原因是“循环系统堵塞或井眼不畅”,这与《现代汉语词典》中“憋”为“抑制或堵住不让出来”的释义更接近,因而使用“憋泵”更为贴切,“蹩泵”不能准确表达真实意义。文献[9]已明确将“憋泵”作为规范术语,文献[10]中收录的“蹩泵”应该改为“憋泵”。

三 “形”与“型”的正确使用 在石油工程领域,与“形”字有关的科技名词较多,应用较为混乱的主要有“A形(塔形)井架”“U形管”“U形(V形)水平井”等。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2008—2013年间石油天然气类期刊论文中“A形井架—A型井架”“塔形井架—塔型井架”“U形管—U型管”3组异形词,查询结果相应为3篇—10篇、16篇—7篇、77篇—115篇。可见,石油工程类科技论文将“形”错用为“型”的问题非常突出。《现代汉语词典》中,“形”的释义有:1)形状,2)形体,3)显露,4)对照;“型”的释义有:1)模型,2)类型。

(1)A形井架。其定义为:由两条大腿靠天车与井架上部附加杆件和二层台等连成“A”字形的井架[8]。由此可以看出,该井架是因为形状为“A”字形而得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形”与“型”的释义,显然,“A形井架”更符合其意义,是规范的,而“A型井架”则是错误的。同理,“塔形井架”“K形井架”“U形(V形)水平井”“O形密封圈”等都是规范的。文献[9-10]对此也是这样规定的。

(2)U形管。在石油工程领域,进行井内压力分析与计算时,经常用到“U形管效应”,根据中国知网的查询结果,将“U形管”错写作“U型管”的问题比较普遍,而且很多作者甚至编辑并没有认识到“U型管”是错误的。U形管是一种酷似U形的管子,是实验室必备设备之一。很明显,它是因形状而得名,只能使用“U形管”,而不能使用“U型管”。

四 “井眼轨道”与“井眼轨迹”

的意义辨析 在定向井、水平井钻井设计与施工中,必然会涉及“井眼轨道”和“井眼轨迹”两个术语,其意义完全不同,但是,很多技术人员在撰写论文或报告时经常错用,例如,将“井眼轨道设计”错写为“井眼轨迹设计”。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2008—2013年间石油天然气类期刊论文中“井眼轨迹设计”“设计井眼轨迹”2个名词,查询结果分别为12篇和37篇,这两个词都是错用的。文献[8] 甚至将“井眼轨道”和“井眼轨迹”混为一谈。

要正确区分及使用“井眼轨道”和“井眼轨迹”,需要理解其真实含义。井眼轨道是指设计的井眼轴线形状,是一条人为的、有某种规则的空间曲线;而井眼轨迹是指实钻的井眼轴线,是一条不规则的空间曲线[11-12]。文献[9-10]在定向钻井部分中,均有“井眼轨道设计”“井眼轨迹控制”两类术语,其中有关轨道类型、轨道特性的术语均归到“井眼轨道设计”类,而有关井眼轨迹控制的工具、方法、工艺的术语均归到“井眼轨迹控制”类。文献[12]是石油工程领域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定向井设计与计算的依据与标准,其在定向井轨道分类中指出:定向井轨道分类是根据“设计轨道”而不是“实钻轨迹”划分的。由此可以看出,钻井设计的是井眼轨道,实钻形成的是井眼轨迹。只要抓住这个关键点,就不会错用。例如,在进行钻井施工时,需要对井眼轨迹进行测量,并与设计井眼轨道进行对比,从而实现井眼轨迹的准确控制。

五 结 语 目前,在我国石油工程领域科技期刊中,不规范使用科技名词的现象还很普遍。一些石油行业标准、石油科技图书,甚至石油高等院校的教科书中,不规范使用科技名词的现象也很严重,这对石油类科技名词的规范使用带来更大的不利影响。编辑人员及科技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深刻了解石油工程科技名词含义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做到正确使用科技名词,以提高科技名词的标准化及规范化程度、科技论文与期刊的质量,避免以讹传讹。

参 考 文 献

[1]李家烈 关于科技名词定名的几个问题[J] 科技术语研究,2000,2(2):6-8

[2]刘庆颖 科技文章中异形词的规范使用[J] 编辑学报,2006, 18(1): 36-37

[3]焦培娟,赵爱群,鞠善宏,等 农业科技论文中应避免名词术语的错用[J] 编辑学报,2007,19(3): 185-186

[4]孟颖 编辑必须规范地应用科技名词[J]科技与出版,2007(3): 39-40

[5]李丛,陈嘉 中医期刊中几个常见误用的字词辨析[J] 编辑学报,2009,21(4) : 318-319

[6]王贵州 科技期刊应重视科技名词的规范使用[J] 编辑学报, 2010,22(2) :138-140

[7]黄鹂“黏度”与“粘度”辨析[J] 编辑学报,2012,24(6): 608

[8]刘宝和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百科全书:工程卷[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9]全国石油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T 28911—2012 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术语[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10]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标准化委员会 SY/T 5313—2006 钻井工程术语[S]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11]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标准化委员会 SY/T 5435—2003 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计算[S]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12]韩志勇 定向井设计与计算[M] 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