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鼻内镜手术前后慢性鼻窦炎患者鼻黏膜形态及功能的变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鼻内镜手术前后慢性鼻窦炎患者鼻黏膜形态及功能的变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前后慢性鼻窦炎患者鼻黏膜形态功能的变化。 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1~5月慢性鼻窦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糖精试验及鼻黏膜光镜检查,观察治疗前后鼻黏膜形态变化情况,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 研究组术前糖精试验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光镜检查结果显示术后研究组患者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细胞水肿、黏膜息肉、病理性腺体增生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 结论 慢性鼻窦炎患者鼻黏膜的结构和纤毛的清除功能受到损害,鼻内镜手术后3个月左右鼻黏膜结构和功能可基本恢复正常,但病理性腺体的恢复较慢。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鼻黏膜;纤毛;形态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6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a)-0035-02

慢性鼻窦炎为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严重者有引起颅眼肺并发症,疾病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内镜下鼻窦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方法,手术在微创,尽量保留鼻腔、鼻窦生理结构的基础上清除病变组织[2-3]。该手术方法可有效提高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复况,因此研究慢性鼻窦炎手术后患者鼻黏膜结构和功能恢复情况对改进治疗方法、合理进行术后处理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5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8~42岁,平均(31.4±8.5)岁;病程0.5~3.2年,平均(1.2±0.5)年;鼻窦炎分型[4]:Ⅰ型9例,Ⅱ型20例,Ⅲ型11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0~51岁,平均(33.5±7.3)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内镜检查 研究组患者手术及随访时、对照组行鼻腔检查均采用R.Wolf 0°鼻内镜下仔细观察鼻腔的形态和结构。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完成鼻黏膜光镜检查,并留取病理标本,采用R.Wolf 0°鼻内镜下立即置入10%甲醛浸泡固定,石蜡包埋,行4 μm厚切片,并进行HE染色。其中显微镜为Olympus B×40F-6型电子显微镜,选取5张质量较好的切片,每张切片随机观察5个低倍(×200)视野,并使用北航第五代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

1.2.2 黏膜功能形态观察 研究组患者于手术中及术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小镰刀切取钩突切除后的后缘中部黏膜,对照组患者于鼻腔检查时采集同样位置的鼻黏膜标本。标本采集后放入甲醛溶液中固定,石蜡包埋,以层厚4 μm切片,HE染色,采用Olympus显微镜于低倍(×200)视野下,至少选择5个视野,观察研究组鼻黏膜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细胞水肿、黏膜息肉、病理性腺体出现情况,以对照组正常鼻黏膜为对照。

1.2.3 糖精试验 采用Berrylin方法[5],将患者鼻腔分泌物清除干净后,放置少量糖精于下鼻甲内侧,距离鼻阈1 cm处,避免抠鼻或用力鼻吸气,自然进行吞咽动作,从放置糖精开始到患者吞咽时感觉到甜味为糖精在纤毛上的运动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糖精试验情况及内镜检查结果的比较

研究组术前糖精试验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糖精试验情况及内镜检查结果的比较

与同组术前比较,*P

2.2 两组光镜检查结果的比较

光镜检查结果显示,术后研究组患者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细胞水肿、黏膜息肉、病理性腺体增生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表2)。

表2 两组光镜检查结果的比较[n(%)]

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3 讨论

正常鼻黏膜由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组成,正常情况下鼻黏膜纤毛运动由前向后直达后鼻孔,鼻窦黏膜纤毛则由鼻窦周围向窦口运动[6]。慢性鼻窦炎患者黏膜增厚,固有膜水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间质内有较多圆形细胞浸润,急性化脓性鼻窦炎转入慢性期后,部分黏膜被破坏,常伴有鳞状上皮化生和肉芽组织形成,固有膜明显增厚,其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局部可有息肉形成[7]。内镜下鼻窦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方法,可保留鼻腔、鼻窦生理结构,同时清除病变组织,效果得到了临床认可,因此观察内镜手术前后患者鼻黏膜结构和功能的恢复过程,对评估治疗效果及改善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鼻窦炎患者光镜下观察鼻黏膜形态显示,正常鼻黏膜结构被破坏;研究显示鼻黏膜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是鼻窦炎发病的关键,而鼻窦炎症又可导致鼻黏膜进一步破坏,两者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黏膜正常的生理功能无法发挥[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前糖精试验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说明鼻黏膜纤毛的清除功能受损;术前光镜检查显示研究组鼻黏膜细胞组织结构出现异常,即出现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细胞水肿、黏膜息肉以及病理性腺体增生,且出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导致鼻黏膜的分泌黏液、清除异物及防御屏障的作用明显降低,极易导致患者出现鼻窦感染、脓性分泌物等[9]。

鼻内镜手术在内镜监视下彻底清除鼻腔坏死黏膜、消除炎症及水肿情况,保证鼻腔解剖结构正常。本组患者行内镜手术治疗后随访3个月时糖精试验时间显著缩短,内镜下息肉、黏膜水肿、分泌物明显减少,光镜下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细胞水肿、黏膜息肉明显较术前减少,且上述项目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说明术后3个月左右患者黏膜结构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但是病理性腺体增生情况仍与术前无明显差异,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病理性腺体的恢复可能需要更多时间。

综上所述,慢性鼻窦炎患者鼻黏膜的结构和纤毛的清除功能受到损害,鼻内镜手术后3个月左右鼻黏膜结构和功能可基本恢复正常,但病理性腺体的恢复较慢,应引起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 曾勇,阮仕斌,夏君.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J].西南军医,2012,14(3):424-425.

[2] 王川东.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评价[J].海南医学,2011,22(13):91-92.

[3] 宋姝娇.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疗效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1,25(2):138-140.

[4] 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内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8):216-218.

[5] 段怀庆.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6):3455-3456.

[6] 刘扬,张映国,詹水涌,等.鼻内镜鼻窦手术527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3):316-318.

[7] 李小芳,贺春燕.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238例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4,15(7):58-59.

[8] 贺广湘,蒋明,马艳红,等.鼻内镜术后鼻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1,7(2):101-102,110,T004.

[9] 贺广湘,曾庆善.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前后鼻黏膜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36(5):326-329,T003.

(收稿日期:2013-10-29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