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另眼看储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危机来临时,除了储备,我们还能够动用什么?在潜在的威胁面前,除了焦虑,我们还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赵晓:用市场的方式解决能源危机
经济学界的新锐赵晓博士很是让记者体验了一把他的冷僻和尖锐。
一个电话打过去,刚说明自己的一点采访意图,赵晓那边就扔过来一句话:"你认为储备是必须的吗,除了储备难道没有别的方式了吗?"一下子把记者噎在了电话这边。
幸好记者一直关注着他,多少也知道一些他的脾性--虽常有惊人之语,但说出来的尖锐观点往往有其道理。所以还能缓过神儿来,听他滔滔不绝地讲下去:
"我认为,要对目前政府能源储备的提法保持清醒。因为政府的有些决策可能会出现偏差,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受到一些集团利益的影响,导致其结果并非对国家整体战略有利。过去的事实证明,政府部门所作出的调控常常只是增加了社会、经济的不安全感,对动荡的经济形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没有什么真正好的效果出现。
对于中国的石油储备,我的观点是把我们的原油放在地下,不挖它就是储备。否则,开采需要成本,储存又需要空间和花费,这一系列的开支最终却只是为相关石油利益集团提供再一次牟利的机会,白白掏空了纳税人的钱袋,有什么益处呢?
解决能源危机的方式有很多,难道只有储备一条路吗?我对大多数的储备都不赞成,譬如粮食储备,储备的结果是什么呢?只是养了一大批粮耗子!
我主张,应当用市场的方式来解决能源危机,通过民间企业的积极参与来规避风险。例如,
利用期货市场缓解能源危机;用技术进步来解决能源的短缺,开发出更多的替代品;发展更具战略性的产业。如开发电动汽车,用电来替代石油。在国际上,电动汽车是一个很成熟的产业,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在美国那样的国家,石油集团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强大到可以阻碍、限制那些能够影响到他们利益的新兴产业发展的地步。在中国则不同,我们应该乘石油集团还没有强大到那种地步的时候,要赶快开发出石油的代用品。而电动汽车不仅能够解决我们的能源危机,而且还是环保产业。对中国的汽车产业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后发制人、异军突起的不错选择。何乐而不为哉!
我说电动汽车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我的中心意思是不要眼睛只盯住储备这一条路,可以有很多方式去解决能源问题:一是先不挖原油,二采用期货等市场手段。我特别强调应该用市场的方式而不是政府的方式,应该用技术的进步而不只是储备和囤积,应该让更多的企业介入而不是继续维护垄断……退一万步讲,将来即使一定要储备,也应该建立起好的机制,让纳税人的钱花得明明白白。"
陈功:关键是要放开能源进口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的首席分析员陈功也常以视角独特而著称于学界,他说:"今后能源战略上的关键是要放开能源进口,解除石油进口的垄断,实行'藏油于民'的政策。动不动就由国家出面搞能源,一个口子对外,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做法,跟不上石油市场的形势变化。"
"石油价格上涨,煤炭价格上涨,当然乐坏了能源生产企业,至少在市场一统天下的情况下,他们的利润表现会更上一层楼。但问题是,他们可能笑不太久,因为政策部门会很快认识到,垄断是造成能源产品价格上涨的根源,于是放开垄断市场--煤炭生产放开,能源进口放开,就会成为现实。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出现,那么可能很多人就会承认,这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问题是,为什么打破垄断,能源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
"问题的答案在于地下经济的存量资金。以石油进口来看,如果石油进口不放开,那么市场上是国有企业一家说了算,用的也是计划内的资金。但如果放开这个市场让大家去经营,这个时候只要利润合算,那么使用的资金就未必是国家计划的那点资金了,大家会蜂拥而上,利用所有能够找得到的资金去进口石油和成品油。这个时候,突然一下子冒出来的资金,就是地下经济运行中的存量资金。所以,开放能源市场,等于是在利用社会资金去解决能源问题。"
"这个问题不点破,政策就没有方向,但能源供应紧张,甚至会影响到外资进入,影响到经济增长,有关部门就是再想护着几家大能源企业,也担负不起如此的经济责任,最终还是会明白,市场包括能源市场,是不得不放开的。"
从陈功到贺军或者是关鹏,安邦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们认为,放开能源进口与建立中国的能源战略储备是并行不悖的两个方面。能源进口的放开意味着市场调节作用将会加大,商业储备更加强大,石油企业完全有能力自行应对国际市场的一般波动。而国家的战略储备便会更专注于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这样两者的定位更加清晰、准确,不再会相互混杂。
