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神阙穴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神阙穴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神阙穴为针灸临床常见腧穴,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梳理,提要钩玄,分析和归纳了神阙穴的概念、源流、针刺是否禁忌、功能主治以及治疗范围。

【关键词】 神阙; 腧穴; 浅析

神阙穴位居脐中,为任脉的第8个穴位,又称脐中、气舍、命蒂等,为五脏六腑之本,真气之所系,元气归藏之根,冲脉循行之地,为精、气、神、血往来之要。本文就神阙穴的概念、源流、针刺是否禁忌、功能主治及治疗范围等进行分析与归纳,为神阙穴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以飨同道。

1 源流

穴名首见于《内经》:《素问•气穴论》曰:“齐,脐通,当脐之中,神阙穴也”。《针灸甲乙经》曰“气舍”。对于其命名,《会元针灸学》解释颇详:“神阙者,神之所舍期中也……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父母相交于成胎时,先生脐蒂形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天一生水生肾,如未放荷花,顺五行以相生,赖母气以相转,十月胎满,则神注于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难经集注》杨注:“齐下肾间动气者,丹田也。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由此可见,古代针灸家正是以其功能来命名。

神阙穴历来为禁针穴。《针灸甲乙经》提到:“禁不可刺,刺之令人恶疡溃矢出者,死不治。”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亦载:“禁针,针之使人脐中恶疡溃,屎出者死。”从现代来看,由于古人针具粗糙,缺乏消毒观念,脐部又易藏污纳垢,引发感染,才使众多医家不敢越雷池一步。

关于神阙穴的主治功用,《针灸甲乙经》:“肠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中。”又曰:“绝子,灸脐中,令有子。”《外台》引《古今录》:“疗热结小便不通利……取盐填满脐中,大作艾柱灸,令热为度良。”《千金要方》:“治虚寒腹痛,上吐下泻,以吴茱萸纳脐,布封之。”《针灸大成》:“……脐中灸百壮,主腹中虚冷,脏腑泄痢不止,……肠鸣状如流水声,腹痛绕脐,小儿奶痢不止。”

2 取穴

神阙的解剖层次为:皮肤、致密瘢痕组织、脐筋膜、壁腹膜,内部是小肠。周围血液供养丰富,上有腹壁上动、静脉和胸腹壁静脉,下有腹壁浅动、静脉,腹壁下动、静脉。脐周围还有脐周静脉网。此外,脐区还有第十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支配。

3 针刺禁忌探讨

神阙穴历来为针刺禁忌穴。然而,随着现代针具的改进及消毒条件、观念的普及,目前不少学者提出,在严格消毒及谨慎进针的情况下,可针刺神阙穴。具体操作如下:针刺前用安尔碘消毒穴位,以75%酒精脱碘,并擦净皱褶中的污垢,针具选用直径0.38 mm针,快速进针刺入皮下后,缓慢捻转进针25~40 mm深,最好双手进针,深度视患者腹部脂肪薄厚而定,可行捻转手法,但幅度不宜大,针刺后再涂以安尔碘消毒针眼。针后不宜拔火罐。有脐瘘管、脐疝等病的患者则禁针[1,2]。

4 治疗

神阙穴具有回阳救逆、温补脾肾、养生延年、调整阴阳之效,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阳气虚脱、久泻久痢、绕脐腹痛、水肿鼓胀、便秘、五淋、小便失禁、痛经、不孕、阳痿、体虚易病等。此外,此穴还有温经散寒、益气固脱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痹证和脱肛等。因脐下腹膜有丰富的静脉网,脐下动脉分支也经过脐,加之脐周平坦,脐部凹陷的特殊结构,非常有利于各种灸法的实施及填充药物的渗透吸收。通过艾灸、拔罐、药物贴敷等物理化学的作用,可促进血液、淋巴液循环以及组织器官的代谢和调节,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此外,对于药物贴敷,由于其吸收度远较其他给药途径小,故可避免口服给药出现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大大减少了肝代谢的“首过效应”,可维持均衡的血药浓度,无毒副作用。

4.1 温补脾肾 临床上,对于久泻久痢、绕脐腹痛、腹胀、五更泻、阳痿等,可敷贴、艾灸神阙穴或脐部按摩,并随症配合针刺天枢、足三里、脾俞、肾俞等。对于小儿泄泻,敷贴脐部可避免打针吃药的不合作,且取穴方便,无痛苦,小儿容易配合。药物敷贴常选择一些性味辛温的药,如胡椒、吴茱萸、小茴香、炮姜等,研末并调制成膏或糊状贴于脐部。因神阙穴皮薄凹陷,临床上艾灸时多选用间接隔物灸或悬灸。操作时,把艾炷放在特制的药饼上并点燃。常见的药饼材料有:附片、葱白、蒜泥等。艾炷的壮数视患者的情况而定,一般10~30壮为宜。悬灸时,可以以神阙为中心来回灸,以患者感到热度传到内部或排气为度。按摩时,可用中指端置于脐部,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之,后以脐为中心,在脐周围先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摩3~5 min,再做逆时针方向旋转摩3~5 min,来回交替。

4.2 回阳救逆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阳气虚脱而出现突然昏倒、汗出厥冷、面色苍白、血压骤降、脉微欲绝等危症者,速用大艾炷灸神阙穴抢救,以挽回暴脱之阳,并配合艾灸百会、关元、气海及针刺素等。对于危重患者,即速食盐填脐艾炷灸,有回阳救急之功。

4.3 调补冲任 脐属任脉,与督、冲、带脉相通。以上四脉与生殖及经带胎产密切相关,临床上可用于生殖系统疾患,证属脾肾亏虚或寒凝阻络者,如阳痿、遗精、等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不孕等症。对于以上疾病,可选取药饼灸。月经病以月经来潮前3~5 d开始治疗至月经期末为止。

4.4 养生延年 旧传有人年老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神阙穴,一壮数也。《类经图翼》卷八记述:“神阙隔盐灸,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病,亦且延年。”现代研究表明,艾灸神阙穴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从而可达到延缓衰老、防病治病之效[3]。

5 小结与展望

神阙穴为神气通行之门户,具有回阳苏厥、温补脾肾、调补冲任、养生延年之效,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临床上多用药物贴敷、灸法、拔罐而少用针刺。如需针刺,须严格消毒及谨慎进针操作。然而,目前对于神阙穴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临床观察,实验研究较少。对于贴敷神阙穴药物作用的机制及药理实验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未来研究应立足于临床实践,利用多学科交叉优势,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及实验技术如基因组学、激光多普勒等从神阙穴的生理、病理、解剖等选择突破口,力争从整体、细胞、分子基因水平探讨神阙穴治病机理,从而拓宽其临床治疗范围及操作应用。

参考文献

[1] 封丽华,曹丽静.神阙穴温针灸.中国针灸,2008,28(5):396.

[2] 王秀英.针灸意外及其防治.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9.

[3] 王凤玲.灸神阙穴降脂抗衰老作用的研究.中国针灸,1996,16(9):29-30.

(收稿日期:201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