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中的“三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的“三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要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就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作引导。在语文教学中,我通过“求实”、“求活”、“求美”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咬文嚼字――求实

所谓“实”就是通过咬文嚼字增强语感,扎实地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感受其形。教师要训练学生将理解语言与想象画面结合起来的能力,增强对语言文字的形象感。例如《草原》一课中,我抓住“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一句中的“欲流”和“流入”设问:“‘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际。‘欲流’与‘流入’岂不是矛盾了?”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学生说,翠流是说“碧草”绿得浓,那绿色都要溢出来了;“流入云际”是说一碧千里的草原就象茫茫草海,风吹绿草,碧波荡漾,与天相接。这如照像一样,一个是特写镜头,照的是“碧草”绿得浓;一个是全景镜头,照的是茫茫无际的草原。学生从“欲流”与“流入”两个矛盾的词中想象出了一个鲜明的画面,感受到了静与动、柔美与辽阔、情景融为一体的草原美。

2.领悟其神。作者所描绘的形象和画面之中都饱含着其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训练学生的语感就要引导学生在形象感的基础上,把对语言的理解和生活的体验结合起来,体味语言中蕴含的意思。如《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如果单从字面上讲,不过是低矮的墙头上伸出几枝红红的杏花。如果引导学生把对诗句的理解与生活的体验结合起来,就有了意境。因此,我在教学时抓住了“出”设问。一问,从“出”墙的红杏,想象一下园中的景象如何?学生答那园中一定是百花齐放,要不满园的春色怎么会溢出来呢?二问,结合上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想一想,这出墙的红杏对诗人的情感如何?学生答那出墙的“一枝红杏”富有人情。三问,“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出”与上句的“满园春色关不住”的“关”相对,写出了“红杏”的什么性格?学生答那红杏特别希望把自己的美展现出来,它不顾墙围、门关,也要冲出墙外。将对诗句的理解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就体味到了诗的韵味。

3.体味其情。情感是一篇文章的主旨。要训练学生的语感,就要把对语言的理解与情感的体味结合起来,使学生透过课文的字字句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如《中国结》一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结深刻的象征意义。为了突破难点,应该充分运用板画(师画中国结),将其与中国结深刻的象征意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抓住第五自然段“不离不弃”、“心连心”等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以读代讲、以评促读、读中见情。与此同时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说说“平时在什么地方见到中国结,它可能代表什么意思”,并结合对课文中 “巧夺天工”词语的理解,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浓浓的爱国情。

二、随机应变――求活

所谓“活”是指教师教得灵活,学生学得活泼,课堂气氛活跃。为达此境界,教师可采取以下方法。

1.设置障碍。在教师设置的问题障碍面前,学生要调动其思维、能力、情感、意志,才能体会到收获的快乐。如在《月光曲》一文的精读感悟环节,针对课文第七自然段中“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句话,让学生展开讨论:贝多芬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大音乐家,论年龄比盲姑娘大,论地位也比盲姑娘高,为什么跟盲姑娘说话要用“您”而不用“你”呢?课文是否有错?老师至今还是没有弄明白。你们可以通过读书帮老师吗?学生听说要帮老师解决疑难问题,阅读兴趣大增,思维一下被激活。巧妙的设障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不同的理解,彰显不同的思维。

2.富有新意。所谓新意,是要不断地增加新的知识、新的内容,新的见解,要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富有新意的教法。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促使他们积极地去思考、学习。

3.平中设疑。“疑”是思维的导火索,要把课上活,教师要善在平中设疑。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可设疑:哈尔威船长当时要救人为什么又要给大副权利“可以拿枪打死那些抢在女人前面的男人”?这不是前后矛盾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明白船长的用心――稳住整个局面。这样一来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清晰地留在学生心中。

三、感染熏陶――求美

所谓“求美”就是要从审美的角度有意识地挖掘教材美育因素,使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发现美,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距离适当。低矮的墙头上伸出几枝花,窄窄小路上稀稀落落的一排篱笆,这种景象在农村司空见惯,谁会觉得它美?但是读一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谁会不觉得美呢?这是什么原因?其实美与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体现事物本身的美,需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篱笆、小路、矮墙、枝头,因为与我们的生活过近,所以不觉得美。而写入诗中,经过诗人的加工,它就成了画境,成了带有作者情感的意象,所以会觉得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意境美,还有一个调距的问题,就是把离生活远的调近,把离生活近的调远,让学生在“若即若离的状态中见出文字中的意象”。

2.浮想联翩。意象的产生有时要借助联想,联想越丰富,意象就越深远广阔、明晰。如《林海》中写“林”的两个小节,就是由“林”联想到了“海”。怎样象“海”呢?我抓住了三点引导学生联想:由“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联想到波涛起伏的大海;从“多少种绿颜色呀――绿得难以形容”,联想到绿波汹涌;从“看‘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色的浪花吗”联想到那浪花激岸的情景。起伏的波涛,绿色的海面,雪白的浪花,这些丰富的联想为形成的“林海”意象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这种形势下,让学生边诵读,边想象,一幅绿波汹涌、浩淼天际的似“林”又似“海”的画面就出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在浮想联翩的意境中,受到美的陶冶,体味到语言的美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既增强语感,又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