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将语文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视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特别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审美情趣有着较好的效果。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重点、难点的地方,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难以理解,此时最好的方法是借助于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至关重要,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可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如笔者在教授《初冬》这节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紧扣具体的语言环境,抓住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指出文章中描绘了北方乡村初冬早晨的景色,特别强调景物由模糊变得清晰的动态过程这一重点。

在课堂上,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文章中出现的各种画面,对一些重点的词语用红色的字体突出,起到加强的作用。再用Flas展现冬天出现的各种雾景,并让学生自读课文,想想雾中的景物像什么?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直观形象的对比,学生很快理解句子的意思。接着又展示晨雾渐渐消失,景物慢慢变清晰的情景。让学生眼看屏幕犹如亲临其景,再通过阅读的环节,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样做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教学难点也得到突破,达到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不仅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是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全面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1.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多媒体进入课堂,为学生的说话和写作创设了情境。以指导学生写“喜爱的小动物”为例,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熟悉的动物有哪些,学生发言积极,举出了很多小动物,如小猫、小兔、小狗等。此时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兴奋状态,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出现实生活中各种小动物,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欢呼雀跃:“呀!怎么有这么多小动物?”“真有趣!”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

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按照教师引导的方法去观察,同时选一只你最喜爱的小动物向大家介绍,比一比谁是最佳解说员。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让学生同桌互说,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也为将来写作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声形并茂,提高学生注意力

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声形并茂,能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迅速转化为有意注意,如图1所示。

如:在教授《翠鸟》一文时,笔者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这个栏目吗?小学生齐声回答喜欢,借此组织教学,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此时教室里寂然无声,小学生瞪大了双眼盯着画面,全身心地投入到那诗情画意之中去,审美愉悦之情油然而生,教师用富于感染的语调提问,从录像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翠鸟的外形有什么特征?翠鸟是怎样捉鱼的?学生用心去理解,去体会课文,多媒体优势得以发挥,这样做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兴趣,对课堂教学的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3.启迪思维,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的优势,有利于扩大学生的信息面,突破时空的局限。在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构思好半天也开不了头。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视听、图片等各种素材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去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如在母亲节前,笔者安排让学生写《妈妈,我爱您》,为了避免学生写空话、套话。为此,精心制作了Flas,展现一些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并配上《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让学生在多媒体动画中受到教益,以及借助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全都拿起笔,几分钟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了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多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这样既突破学生时空的局限,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写作思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图2所示。

4.情景交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发现,不少课文离学生的现实较远,真正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是比较困难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多幅图片,或播放一段音乐,再配以课文的重点内容或字词,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共鸣。

如在执教《镜泊湖奇观》这篇课文时,让学生边看录像边听课文的配乐朗诵,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中形象的美和意境的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贯穿了全课时的始终,采用个别读、齐读、默读、音乐配画面读、互相听读,自由读课等多种方式,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让学生从读文中去体味、去感受、去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彩。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理解的同时,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5.直观形象,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授《桂林山水》一文时,如何领悟那奇山、那秀水、那迷人的美景,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呢?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在古筝乐曲《雨打芭蕉》的旋律中,以动画淡入淡出的形式展现连绵起伏、高耸入云的群山,又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了千奇百怪的山峰,再加上具有动感的流水的效果,桂林美景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学生在美的诱导下,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种向往的神情,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师乘机让学生尽情地畅谈桂林山水的神奇美。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在优美的古筝曲《雨打芭蕉》中反复品味,感受语言的韵律美、节奏美,领悟语言的内在美,学生完全陶醉在美的意境中,把“桂林山水甲天下”美好景致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多媒体的动画展示,取得了学文、悟道、审美的三大奇效,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普及应用,给学科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在教学中若能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全面推进起到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了良好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