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注重职业素质教育的天津东亚毛呢公司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注重职业素质教育的天津东亚毛呢公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著名实业家宋棐卿创办的天津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以生产“抵羊牌”毛线声名远播。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注重员工的职业素质教育,融德、智、体、群四育,用独创的以“东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坚持对员工实施教育训练,塑造员工人格,激励他们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宋棐卿;职业素质教育;企业文化;东亚精神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178-03

1932年4月,一家名为“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亚”)的企业在天津成立。创办人宋棐卿(1898~1955),山东益都(今青州)人,出生于信仰基督教的家庭,自幼在教会学校读书,后入燕京大学,未及毕业即转赴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与化学课程,并对美国工商业进行了考察,1922年学成归国。留学生活不但充实了他的学业知识,更使他见识了近代文明,开阔了眼界,深切感受到中外发展的巨大差距。那个年代,虽早已了满清封建王朝,建立了民国,但中国仍处于军阀混战、相互争夺的纷乱局面。国家并未真正统一,经济十分落后,依然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盘剥。他们掠夺中国的原材料,把诸如火柴、香烟、钟表、乐器、钢笔、毛线等等各种生活日用品和中国尚不能制造的近代机械类产品等运往中国倾销,洋货充斥市场,民族工业极为弱小,利源外溢。据1930年初的海关统计,年入超高达4000亿元,其中仅毛线一项便有3000万元之多。民众大多生活贫苦,受教育少,就业无门,备尝艰辛。因此,宋棐卿决心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并选定天津这个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创办了“东亚”,先生产毛线,再制造毛呢,旨在“挽利权,厚国力”,惠裕民生。

“东亚”最初筹资23万元,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成立,设厂于天津当年的意租界,占地20余亩,职工400余人,宋棐卿出任董事长兼经理。其时,已称得上是颇具规模的大厂了。工厂以生产“抵羊牌”毛线称著,后被称为“中国第一个毛线著名品牌”。由于经营得法,自1933年全部投产以来,毛线年销量由5万磅猛增到1935年的120万磅,翻了20多倍。“东亚”以“国人资本,国人制造”的名声和质量优良的产品赢得了市场。为进一步扩大生产,于1936年投入90余万元,选址过去的英租界(今和平区营口道一带),置地40亩,建成了设施先进、更为现代化的新厂,当年即获得净利18万银元。

“东亚”之所以能获得良好的业绩,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工厂的领头人宋棐卿十分注重员工的职业素质教育。宋毕竟是西洋留学出身,从建厂一开始就实行了与中国传统办厂不同的做法。所谓职业素质教育,即不但要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同时注重培养职工的精神、道德素质,将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与基督教的教义融合起来。“东亚”效仿“基督教青年会”的做法,在厂内建立了“职工青年会”,确定“以培养道德,增高学识,锻炼身体,调剂生活,藉使本公司职工为正当公民为宗旨”,设置了德育、智育、体育、群育四个部。据该厂史料记载,德育部下设讲演会、研究会,每周六早晨用半小时举办讲演会一次,全体职工参加。研究会每两周组织职员、工友分别研究一次。智育部负责组织“工友补习班”,由本厂高级职员轮流教授,以提高工友知识,“并予工友以身心上修养”,每周六还请外界名人为工友作“学识讲演”。后来,“补习班”发展为按不同文化程度分别组织的甲、乙、丙、丁4个“民众教育班”,进行从扫盲到初中水平的教育。体育部负责球类、田径、体操、国术等活动的组织以及宿舍、浴室、饭堂等公共设施的卫生工作。群育部负责剧团、歌咏队、国乐队、图书馆等项活动的组织。早在工厂成立一周年之时,该厂“一般工友均养成一种极有秩序的动作,咸对工作大有精神活泼,乐不知倦之概”。这些都是其他工厂无法比拟的,如果与夏衍先生的名作《包身工》里所描述的工人的悲惨处境相比,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宋棐卿认为:“欧西各国注重国民教育,故人民素质甚高。我国教育不普及,故人民素质,工作能力均较低。如今时代进步,已非昔日可比,将来如无相当学识,甚难生存于社会上,今日世界先进国家事业与生活均趋向机械化,人工渐受淘汰,凡能力高尚之人,尚可竞争图存,能力薄弱者,则甚危险。异日我国亦能进步至机械化之生活时,我职工则不得不预先充实自身学识,以备争取生存。庶几不落伍于时代”。这既是宋棐卿对国际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也是他办厂十多年经验的总结。

