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一年级孩子学习心理的形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一年级孩子学习心理的形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一年级孩子由幼儿园进入小阶段学习的关键转折点。由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教育形式的不同、教育教学任务的差别,再加上孩子年龄小,对一些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还很不清晰,所以一年级小学生学习心理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学习心理是小学学习阶段学习任务圆满完成的良好开端,也会为以后初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心理的培养是渗透在教师一点一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

关键词:约束;习惯;态度;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362-01

孩子由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儿童生活中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转变,也是小学阶段学习心理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转变因为年龄、环境上的原因,生活经历、知识经验和思维方法的不同,所以他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一些与其他年龄段不同的特点。因此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就要把握一年级孩子的学习心理特征。

一、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事无大小,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凡事给学生定个规矩。这里的“规矩”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严格管理,而是凡事给学生一个准则,一个是与非的判断,一个好于差的评价。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好多事他们并没有是非观念,好与坏也不是分得很清。在这种情况下“规矩”是他们的“导航标”。当然这些规矩并不是教师主观臆断的直接给出,而是通过相关的小故事、班会主题、身边的真实场景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用心感受下的发自内心感慨的共同约定。因为这些约定都是大家伙自己定的,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执行起来当然也会水到渠成。这样很大程度上就增强了孩子的自制力。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善于给学生树立榜样,用学习习惯好的孩子的做法去指导其他的孩子。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孩子的自制力就又有机的调动起来了,再加上教师的要求服从,一次次坚持重复地去做到,再坏的习惯也可以纠正过来。

二、让孩子同惰性作斗争。

一年级的孩子惰性是很大的,惰性的消除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老师帮助的。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当然这个”严”既有慈祥的母爱,又包含严厉的父爱。这个“严”是带有人情味的,是建立在爱和信任的基础上的。孩子虽小,可他们对亲情的感觉却是很灵敏的。俗话说“ 亲其师,信其道”,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会创造心理上的“共鸣”,产生“移情”作用,使学生由喜爱老师转而喜欢老师所授的课程。心理学家罗杰斯就提出用移情来引领刚入学儿童步入知识的殿堂。在爱的感召下孩子会越来越喜欢你,当然也会越来越听话,在爱的氛围和严的熏陶下惰性就会慢慢消失。

孩子惰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又与其生活习惯有关。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有较好的生活条件,再加上父母的宠爱,尤其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孩子,长期的溺爱让孩子在生活中形成很大的惰性。生活中的惰性就直接导致了学习上的惰性,因此为了改变孩子还要取得家长的帮助,家庭和学校有机的结合起来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果一年级不注意纠正孩子的惰性,任其发展,将来就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大敌。

三、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学习态度有端正和不端正之分,比如学习认真、扎实,勤奋好学,刻苦努力,上课精力集中、认真听讲,努力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力求正确无误,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上一丝不苟、求真务实,力求全面发展等,就是学习态度端正的表现。相反,不求进取,及格就行,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及家长和教师的检查,作业不认真,在学习上怕苦怕累,贪玩,不愿学习,借故请假、旷课甚至逃学等,都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学习态度端正与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以上分析,教师要随时随地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要小处见大,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的细节。

四、让孩子在学习中时时保持快乐。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孩子在愉悦心情下的记忆及思维都会处在最佳状态,常常会有些奇思妙想;而在烦躁的情绪下,再简单的内容也可能听不进去。”因此,孩子的情绪也是很值得我们关注和分析的。要想使孩子有一个快乐的心情,教师首先要用微笑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教师的阳光、活力、快乐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感染甚至改变他们的。

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而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能激发人的求知欲望,使整个认识活动积极化,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观察变得敏锐,想象变得丰富,思维变得活跃,情绪变得高涨,使学习活动有生气、有成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无论是情景的创设,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要时刻注意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爱动、好玩。让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新鲜感是很重要的

综上分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轻易的指责孩子,不要去破坏孩子快乐的心情。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给孩子自信,让他们品尝成功的乐趣。我们还要尽可能的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呈现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让这些快乐的天使在知识的乐园无限畅游。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组编.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