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把心血献给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把心血献给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袁金武,从业26年来,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青春、家庭都奉献给了地铁钢轨探伤工作,只为了人们的平安出行。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每天深夜,当熙熙攘攘的人流全部离开地铁线,回到家中之后,在地铁静谧的隧道中,就会跃动起枯燥又充满节奏的敲击声。这敲击声,来自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线路分公司二项目部探伤部主任袁金武手中的锤子,与地铁钢轨之间的碰撞。从零点时分,到凌晨三四点,他一干就是26年。

我把青春献给你

“我从1987开始从事钢轨探伤工作到现在,26年了,没有过过正常的作息生活。”提起当初走上地铁探伤工作岗位的初衷,袁金武回忆说,1982年高中毕业,他就进入了地铁技校学习,当时学的是线路专业。袁金武说,在那个年代,技术工种是热门,而线路专业会应用到很多先进的仪器,又能学习很多技术,所以他没有选择学习地铁司机这种看起来比较“威风”的专业,而是选择了线路专业。

1983年,在线路专业学习1年的袁金武和100多名技校学生一起,来到刚刚全线开通的地铁2号线实习。1987年,袁金武转岗到探伤部门工作,从此开始了他与钢轨探伤的不解之缘。 袁金武自豪地说:“我觉得探伤工作很适合自己。这么多年来,每次发现重伤,或是消除重大隐患,都会带给我极大的满足感。”

但是,这份工作不仅给袁金武带来了满足感,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最怕的就是电话响,一响就一激灵。我们这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太大了!心理压力也太大了!”提到压力与责任,袁金武的表情很严肃,他说,一趟地铁列车1000多名乘客,他们的安全都掌握在地铁探伤工的手中,因为钢轨上的每一处伤,都可能导致一起严重的运行事故。因此探伤部门的员工总是时刻惦记着地铁钢轨的安全,只要听说地铁的哪个区段发生故障,都会想“是不是我的管片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即使是其他线路出现问题,他们也都要开会讨论,避免在自己的区段出现类似事故。

我把黑夜献给你

“我和普通人不一样,在白天总是似睡非睡,就算站着也是迷迷糊糊。可一到了晚上,尤其是12点以后,我就越来越精神。”记者采访袁师傅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左右,袁师傅却越聊越精神。

袁金武介绍说,探伤部的工作是常年夜班,每天晚上9点半开始进入工作状态,各小组要向地铁行调员汇报计划和工作区间,没有特殊情况才能正常施工。晚上10点,袁金武会和探伤二部的员工们在北京地铁2号线的鼓楼站集合,布置当天的任务。晚上11时45分,2号线停电,袁金武先来到站区值班室进行登记,行调员批准之后,探伤部分成8个小组,开始探伤作业。每个小组每天探伤4km左右,由一名探伤工推着超声波探测仪,以不超过1.5km/h的速度在钢轨上行进探伤。当遇到分叉太多使得仪器探头无法测量,或是轨面、接头不光滑、超声波打不下去的时候,就要配合手工检查,用锤子敲击钢轨来探伤。这样工作到凌晨3点半到4点左右,把探伤流程走完后,袁金武再到车站值班室,消点、汇报、导出数据,直到把数据全部备份到电脑里,当天的工作才算完成。等到他离开岗位时,基本都是在凌晨四五点,地铁线路开始送电以后。

“一般人如果上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夜班,还能通过身体自行调整。但是常年上夜班,人体的生物钟都变了。就算我们的工作制是上二歇一,但是我在休息的那一天里也得熬到凌晨3点半以后才能睡着,难免会影响家人的休息。”

我把家庭献给你

“我们总是在别人睡觉的时间从家里出来,等到后半夜家里人熟睡的时候才能回家,结了婚老是不在家,肯定影响家人感情。我从1998年开始,就是自己带女儿。”袁金武很小心地回避着“离婚”二字,他的表情稍显尴尬,完全没有了刚才谈到探伤工作时侃侃而谈的神采。

1998年的时候,袁金武的女儿只有4岁。袁金武每天结束工作回到家里,差不多都在凌晨五点左右。他只有一个来小时的睡眠时间,就要起床做饭,送孩子去幼儿园。送完孩子回到家,袁金武休息一会儿,差不多在11点,自己才有时间吃上“早饭”。平时,他还要经常去探望年迈多病的父母。有一次母亲住院,他每天从鼓楼到望京医院去探视,有时候一天要跑两趟,晚上则是通宵工作,“一周时间,13斤肉下去了。”在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的双重作用下,袁金武很少能够有时间好好陪陪女儿。“这么多年来,工作太忙,孩子顾不过来,女儿有时候对我也会有些埋怨。”说起女儿,袁金武这个父亲充满了愧疚。不过,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看着父亲为了地铁运行的安全“黑白颠倒”地付出,她也给了父亲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高中毕业后,也成为一名地铁职工。这让袁金武十分欣慰。

我把安全献给你

赵振林是袁金武2002年收的徒弟,已经跟了师傅11年,现在是二项目部探伤部北环班长。赵振林说,袁师傅的徒弟都特别信赖他,不管多晚,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只要给袁师傅打电话,他都会给徒弟耐心讲解。可是这么好的师傅,在工作中却非常严厉。“袁师傅总是叮嘱我们,干活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不能马虎,必须一个螺母一个螺母地检查。”赵振林说,他刚开始做探伤工作的时候,比较急躁,推探伤仪器的速度经常会过快。而超声波探伤仪器必须等发出去的超声波返回之后,才能判断出伤损;如果行进速度过快,就接收不到返回的信号了。有一次,赵振林进行的速度没有控制好,已经推出去100多米,还是被袁师傅叫住了,让他把仪器拉回来,重新再推一遍。“袁师傅说了,我们的工作必须保证质量。发现不了问题,等于白干。”对于袁师傅这个“严”师傅,赵振林充满了敬佩。

其实,对于袁师傅,整个探伤部都是佩服的。这不仅因为他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更因为他炉火纯青的探伤技术。“通过敲击,看锤子的起落次数和起落高度,再听声音。如果钢轨情况正常,锤子的声音就比较清脆,起落幅度也比较大,弹得比较高;如果钢轨有缺陷,敲击声音就会发闷,起落幅度不大,起落次数也少;如果一锤子下去,锤子根本弹不起来,那就叫‘粘锤’,说明问题很严重。”说起手工探伤的技术和经验,袁金武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说得头头是道。他告诉记者,如果钢轨轨面油污比较严重,或是因钢轨材质产生“核伤”(钢轨内部的损伤),探伤仪器就很难发现。因此,探伤组不能完全依赖仪器检测,还要配合手工检测。而手工检测,就完全依赖于多年积累的探伤经验与技术。

有一次,一名年轻职工刚手工检查完道岔,袁金武听着感觉声音不对,问他:“检查完了吗?”年轻职工回答:“检查完了。”袁金武把锤子要过来,一锤子下去就感觉到了钢轨有问题。通过仔细地检查,袁金武终于发现,在钢轨的轨腰位置有一条10mm左右的裂纹,从外表基本看不见。靠着过硬的探伤技术,袁金武26年来探测出了大量钢轨隐患,仅2012年,就发现了重伤钢轨50多处,避免了多起事故的发生。

2013年,袁金武被评为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尽管为了钢轨安全,袁金武付出了很多,但他却一直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