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给留守儿童绿色的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给留守儿童绿色的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群体,我国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时代赋予了学校教育新的使命,作为班主任更有责任担负起留守儿童的教育重任。班主任要成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各方面问题,多关心一点留守儿童,给他们绿色的爱,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关键词: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关爱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7-043-02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不少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的留守使这些孩子们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习较差。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偏差大,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性格缺陷。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3)心理障碍。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4)价值扭曲。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这导致了“读书无用沦”、“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面对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各级部门发出了“全社会要共同行动起来关爱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不在留守”的号召。于是,社会、家庭、学校越来越关注他们。作为班主任,我的宗旨是:“以我心尽我力关爱留守儿童!”。现在略谈一下我在留守儿童方面的教育策略:

1 加强沟通交流,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心人

留守儿童大多是年龄很小离开父母,便开始咀嚼没有父母的孤独和寂寞,在等待中过早地品尝亲情离散的酸涩生活,父母关爱严重缺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经常开小差。在生活中一遇到困难便会感到孤独无助,久而久之变得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所以,关爱留守儿童应从关心他们的生活做起。

1.1 了解留守儿童

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也各有不同,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开学初,我就可通过报名这一有利时机,建立班级留守儿童档案,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多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行为状况。

1.2 多沟通交流

谈话是沟通的最好方式,在与他们交流时,我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之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在谈话过程中,我尽量站在他们的立场,与他们平等对话,设身处地为之着想,及时解决他们心理上的困惑,物质上的困难,学习上的疑难,使他们在沟通中感受到关爱。

1.3 关注生活细节

虽然绝大多数农民外出打工后,其家庭经济能力比以前大大增强,但是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却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多数处于自我管理状态,不懂如何照顾好自己,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知识,而这些却是保证其身体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班主任应从生活点滴着手,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他们学会照顾自己、保护自己。对于年龄大的留守儿童,我有意识地向他们讲授生理卫生知识,让他们顺利地渡过青春期。

2 给予行为指导,做留守儿童成长的保护人

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2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需要家长的严格管教和正确引导,但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儿童与监护人之间关系往往十分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采取认可的态度,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学习状况不容乐观。针对这一现象,我在班级管理中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约束。

2.1 学习辅导

针对监护人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这一实际,我在班级中成立了学习小组,选举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辅导本组同学的学习。留守儿童在家里学习时遇到困难就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平时在校期间,我特别注意留守儿童的学习,一旦发现他们学习上有困难,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2.2 道德引领

处在道德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偏离健康的生活追求和道德准则,加重或催化其身上处于萌芽状态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一状况,首先,我在班级中为他们树立道德行为的榜样,对于班级中良好行为大力表扬,对于不良行为严厉批评。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分清是与非,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自觉约束自已的行为。其次,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待他们道德行为中的反复。多鼓励,少批评,不挖苦。因为特殊的成长环境,不良的道德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改正过来。

2.3 加强班级建设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对此,我首先加强日常管理,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划》,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语言行为,关心周围人的事,多为他人着想。其次,在班级中广泛开展各种集体活动,如拔河、接力比赛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形成奋发向上的集体气氛,拉进留守儿童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还在班级中多开展一些有趣的比赛,如跳绳、讲故事、手抄报等比赛,让留守儿童在这些比赛中各展所长,从而树立自信,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3 关爱留守学生要做好家长工作

3.1 要做好留守学生的“血亲家长”的工作

所谓“血亲家长”,一般指留守学生的父母或养父母,他们是对留守学生成长最举足轻重的人,有时候他们远方一句稀松平常的“乖儿子”对孩子的安慰和鼓励,足以胜过身边的千言万语。如今的信息时代,班主任一般可要求他们定期与其子女电话或网络视频联系。一方面可融洽亲情,消减代沟;另一方面也可水到渠成对孩子提出必要的成长要求,在某种程度达到“遥控”的目的。

3.2 要做好留守学生“家长”的工作

所谓“家长”,一般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担当,他们是留守学生最贴近的校外管理者。班主任可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对家长监管能力的培训指导。对于溺爱型的,班主任要帮助其对孩子“减爱”增压;对于放任型的,班主任则要和家长、孩子一起量身定制家庭日常行为规范,平时加强电话家访,家长是监督员,班主任是赏罚执行员,家里出错学校受罚,起到第三方的矫正作用。

3.3 要做好留守学生“义务家长”的工作

班主任教师是每一个留守学生理所当然的义务家长,除了应做好上述两类家长之间的桥梁、助手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对留守学生殊家庭的孩子(如:单亲、贫病、孤儿等)进行爱的补偿。可适当多组织班团活动,平时多点嘘寒问暖,偶尔添上点衣物营养品等。

总之,对于留守儿童班主任要在学习上优先帮助和辅导、生活上优先关心和照顾、活动上优先参与和指导,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弥补他们的亲情缺失,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给了留守儿童绿色的爱,才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与教育问题.三门峡职业手艺学院学报,2005(1)..

2 周全德,齐建英.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理性思虑[J].中州学刊,2006 (1).

3 何宇,郭俊位.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浅析及对策切磋[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