宋棐卿通过几年对工厂的治理,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对员工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系列”,其中一条主线或可称为核心,就是“东亚精神”。用“东亚精神”塑造、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从而凝聚员工,齐一心志,为企业做出奉献。为此,宋棐卿请公司人事部主任、心理学家何清儒博士专门撰写了《东亚精神》内部用书,分甲、乙两种版本。甲种本供训练职员用,乙种本为训练工友用。所谓“东亚精神”,可谓包罗万象,又以“东亚铭”为总概括。“铭”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用书写或镌刻表述鞭策性、勉励性文字的一种形式。“东亚铭”首先示以“厂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是传统儒家之理念,又与《圣经》所载“你愿人怎样待你,你就先怎样待人”相一致。《东亚精神》规定了公司之“四大主义”,即“以生产辅助社会之进步;使游资、游才得到互相合作;实行劳资互惠;为一般平民谋求福利”。同时,又详尽地规定了“做事”、“为人”、“人格”、“尽责”、“功绩”、“过失”等细目,均以四句或八句加以表述,如“为人”一目写道:“能做事者必不怨天尤人,怨天尤人者必不能做事。真人才必不谄上骄下,谄上骄下者必非真人才”。又如“过失”一目称:“从心无过圣贤也,闻过则改君子也,闻过不改庸人也,闻过则怨小人也”。

“精神训练”是该厂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十分庞杂。宋棐卿认为:对企业员工的精神训练就是对员工的人格培养,目的在于使属下员工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营造企业内部的和谐氛围及团队意识,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对外的竞争力。为此,他亲自主持制定了《东亚公司工友人事组规则》,其中指出:“精神训练为增加效能之一要图。负责训练者必须鼓励其兴趣,振作其精神,培养其道德,使其尽心职务,努力工作,以求公司及工人互受其益。此种训练切忌空洞笼统,必须根据实际情形,加以研究,方能收效”。

在“东亚”制定的“训育规章”里,首先将“训育”做了分类,即分为“精神训育”、“技术训育”、“规则训育”三大类。对所“训育”的内容,分别由相关的经理、总工程师、经理与厂长等厂级负责人拟撰文稿,并需按时提交,以便分发各部门备用。

“精神训育”要求员工“明了公司的目的”,即:(1)利用社会上的游资,成就有用的事业。(2)谋求人才的出路。(3)供给社会的需要。(4)提倡职工福利的事业,增进公众的幸福。(5)增加国家的光荣,在国际间取得相当的地位。为达到以上目的,概括地讲,“就是各人尽他应尽的责任”。并形象地将“东亚”比喻为一艘帆船,“掌帆的,撑篙的,拨桨的,拉纤的,都能努力,我们的船就可以走得稳,走得快”。又进一步说,除尽责之外,还要除去个人的“私心”,“把精神集中在团体的利益上”。为此,就要“共同合作”。“目的”——“尽责”——“合作”,这样,就形成了一条个人与集体共同受益的逻辑链。

随后,又列出了诸如厂训、明了求职困难、认清个人地位、保持个人位置、打破畏难心理、谋求升进机会、秉凭良心作事、协助同事工作、注意宽厚待人、降低个人欲望、认识个人性格、尊重个人地位、重视工作价值、培养个人道德等十多个题目,而且每一项基本都以“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判断”和“怎样做”的写法,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加以表述,使员工比较容易接受。

比如“秉凭良心作事”一项,首先答问:什么是“良心”?虽然人们对“良心”一词常说惯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这里对“良心”二字做了说明:(1)“有良心的人主张公道正义”,能自觉地分辨好坏是非,确定自己的行为。(2)“有良心的人常替别人着想”,为人处事先想到别人的感受,接受了他人的帮助则懂得回报(不过,这里也提出“人生来都有自私心理”的前提,是其局限性)。(3)“有良心的人做事诚实认真”,不做说假话、偷懒、窃取东西一类违背诚实的事,凡事不马虎敷衍,阳奉阴违,把诚实、认真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

其次,回答了“为什么要凭良心做事”?虽然前面说了“人生来即有自私的天性”,但又认为不存在完全没有良心的人,只是良心一时受了“蒙蔽”,最终还是有良心“发现”的时候。之所以要“凭良心做事”,在于任何事物虽然一时看来似乎是麻烦的或会受到损失,但最终都包含了个人利益;容易获得别人的满意,即便得罪了别人,自己也问心无愧;从长远看,凭良心做事,总会有美满的好结果。

