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08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08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与局部封闭治疗组,进行临床疗效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与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小针刀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较好。

[关键词]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小针刀松解;局部封闭;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b)-048-01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出现明显压痛为特征的慢性腰腿痛,在临床上颇为常见,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多数患者经局部封闭、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后均可治愈或减轻。对采用上诉治疗效果不佳而疼痛严重者,我科采用小针刀松解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现将2002~2005年采用小针刀治疗68例与局部封闭治疗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中,男62例,女46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2个月;单侧60例,双侧48例;有明显外伤史38例,长期慢性劳损史60例,无明显诱因者10例。

1.2 临床表现

主要有:①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大多数患者有扭伤史,特别是突然弯腰或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人。临床表现为腰部单侧或双侧疼痛,弯腰时加重,疼痛多呈持续性。部分患者主诉疼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重者不能仰卧、翻身,走路困难,但咳嗽、喷嚏等对疼痛无影响。少数患者有间歇性跛行。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治疗一般效果不明显。②检查第三腰椎横突尖端,相当于第三腰椎棘突旁4 cm处有明显的压痛或触及痉挛结节。深按压时由于第二腰神经分支受刺激而引起放射痛达大腿及膝部。部分患者有脊椎侧凸,骶棘肌可有轻度紧张,腰部前屈略受限。③X线摄片检查可见第三腰椎横突稍长或左右横突不对称[1]。④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相鉴别。

1.3 治疗方法

1.3.1 针刀治疗组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枕。常规消毒后,用1%利多卡因10 ml于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压痛点(从棘突旁开4 cm左右)垂直进针局封。片刻后,取长短与患者胖瘦相适应的针刀(常取汉章牌3号针刀),左手拇指按压在标记压痛处,右手持针刀,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紧贴左手拇指缘从穿刺点快速垂直进针,缓慢向深部刺入,当小针刀刀口接触到横突骨面时,将刀口横移至横突尖端内侧先纵行切2~3刀,使针下有松动感,调整针刀的刀口线与横突平行,然后横行铲剥,在横突外侧段之上下缘切割剥离各2刀,当感觉肌肉和骨尖之间有松动感后即表示粘连已全部松解,可迅速出针[2]。然后用棉球压迫针孔1~3 min,使深部充分止血,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本组68例中,经过1~3次治疗后,随访6个月~2年,评定疗效。

1.3.2 局部封闭治疗组用1%利多卡因10 ml于第三腰椎横突尖部压痛点垂直进针局封。本组40例中,经过1~3次治疗后,随访6个月~2年,评定疗效。

1.4 疗效观察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正常;好转: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腰部功能活动正常,但劳累后偶有疼痛不适;无效:腰痛无明显减轻,腰部活动仍受限。

2 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针刀治疗组疗效较好,治愈率较高。

3 讨论

第三腰椎位于腰椎中段,是腰椎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时的枢纽。因其横突较长,在腰部活动过度、过急时很容易造成局部软组织损伤,特别是腰三横突异常肥大或左右不对称者更易受损伤,致使出血,炎性渗出,水肿,导致局部肌肉紧张或痉挛。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休息,可使患处瘢痕粘连,从而刺激或压迫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而发生腰痛甚至臀腿痛。

小针刀松解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具有消除疼痛、剥离软组织粘连,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或消除肌腱挛缩,恢复脊柱力学平衡等作用。特别适宜于横突周围瘢痕粘连较重,“卡压”症状严重者。一般一次治疗即痊愈,最多不超过3次[3]。

患者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要避免或减少腰部的伸屈或旋转活动,以利炎性渗出的吸收。在缓解期或达到一定疗效后,应指导患者加强腰背肌锻炼,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周围炎症逐渐吸收,并防止被松解的粘连再度发生或加重。注意局部保暖,不可受寒。

[参考文献]

[1]周文新.针灸推拿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87.

[2]伊智雄,刘春英.实用颈背腰痛中医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47.

[3]朱汉章.小针刀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504-505.

(收稿日期:2007-11-19)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