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分析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滨海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导力量,滨海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实高地和战略策源地,而双轮驱动兼顾现实优势与战略空间、复合模式助力产业协调发展、“看不见”的项目为“看得见”的项目提供支撑、先行先试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则是其发展的成功经验;在总结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机遇与挑战;对策建议

一、 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与发展特点

1.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滨海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导力量。

西方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后工业化阶段的产业结构具有比工业化阶段更强的刚性,与之匹配的投资消费比也更难调整,这是天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两大难题——工业和投资比重过高——的重要根源。以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为标志,与上海(2008)和北京(2009)在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时已经完成第三产业对工业的超越和控制住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不同,2010年天津的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二三一”状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在GDP中的比重高达70.12%,几乎相当于上海与北京的总和。在后工业化阶段较强的产业结构刚性作用下,天津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不应违背客观规律强行追求第三产业对工业的超越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缩小,而是要自足自身实际、坚定的以提升工业层次和提高投资效率为抓手和突破口。2010年,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4 929.6亿元,占到工业总产值的48.8%;尤其是在所获固定资产投资份额减少5.8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以19%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实现了26.9%的产值增加,有力带动了滨海新区产业结构的高端高质和高新化发展。这标志着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滨海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导力量,更为天津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探索了道路、做出了示范。

2. 滨海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实高地和战略策源地。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向实体经济回归的趋势,穿上战略新兴产业新外衣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新时期区域竞争的首要利器,也成为滨海新区加快实现国家功能定位、建设国家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强力引擎。在迎头而上原则指导下,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坚持高起点高速度高标准发展,与国内高新技术产业传统高地的差距迅速缩小,并为未来实现超越储备了充足的战略能量。2010年,滨海新区(大口径)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分别相当于上海、苏州和深圳的83.45%、82.07%和72.65%,并且增长速度高于上海和深圳、与苏州相当。同时,拥有了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即国家民用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风力发电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集成电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纳米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泰达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基地的数量和密度居全国前列。其中,国家风力发电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经成为天津世界级新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民用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也已经具备了发展为世界级航空航天基地的潜质。

3. 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标志是多元展开。

与单极增长相比,多元展开的产业形态更容易通过产业主体和产业门类间的协调互动形成具有乘数效应的产业发展合力,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和共享资源,更快的产生集群效应和规模经济,并有效降低产业发展风险。从产业主体看,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呈现企业、资本、科研机构、人才和政府共同承载的格局。其中企业居于中心地位,通过与资本、科研机构和人才的相互支撑和相互融合,在政府的扶持和服务下,发挥着最为重要的引领作用。从产业门类看,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呈现三大梯队并行的格局。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处于先发地位,占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41.1%和31.7%;高技术服务和新材料产业承前启后,占到总产值的7.6%和6.8%;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和新能源产业潜力初放,占到总产值的4.6%、4.4%和3.8%。虽然梯队之间的产业规模差距较大,但是由于第二三梯队产业集群的成长性更强、规模经济效应更为显著,因此产业发展差距的缩小将成为必然。更重要的是,三大梯队之间已经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协调关系,如生物医药领域的服务外包是高技术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是新能源产业与装备制造产业协作的结果,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则为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 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1. 双轮驱动兼顾现实优势与战略空间。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现实优势与战略空间的兼顾是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与广东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付出较大代价不同,滨海新区在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通过双轮驱动的路径选择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方面,立足现实优势,坚持渐进式转型,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保持在石油化工、钢铁冶炼等传统领域的现实优势,防止前期巨额投资中沉没成本的产生,避免新兴产业无法及时补位对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滨海新区坚持渐进式的发展思路,通过高新技术的改造,实现了以大乙烯为核的现代石化,以大机车、新能源汽车和现代冶金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巩固现实优势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平稳转变。另一方面,发挥战略眼光,坚持跨越式发展,白手起家谋划新兴产业。对于自身没有基础但战略地位重要的新兴产业,滨海新区找准切入点,以大项目为抓手、高起点迎头而上,短时间内就在航空航天与超级计算机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以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落户为开端,“三机一箭一星一站”相关项目迅速集聚;以建设国家超级计算机天津中心为契机,天河一号、曙光、蓝鲸等高性能计算与存储产业集群快速成长,为滨海新区和天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2. 复合模式助力产业协调发展。

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是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核心准则,也是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多主体承载和多门类展开的特点,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探索出一条多种模式并行复合的道路。通过五种不同模式在五大产业主体和七大产业门类间的转换与复合,推动了产业的高效发展。一是企业转型促进模式,即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剧,滨海新区传统企业转型进入高新技术领域、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以谋求发展空间,进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模式。二是资本逐利带动模式,即随着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的增强,国际和国内资本在区域间和产业间流动的过程中,将其作为投资对象和盈利载体,同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模式。三是科研机构成果转化支撑模式,即随着市场经济意识的深入和科技应用倾向的增强,科研机构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独立或与其他部门合作在滨海新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进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模式。四是高端人才创业推动模式,即随着滨海新区人才高地建设的推进、创业环境的改善和创业氛围的增强,拥有开阔的视野、先进的技术或卓越经营管理才能的高端人才选择在滨海新区高新技术领域创业,进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模式。五是政府宏观调控扶持模式,即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滨海新区各级政府在资金补贴、税费减免、土地优惠、审批优先等方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重点倾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