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提升楼宇经济正当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升楼宇经济正当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楼宇经济被发达国家喻为垂直的印钞机,这种变平面为立体,把人、财、物、信息集聚在一栋楼宇内的经济发展形态,对于当下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北京而言,有望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自北京经济增速回归到个位数以来,一种忧虑始终挥之不去,那就是如何快速恢复此前的高增长。绝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认为,重启土地财政仍将能够复制出未来的辉煌数年。

实际上,从高涨到回落,经济大潮的涨落也是对政府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检视。当下的北京,土地资源日趋稀缺已成必然,若延续经济的增长一再维系于土地财政,显然并非长久之计,利用现有的土地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才是上策。

增长减速对于北京并非坏事,这一方面显示政府调结构的各项举措开始奏效;另一方面则表明以往通过大量新建园区承载产业发展的城市开发模式,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和土地集约利用的背景下已临近末路,承载新兴服务产业发展的方式转型迫在眉睫。

正是基于经济形势的变换和北京的发展现实,提升楼宇经济高端集约化发展水平,成为了当下北京实现内涵式增长的重要选项。北京市副市长程红表示,楼宇经济具有知识含量多、创新能力强、单位产出高等特性,过去,北京布局发展现代制造业,开发区是重要的承接载体,现在,北京致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楼宇经济将成为承载发展的最基本单元。

“现在是审视北京这座千年古城和现代都市楼宇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多年研究楼宇经济的首都经贸大学城市学院副院长张杰告诉记者,数据表明,一幢高级商务楼产生的经济产值,与过去7.8平方公里的城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楼宇经济不仅是当之无愧的财富集聚器和税收蓄水池,更是特大型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然途径。

楼宇经济被发达国家喻为垂直的印钞机,这种变平面为立体,把人、财、物、信息集聚在一栋楼宇内的经济发展形态,在政府和专家们看来,对于当下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北京而言,有望成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从“示范命名”开始

8月8日,北京首批商务服务业示范楼宇和电子商务特色楼宇获得北京商务委的正式命名,其中包括国贸写字楼、华贸中心、中关村大厦等在内的16座商务楼宇,以及雍和大厦、中国瑞达大厦等在内的4座电子商务特色楼宇。以商务服务业和电子商务产业主管政府部门的身份,带来结构调整引致北京楼宇经济发展全新时代到来的宣告,更显重磅。

树立发展标杆,辅以资金扶持,引导北京自发形成的商务楼宇高端集约发展,影响北京未来建成的商务楼宇特色定位,无疑是此次政府命名对外界释放出的明确信号。

历经多年发展,北京的楼宇经济到底有多大的规模体量?对商务服务业的聚集效应到底如何?在楼宇经济发展提速内涵提升的当下,有必要摸清家底梳理路径。

据市商务委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全市5000平米以上的商务楼宇共有886座,总建筑面积33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8.1万家,其中入驻商务服务业企业近6万家,占比在74%以上。

更重要的是,作为高端服务业企业的发展载体和平台,北京的商务楼宇以其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吸引了国内外诸多一流企业在京落户发展,总部特征尤为明显。据统计,目前有12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5家全球五十大咨询公司、6家世界十大会计师事务所、57家全国百强管理咨询公司、22家全国三十强律师事务所,以及占全国约四分之一的知识产权机构在京开展业务,带动了全市商务服务业高端发展。而北京CBD、金融街、中关村海淀园、东二环交通商务区的近250座商务楼宇,就聚集了近90%的驻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众多的国内集团总部。

此外,商务楼宇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已经日益凸显。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为21.6%,高出全市GDP 增速6.4个百分点,高出第三产业增速4.7个百分点。2011年,北京市商务服务业增加值1135亿元,占全市GDP的7.3%。

为什么要树立标杆?北京市商务委主任卢彦表示,一些成熟的商务楼宇无论在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方面,都已经在全市具有了较强的示范效应,如此次命名的20座楼宇,共有入驻企业2712家,商务服务业、电子商务企业占全部入驻企业总数的64%,营业总收入4417.5亿元,纳税224亿元,平均每座楼宇纳税超过11亿元。同时,楼宇经济还是社会就业高强度吸纳器,命名的20座楼宇直接吸纳就业达12.7万人。

“事实表明,成功的商务楼宇加快了商务服务业主导产业的聚集,带动了行业高端化发展和国际化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了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卢彦说。

这样的观点与学界的研究结论不谋而合。采访中张杰指出,发达国家的楼宇经济集聚着大量的高端服务业,充分体现了土地的集约化和价值的最大化,而发展高端服务业恰恰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核心所在,这说明引导楼宇经济发展符合首都当前的发展需求,更有利于促进扎根在一起的企业之间形成产业链条。

“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分工开始细化,价值链逐步分解,对楼宇经济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比如中央电视台迁到朝阳区,周边就有上万家为之服务配套的企业跟过去,而满足这些企业的发展需要,楼宇经济恰恰是最直接的承载方式,反过来讲,这些企业集聚在一起,便于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共享,利于形成更大的产业竞争力。”张杰说。

事实上,发展楼宇经济其实也契合了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城市化率为64%,十年之后大约会在70%左右,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发展城市经济,政府的规划和引导相当重要,而建设示范楼宇、发展楼宇经济也是推动城市化进程、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手段。

“有效的”政策引导

引导楼宇经济发展,如果寄望政府画张图让企业去实施,其结果势必将与政府的设想背道而驰。为避免产生此类结局,北京市商务委将资金支持重点聚焦在了平台环境提升和公共设施改造两个方面。

如何让政策杠杆发挥出更大的引导作用,尽可能地实现政府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张杰认为,政府资金的支持,除了针对硬件以外,更应该侧重在功能上,比如是否可以支持相邻或相同的楼宇之间建立一个总部商会俱乐部,促进楼宇之间的交流合作。还有,在公共设施改造资金的使用上,可以考虑将文化特色作为能否获取政府支持的衡量指标之一,通过政策引导,使楼宇的主题、产业的发展方向都呈现出不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