再次,回答了“怎样算是凭良心做事”:(1)要遵守一切规则。(2)要谋求公众利益。(3)要尽心于所负的责任。

最后,把凭良心做事落实到为企业服务上,体现在秉承公道正义、为他人设想、诚实认真等方面,并提出需以坚强的意志使之成为习惯。

“技术训育”,也称技术训练。作为经济实体的工厂,终归是制造产品的生产单位。工人是在生产一线操作的主体,需要懂得相关的生产知识和技术。“东亚”的主要产品是毛线,洗染和纺线是生产的两大主要部门。洗染毛线的工人对洗染的知识和技术要“真切”地掌握,一知半解不行。纺线的工人同样要熟练地掌握这一工位的知识和技术,这是对一线工人的基本要求。为此,工厂实行了“试工”制度,编定技术教材,确定试工目标,在试工期内进行严格训练。“东亚”认为,新工人于上岗开始时如不经训练,则工作无从入手。若任其自由学习,采取了错误的方法,将会养成不良习惯,以后矫正颇难。因此,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关于技术教材,包括以下内容:(1)机器的简单说明。(2)动作的次序。(3)动作的方法。(4)机器之整洁。(5)本部门与全局的关系。

技术训练的目的是:提高速度,保证质量。速度快,就是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但必须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在试工训练期间,要反复学习,纠正错误,直至生产率达到该岗位的平均标准为止。为此,还具体提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讲求效率、加快速度的方法,如养成习惯、减少停顿、安排好次序,等等。

对于公司职员,虽然不存在工人生产岗位的技术训练,但他们是企业的管理层,是公司运作的重要部分,要求也相当严格。为此,设计了20项“理想的职员”和30项“成功的职员”训练目标,对各个项目逐一列为“讲题”,十分详尽具体,有的也具有技术操作的性质。如关于“记账”岗位“增加工作效率”的训练,就包括:(1)记账的顺序,是先记这一笔,还是先记另一笔。(2)改进工具、设备及其设置,精细到文件柜的摆放位置、距离,乃至铅笔的软硬,等等。(3)比较成绩,今天与昨天、自己与别人。(4)明了增加效率的基本条件,如学识、性格、身体等。

此外,对员工还要进行礼仪方面的教化。这既关乎企业内部的相互关系和工作秩序,也关乎企业的对外形象。在“交际礼仪”题目下,设计了访问、谈话、通信、赴会、聚餐、礼貌、庆吊、交往、馈赠授受等9个项目。在“办公礼仪”题目下,设计了仪容、接待同事、招待来宾、同事礼貌、行路出入、电话、文件、服装、介绍来宾、接洽公事等10个项目,而且在每一个项目下都列出若干具体要求,有的多达20余条。如“赴会”,细微到进入礼堂时,“要先脱帽,并将鞋下的泥擦净”,“不可吃有恶味的食物”,“咳嗽打喷嚏时须用手帕遮掩口鼻”等等。这在今天看来,似乎繁琐得不可思议,其实,却无一不是人的素质的具体体现。

“东亚”注重营造职业素质教育的环境。职业素质教育不仅体现在从“德”、“智”方面灌输“东亚精神”,进行精神、技术、规则的训育,还体现在企业内部开展的“体育”、“群育”方面的辅助活动中,旨在营造有利于员工职业素质教育的环境。从以下几个简单数字便可说明其活动情况:全厂有足、篮、排、网等球类和体操、武术、田径各种运动队36个,组织有国剧、民乐、军乐、歌咏、话剧等各种社团,仅合唱队就有6个。此外,在宿舍、食堂、浴室、医务等生活设施和福利待遇上,“东亚”在当时的众多企业里,均可称得上一流。厂内还有慰问、聚餐、同乐会等活动,也都是融洽企业和谐氛围所必不可少的。

所有这一切,都成为“抵羊牌”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国产毛线著名品牌”的条件。正如1936年9月9日《大公报》记者访问该厂后的报道所称:“该厂工作情形极为努力,到处生机勃勃,正可代表我国一有希望之新兴工业,且该厂对工人之待遇及设备,俱甚完善合理,劳资双方齐一心志,前途尤为可嘉。”这一颇高评价的背后,自然有着“东亚”对员工坚持进行职业素质教育所做的付出。

参考文献:

[1]邓卫生,刘志满.东亚企业文化[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3-5,12-14,15-25,27,28-30,35-38,72-73,83,112.

[2]王述祖,航鹰.近代中国看天津——百项中国第一[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29.

[3]天津政协文史委.近代天津十大实业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188.

[4]宋允璋,王维刚.他的梦——宋棐卿[M].香港:香港明文出版社,2006:155,175.

[5]津市工业访问记[N].大公报,1936-09-11.

[6]《东亚毛呢公司周年纪念特刊》,天津市档案馆藏(编号:401206800-J0252-1-002451).

作者简介:

陈凯(1936—),男,北京市人,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已退休),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