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它们能穿过弯管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它们能穿过弯管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背景介绍】

在大班综合活动丛书中,有这样一个主题“小问号”,通过此主题我们希望幼儿来做生活中的“小问号”,常常问“为什么”。在具体进行本主题的过程中,幼儿尝试用多种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如查阅资料、小实验、讨论、请教别人等等。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幼儿玩水时,对水的流动产生兴趣,发现水不仅是直线流动的,还会拐弯,我们就用PVC管做成一个弯管,发现水能流出来。

为了进一步引导、支持幼儿主动探索,我们幼儿园大班生成了一个活动“神奇的弯管旅行”。为幼儿准备了弯管、手电筒、带螺母的线、打气筒、铅笔、皱纹纸以及记录表格,研究光和空气能否穿过弯管。

【案例描述】

一、出示弯管、手电筒、带螺帽的线、打气筒、铅笔、皱纹纸,说明活动目的

1.出示直管,提问:这是什么?哪些东西能穿过直管?

2.出示弯管,提问:这又是什么?哪些东西能穿过弯管?

二、请幼儿大胆预测、实验并进行记录

1.逐一介绍手电筒、带螺母的线、打气筒、铅笔、皱纹纸。提出新的活动要求,看它们能否穿过弯管

2.出示记录表格,认识第一行5种物品的图形标记以及第二行“?”表示预测和第三行“实验后”。

3.请幼儿大胆预测,他们能否穿过弯管?并讲述自己的设想。

4.进行实验操作,验证自己的设想。

实验要求:(1)请幼儿先将预测结果记录在表格“?”后。

(2)幼儿自由选择合作对象,依次进行实验,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实验后。

(3)能穿过弯管打“√”,不能穿过弯管打“×”。

(4)实验完的物品放回原处。

5.请幼儿大胆地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对于有争议的实验结果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6.教师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大图表上。带螺母的线、打气筒的气能穿过弯管,手电筒的光、皱纹纸、铅笔不能穿过弯管。

三、再次实验探索,想方设法使手电筒的光和皱纹纸穿过弯管

1.给出挑战,想办法使手电筒的光、皱纹纸穿过弯管。

2.幼儿自由选择合作对象,借助辅助工具依次进行实验,教师观察。

3.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办法,最后评出最具创意奖。

【反思分析】

一、活动选择的生成性――捕捉孩子观察的目光

这个活动也许在不经意间就会流逝,但因为我们大班的这一位教师有一双善于捕捉和发现的眼睛,她看见了幼儿们玩水时的兴奋,她看见了幼儿们发现水穿过直管和弯管时探究的目光,她捕捉到了这一教育契机,以生成了科学探索活动《神奇的弯管旅行》,这正达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中的“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

望”的要求。

二、活动材料的代表性――引导孩子研究的兴趣

在操作材料的选择上体现了该教师的教育策略和机智。她选择了打气筒打出的气、手电筒的光以及铅笔、带螺母的线、皱纹纸,可谓空气、光、硬的物体和软的物体相结合,材料的选择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多样性。这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但材料的选择不具备可变性,比如,提供了带螺母的线这一材料,教师做了详细的策划,但我们认为教师“引”得太多了,正因为教师知道线不能穿过弯管,故在线上系上螺母,而螺母为什么不是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系上去的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刻意将自己变成一个“笨老师”,给幼儿创造出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科学态度的严谨性――启发孩子合作的能力

活动的操作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它分两个步骤,其一是预测,其二是实验。在此过程中,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大胆预测,然后两两合作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想,因此也产生了这样精彩的话语:“实验前我认为××能穿过弯管,实验后我发现××确实能穿过弯管。”幼儿用了“认为、发现、确实”,不正体现了幼儿操作、发现的过程、语言表达的精确以及对科学严谨的态度吗?幼儿两两合作,出现不同的预测结果,在实验中又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通过再次实验达成共识,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要求。

四、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萌发孩子科学的态度

本次活动也许在教师最后提问:“铅笔和光线能穿过什么样的管子呢?”小结:“铅笔是直的,能通过直管,光也是直线传播。”这样教学过程就圆满结束了,但对于幼儿实验结果有争议的地方,请幼儿个别示范,矛盾就算解决了吗?对于幼儿的不同意见,教师问过为什么了吗?往往集体教学中教师会对活动中“突发事件”“是是非非”,以一个标准答案圆满结束。其实教学不是一种对确定性的追求,相反,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清晰的事实模糊化,从确定中寻找不确定性,并生成可以探究的问题。使幼儿形成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比如,弯管只有一个直角,光线发生一次反射,或在弯头加上镜子,通过反射,手电筒的光不也穿过来了吗?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