白和金:用市场经济的观点看待粮食储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研究院的原院长白和金教授喜欢循着自己的思路讲下去。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他把粮食储备的过去、现在、未来讲述了一遍,这些好象都储存在他的脑子里面,一打开开关,就自动地播放出来:
"我们应该用开放的观点来看待目前的粮食储备。粮食安全应该是用生产、流通、消费、进出口、财政、信贷等一整套措施来保证的,动用储备只是一时救急,不可能根本解决救缺问题。"
"追求储备规模最大化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惯性思维。总以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却很少考虑这种大储备方式是不是经济合理?另外,目前,储备粮承担了太多的政策,不仅要保障粮食供给安全、稳定粮食市场,还要支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的政策,保障农民收入等。这不得不增大储备规模和加重财政负担,而且很难实现顺价销售,农民增收依然缓慢。"
"我们应该对中储粮的性质、定位进行再认识。储备粮只是粮食安全保障和宏观调控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不能赋予储备太多的功能。
"如果粮食生产不稳定,靠储备是填补不了的,再多的储备也会逐渐消耗掉,所以动用储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供求平衡问题,只能为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恢复供求平衡争取一个缓冲的时间,防止突发性事态造成的短期冲击。从国际经验来看,并不是储备规模越大就越好。因为粮食的储备要建库,要保管和轮换,规模越大,所支付的成本就越大,而实际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现在,国际潮流已从追求储备最大化转向储备最优化,要求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又要降低成本。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粮食储备的合理规模应是全年消费量的17-18%。"
"粮食价格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是市场机制调节供求的表现。稳定粮食市场并不是把粮价凝固在某一点上,而是要防止市场粮价异常急剧波动,不应企求以储备吞吐调节来取代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胡大源:改变储备的思维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胡大源则认为,将当前的状况称为"安全危机"言过其实。"能源和粮食的问题在国际上长期受到关注,已经几十年了,回过头来看,曾经的有些做法有点可笑,曾经的危机论几乎没有一个兑现了的。因为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变化可能会令危机荡然无存。"
举一个例子来说,在世纪之交,有一个经济学家和一个生物学家打赌,赌铜的价格在2000年会上升还是下降,结果赌上升的输了几十美元。当然这只是当时的一个玩笑。人们未曾预料到信息产业的发展会如此之快,认为可用于电缆、光缆的铜会极端紧缺,80年代就进行了铜的储备。但是后来技术进步了,硅可以替代铜,而且硅可以说到处都是。极端的说,沙子都可以代替铜,由此导致了后来铜的价格下跌。
事实上,需求的快速增长,也会刺激替代性新技术的快速增长。
所以说,现在的能源紧缺在未来的十年是否还会是个问题,这还是个未知数,这就意味着今天的"危机"可能在未来根本不是危机。
另外粮食方面也是如此。"事实证明,几年来中国的粮食不但没有紧缺反而是严重过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储备的意义在哪里呢?反思中国过去几年的储备策略,曾经有很好的条件,可以通过利用外部资源,清退还耕。当时公布的中国耕地数与实际的耕地数相差1/3,有很多"黑地"是不该开采的,应该退耕的。当时粮食过剩,如果退耕的话,是个非常好的机会。而且国外的粮食比国内的价格还低。
"中国曾经粮食库存亏损非常大,如果能够用进口替代国内购买就不会这样。现在中国加入WTO了,很多国际资源都可以利用,可以为国内省很多钱,否则可能造成上千亿的浪费。中国人应当改变一个习惯思维:不能掌握在别人手里。认为把粮食控制在别人手里是不行的,一定要在国内储备,这是不对的。他们认为国家安全是不计代价的,事实上没有什么是不计代价的,只有老百姓满意才是可以不计代价的。现在世界的格局都变了,不能用原来的思维考虑。"
至于土地,"严格讲,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非农业用地占用的一般都是好地。实际上,这种耕地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经济规律的问题,是必然的。可以看到北京周围一个个小区不断冒出来。中国经济的最重要的增长点,一个是房地产,一个就是汽车。这两个都是要占地的。高速路占地很厉害,但是,最高层决策必然要考虑经济增长,不然老百姓不会满意。现在有些农民再想,种粮有谁要啊?所以有些田就荒了。这时候有人来修路,能不让修吗?应该管的是那些乱圈地,很多开发区建了没人去,这是应该限制的。"总之,他认为,危机也许并非是危机,而储备的观念也应该有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