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该文对水稻的主要病虫害种类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详细的综合防治措施与合理的施药步骤。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类型 防治对策 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0-0119-01

一、水稻主要病虫害种类

1.主要病害

1.1 世界性的水稻三大病害之一有纹枯病,它的病原菌无性阶段是茄丝核菌,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而有性阶段是瓜亡革菌,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主要为害叶鞘及叶片,严重时也会对稻穗有侵害并深入茎秆。通常始发病于分蘖期,发病高峰期为拔节期到孕穗期。

1.2水稻穗期主要病害之一的稻曲病,病菌为菌核与厚垣孢子形式在土壤中过冬,次年夏天长出子实体。子囊壳中形成的子囊孢子随风雨飞落于孕穗期水稻叶鞘内,始发病。初见颖壳合缝处出现淡黄色的块状,而后慢慢膨胀,至包住全部颖壳,病粒比健谷大约三至四倍,成了墨绿色具平滑表面的菌块,而后开裂散出。这种病不只是影响产量,还影响米质,形成有毒的米。

1.3绵霉菌是绵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在土壤中过冬,伴随灌溉水传播,以侵害种子、幼芽与根。秧苗的长势衰弱时,特别容易受到侵害。尤其在播种期间,逢持续低温或阴雨天、长期冷水浸泡,极易致使绵腐病的出现,极严重的时候,很可能导致水稻成片地受到伤病害,从而引发大面积的毁种。

1.4属于真菌性病害的米秧,其病菌为镰刀菌,秧苗在感染发病之后的表现症状,是徒长植株,纤细茎秆,淡绿叶色,没有分蘖,卷曲状的心叶,茎节上呈倒生的不定根,且有淡红或为白色的霉菌。严重的,会于秧田期出现枯死现象,就算是移栽到大田里,这亦不可正常地开花结果,拔节之后则慢慢死亡。

2.主要虫害类型

2.1二化螟为重要的一种钻蛀性害虫,它可危害到多种类的作物。当危害水稻时,可造成稻株枯心鞘、虫伤株、枯孕或白穗等各类表现,严重地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及其品质。

2.2稻纵卷叶螟为迁飞暴发性的害虫,每年伴随着早春的南风或是随台风由东南亚海南岛等地方由南迁至北,主要为六月的中旬到九月的中旬,于早稻的后期、中稻与晚稻上出现危害现象。

2.3危害水稻的飞虱主要为褐飞虱与白背飞虱,属于迁飞性的害虫,通常是以成虫、若虫群集于稻株的基部进行吸汁,若是严重,则易导致水稻的穿孔、倒伏及减产。

二、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1.1 选取优质及抗性较强的品种。从因地制宜、高产高效的原则出发,选取已被审且具较强的适应性、较好的抗病虫及抗逆性、优质产量及品质的产品种类,可以有效对病虫的危害程度给与减轻,农药的施用频度亦得以减少。

1.2管理水分。尽可能是单灌单排,采取干湿交替式灌溉与薄露灌溉等管理方式。分蘖末期须及时地搁田,改善田间的小气候环境,以对植株的抗病力提高。另外土壤的水分状况对于米粒的延伸性及直链淀粉的含量、蛋白质的含量等有一定的影响。不过不同的研究结果亦有不同,田间的水分含量对水稻的生长性与优化群体质量、形成产量结构及后期灌浆结实都是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2.生物防治

深入对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害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工作,对天敌的饲养与工厂化生产、固间释放等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开发。研制开发生物类的农药,譬如植物源、微生物类以及低聚糖类等,以此取代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利用昆虫的信息素对雌雄给与干扰作用,有效降低了害虫种群的繁殖能力。

3.物理防治

包含选取不同波长的激光对某种害虫进行处理,引发其代谢的紊乱致死。灯光与颜色亦可起到诱杀的作用。温度和气体处理方式等,伴随着无公害的防治技术的发展进步,这类物理防治方式必然能得以广泛地应用于水稻病虫综合防治领域。

4.化学防治

选取对自然天敌杀伤较小的化学农药,施药的时候,尽量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较为敏感的时期,以创造适宜的自然天敌繁衍环境,建立群落,合理利用其对有害物种的可持续制约效果。不过因为我们国家在生态的调控领域,其技术研究都不是太强,出现病虫害状况后,施用化学农药依然是控制病虫害的主要方式。当前,化学农药防治也向新型高效、持久高速,残留低的目标进步,并有了长足进展。

三、施药合理

1.用药时间调整

稻纵卷叶螟绒茧峰,通常是在稻纵卷叶螟的二龄高峰期产卵,这时用药的话,对天敌的迫害极大,若是稍稍延迟或是提前用药,则能让天敌避免受害。褐腰赤眼蜂于产卵的前期,其抗药性较强,药剂对其没有太大效用。幼虫取食高峰通常为下午四点之后,稻纵卷叶螟绒茧峰,每天有两个高峰,分别是早上的八到十点及下午的两到四点,如果把防治的时间置于下午四点之后,就能凸显最高防效及较小影响天敌的活动。

2.改变用药策略

采用水稻的分蘖期个体与群体的补偿能力较强的特性,尽可能少地用药,则有利天敌建成其群落,倡导蒹治、挑冶,用药的次数得以减少,防治的面积亦得到缩小。根据土地的情况,推广小田治理,保住大田以及抓秧苗期与孕穗抽穗期,放分蘖期。

四、结束语

采取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使得水稻可增百分之五以上的产量,用药减少至少一次,农药费用至少节省了百分之三十左右,平均每一亩的净增收益为大于三十元。另外,稻田的生态环境也明显得到了改善,天敌的成倍出现,施用高毒性的农药频率也大大地减少了。

参考文献

[1] 徐翔,尹勇,罗林明. 四川省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与不施药防治对比试验[J]. 植物医生. 2005(03).

[2] 章烈辉,刘占山,肖启明,康听东,刘年喜. 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 中国稻米. 2009(01).

[3] 刘占山,刘爱中,肖启明,刘年喜. 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J]. 中国种业. 2009(02).

[4] 陶小林,阴华海.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应用[J]. 植物医生.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