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童计划免疫是根据危害儿童健康的一些传染病,利用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儿童免疫力,以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2011年1~12月实施多项综合措施对0~7岁儿童的预防接种过程进行干预,使辖区内的居民充分认识了预防接种的重要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儿童的接种痛苦,提高儿童的舒适感。

接种前

2011年面向家长和准父母们开展计划免疫专题培训3次,内容涉及预防接种的途径,作用,注意事项,禁忌证和预防接种前的准备等。4月24日是全国预防接种宣传周,开展了以“接种疫苗,宝宝健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接受计免咨询860余次。以上活动的开展,使家长们对预防接种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和重视,积极主动配合接种工作。大部分家长在接种前能先给孩子洗澡,穿宽松易穿脱的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服用前禁食30分钟,同时也方便了我们的工作。

接种时

0~7岁的计划免疫对象年龄小,据粗略统计,预防接种次数在20次以上.有4/5以上的预防接种是采用注射方式完成,通过必要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尽可能的减轻儿童在接种过程中的疼痛感,有利于儿童的健康需求,而且对其健全人格和心理的形成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中心的接种门诊分为侯诊室,接种室和休息室。候诊室和休息室内均以粉色为基调,清洁明亮、空气流通、温馨舒适,张贴儿童喜爱的彩色卡通画报,挂上色彩鲜艳的气球,玩具及图书等,使儿童候诊或休息时有在家的感觉,减轻孩子、家长的心理压力。我中心的接种流程为候诊室内侯诊,接种完毕后休息室内观察,休息室和侯诊室完全分开,可避免孩子把接种后的不良情绪和哭闹的发泄行为传染给未接种的孩子,而引起或加重未接种孩子的恐慌和焦虑。

接种室,候诊室和休息室内的温度均保持在20~22℃,尤其是冬季还可适当提高室温,避免因寒冷和疼痛的双重刺激加重孩子预防接种后的反应,而且自然的温暖环境有缓解疼痛及抚慰情绪的效果。

有资料表明,糖类对减轻1~12个月婴儿预防接种引起的疼痛有效。指导家长在接种前2分钟,给予孩子服用24%温糖水2ml,可有效降低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提高耐受力。对于稍大一些的儿童,我们也建议在接种前服用适量温蔗糖水,以防止头晕,晕针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接种人员穿粉红色工作服,着装整洁,仪表端庄,态度主动热情,语言亲切。接种者技术熟练,操作规范,动作轻柔,专业素质好,熟悉各类疫苗的特点,如加入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疼痛等接种反应,接种前应摇匀后再注射;体重低于2500g的新生儿不适宜接种卡介苗。丰富的工作经验可避免接种反应的发生。

接种人员在接种前亲切地和儿童交流,称呼其昵称。并经常使用非语言性动作,如微笑,抚摸头发等,鼓励表现勇敢的孩子优先接种,应许带上喜欢的玩具,消除其生疏感和惧怕感,以取得儿童对接种人员的信任,保证预防接种的平安注射。

注射方法的改良。传统的注射方法以15°角进针皮内时多数受种者有明显疼痛感。婴儿因疼痛而哭闹不安,难以控制接种部位而导致进针深浅不易掌握,造成一次性接种成功率低,而采用45°角进针,可减轻受种者的痛苦,提高皮内注射的成功率。采用改良注射后,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接种完毕,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并且迅速让孩子离开接种环境,温馨的休息室内的玩具和卡通画能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能让孩子较快的忘掉之前的不快。

接种后

接种后需观察15~20分钟,注意不良反应的出现,及时处理。做好离院指导告知家长孩子避免做剧烈运动,多休息,多饮水,保持注射部位清洁,注意体温变化,如果有不适及时就诊,同时告知下次接种疫苗的名称,特点,接种条件,使家长心中有数,有备而来。

结 果

预防接种是社区的重要工作之一。2010年度,我科应接种人数2932人次,实际接种人数2796人次,接种率95.4%。2011年度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科应接种人数3426人次,实际接种人数3364人次,接种率98.2%,较上年有所提高,而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略有降低。社区工作没有“高精尖”,社区的工作在基层,要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只有从细节入手。以上措施很简单,易执行,但却得到了辖区居民的认可,同时带动了社区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项维兵,愈开文.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6.

2 爱思维尔全球医学资讯,2010.

3 刘纯艳.社区护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