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发掘标点的价值 演绎别样的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发掘标点的价值 演绎别样的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应当凸显“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个核心目标,而标点符号的运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最近,笔者观摩了一些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研读了他们的教学实录,发现不少名师善于发掘标点符号的价值,并巧妙引导学生与文本智慧对话,品味标点符号的精妙,创造标点符号的生命,演绎别样精彩

一、巧妙设疑,引导智读

笔者(江苏省特级教师)执教《剪枝的学问》(苏教版)的片段:

1.朗读词语。

课件出示(分三组):

挥舞 抚摸 成熟

光鲜红润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2.课件出示两幅图(一幅王大伯剪枝图,一幅桃园丰收图),引导学生选用词语(一脸疑惑、又惊又喜)、标点(问号和感叹号)表达感受。

3.扣住标点,寻找线索。

(1)文中的小作者和我们一样,头脑中也装满了问号和感叹号。请看大屏幕。

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用“ ”画出表现“我”疑惑和感叹的句子。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我着急地问:“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吗要把这些好好的枝条剪掉呢?”

我将信将疑:剪去这些枝条,来年真的能长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吗?

我又惊又喜,不禁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还真有道理呢!

4.围绕问号和感叹号学习课文。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读悟问号,感受疑惑之情;读悟感叹号,感受欣喜之情;运用语言描绘春天美景、丰收景象,表达欣喜之情。)

这一设计,笔者用两幅画引出两个标点符号——问号、感叹号,巧妙设疑,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接着,老师引导学生画出关于作者心理变化的几句话,为学生与文本的有序对话、高效对话铺设了一条道路。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变化”这条暗线,既有利于学生读懂文章的内容,感同身受,又利于学生把握文本的叙述方法,为实现“言”与“意”的有效融通提供保障。

二、想象补白,丰富文本

浙江省特级教师盛新凤《草虫的村落》教学片段:

出示课文内容:

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担任。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师:草虫的村落里面草虫们的生活有趣吗?(有趣)想不想跟随作者到草虫的村落里去游历一番?好,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想象:我们的身子在缩小,再缩小……我们也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甲虫,追随着甲虫们的脚步穿过细密的草茎组成的茂盛的森林,到了这神奇的草虫的世界。听!(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草虫们在寒暄,在攀谈,在演奏。看!那儿有俏丽的小圆虫,还有粗壮的黑甲虫,还有远方来客大蜥蜴呢!虫儿们正在热火朝天地生活着、工作着,我们看见了许多许多……

师:我们都看见什么了?把眼睛睁开,赶紧拿起笔把我们看见的情景写下来。

(学生练笔,教师巡视。)

师: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写完的同学赶紧跟老师打个招呼,告诉大伙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见了那只小圆虫很漂亮,逗得许多虫子对它驻足痴望。

师:“驻足痴望”这个词你用得真好!

生2:我看见了蚂蚱嬉戏着,一会儿草丛里传出稀稀落落的声音,一会儿又没有了。

生3:我看见了一群小黑甲虫正围着远方来客蜥蜴玩耍。

生4:我看见甲虫游侠准备上路,开始新的旅程。

生5:我看见一只小黑甲虫正推着一个巨大的饼干屑。

生6:我看见了蛐蛐和别的昆虫在合作演奏歌曲,还看到了强壮无比的黑甲虫在摔跤。

……

师:对,建造洞穴对它们来说是天大的工程。同学们,看来甲虫世界当中,它们的劳动生活、娱乐生活,哪怕是日常的家庭生活都是那样丰富多彩。难怪作者要说——

(生齐):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文本中的省略号好比国画中的“留白”。这一环节中,盛新凤老师巧妙运用语言描绘与音乐渲染创设情境,抓住“以无胜有”的资源——省略号,引导学生在“无”中寻“有”,以“言”表“意”,促进学生叩问文本,想象补白,丰富文本内容,帮助学生体会省略号的表达效果,感受文本意韵。整个环节,“情”“趣”有效融通,“读”“写”巧妙结合,“言”“意”和谐共生。

三、关注表达,品味艺术

浙江省特级教师虞大明执教《花的勇气》(人教版),这样引导学生“品味小花,感悟‘勇气’”:

1.是小花,使作者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画出写“花躲草下”的句子。

2.学生交流分享。

出示: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1)指名朗读,自由表达:想一想,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花?我们还可以用成语、短语来表达。

(2)朗读比较,体会分号用法。

现在,老师对这句话进行了修改。

出示:我用手拨开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

读一读,想一想:这样改行吗?为什么?学生朗读。

怎样朗读比较好?自由练读,指名读……为什么这样读?

(3)总结提升:作者用了几个分句,让我们很快从颜色、样子、数量三方面感受到花的美丽,写得多清楚啊!看来,写文章时标点都是非常有讲究的。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关注分号和感叹号读法的不同。

虞大明老师关注表达,从标点符号入手,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细品句子。虞老师先是引导学生自由地说看到了怎样的花,在学生的语言表达越来越丰富的时候,出示内容相同但改变了标点符号的句子,再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比较,从而悟到作者巧妙运用标点符号从颜色、样子、数量等三方面来描写花的美丽。学生在品味作者表达艺术的同时,提升了阅读力。整个环节,得言、得意、得法融为一体。

四、“反哺”文本,升华认识

请看江苏省特级教师武凤霞执教《生命 生命》(人教版)的片段:

师:同学们,不同的人对生命有不同的感悟,虽然我们在这里一起学习这一篇课文,但是我相信大家对生命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请你把自己的感悟化作标点,加在我们的课题上。你觉得可以加上什么呢?

生1:在第一个生命后加一个分号,在第二个生命后面加一个感叹号。

师:(板书)为什么?

生1:因为这一课先说的是飞蛾,然后说的是香瓜子,最后说的是作者自己,也就是相当于把这一篇课文平均分成了三份,这三份是并列的,最后是作者的感悟。(生读)

生2:第一个后面加一个问号,第二个后面加一个感叹号。第一个是问什么是生命;后面是感悟到什么是生命了,觉得应该珍爱自己和所有的生命。

生3:我给他补充一下,这四个字两个符号可以概括全文。作者在一开始先提出了一个问题:生命是什么?然后通过询问飞蛾、香瓜子和杏林子,知道了生命的含义,最后发出感叹,告诉自己要珍惜生命!

师:真了不起,能够以文章的内容为依据加标点,把掌声送给他!你来读读题目吧。(生读)

……

师:我加一组标点符号,第一个后面加感叹号,第二个后面加问号。想一想我这样加有没有道理。

生4:第一个加感叹号是说你感叹了生命是多么脆弱,又有多么顽强;第二个问号说明你在思考:生命到底又是什么呢?

师:更深层次的思考!

生5:第一个感叹号是说作者明白了生命的真谛,第二个是在问读者:你们知道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吗?

生6:第一个感叹号是说你了解了生命是什么,第二个问号是在问自己:我的生命该怎么度过?

……

师:谢谢同学们给我的标点赋予这么多层的含义。是呀,不同的人对生命有着不同的感悟,我觉得你们加的每一种标点都是有道理的,也都是正确的,他也在提醒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生命存在……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都要记住对自己的生命要格外珍惜,对别的生命要心存敬畏。

武凤霞老师在学生充分研读文本,感悟、体验生命的基础上,以“请你把自己的感悟化作标点,加在我们的课题上”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借助标点抒怀。于是,标点化作承载生命的符号,舒展着生命的张力。接着,武老师以自己所加的一组标点符号,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从而“反哺”文本,深化了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促进学生情感、认识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