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烹饪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烹饪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了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型、实用型、创造型烹饪人才,应更进一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烹饪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从事烹饪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岗位对人的要求变化很快,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都容易过时,因此,学生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为了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型、实用型、创造型烹饪人才,我们应更进一步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其创新能力。

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在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科学的方法,从烹饪学习中通过亲身体验,发现问题,通过资料搜集、归纳、课堂讨论、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形成技能并不断提高技能、优化思维、培养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笔者在《中式面点》课程教学过程中尝试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积极性提高了,善于沟通了,同学之间善于合作了,教学气氛融洽了,学生创新的潜意识在此萌发。

一、夯实理论知识,为创新打好基础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此,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其中提出问题是关键。因为,一方面,问题的提出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方法运用的基础上的,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恰当的方法运用,就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也能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积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大多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认真“接受”和“继承”这些知识和经验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积累基础之上的,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先要把基础知识技能夯实,在此基础之上学生的思维之泉才能不枯竭。

二、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学习兴趣可言,因而也就别谈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培养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如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

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尝试在《中式面点》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创设环境,在课程教学的章节中设置研究性学习课题,使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获得成功”的乐趣。如:在“油酥点心”的教学中,笔者没有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教学,而是通过具体的制品让学生感受:油酥制品与其它制品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是什么因素造成的?你有什么感受?能提出什么问题?

课堂教学中布置学生分组讨论研究,用课本提供的知识进行解释。通过小组研究讨论,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被不同程度地调动起来。课后布置这样一个课题:选择一个关于油酥面点你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以组为单位查阅、搜集资料,在以后的课程中继续进行探讨。

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一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学习内容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的内容更有针对性;二是能充分体现自我,在整个学习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三是也能从中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使他们之间学会合作交流,为今后走向社会,并能立足于社会打下基础。

三、针对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增加学生体验,从失败中找经验

传统教育中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期中、期终考试,即考试分数高,被称为好学生,否则就是差生。而创新教育过程中,在传统教材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注重过程考核,通过学生平时的积累和综合表现来综合评价学生。笔者是通过学生参加、参与、进行学习活动时记录下每一位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性、操作步骤、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就某课题在实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以及进行这项活动的心得体会、有待改进和提高的方方面面或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等来综合评价学生的。

每一次课题研究学习中,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时,会把社会、图书馆、阅览室、互联网当作主要渠道寻找信息,进行广泛的阅读,参与社会实践,他们主动地提出问题,敏锐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研究探索的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思维品质,对在研究性学习中突现的“灵感”或“创新”的想法或做法,也可以提出来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和延伸,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起探索、创新的欲望。因此他们能以积极创新的态度对待学习,用批判性思维方式来看待已有的文献资料,用创造性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去经营今后漫长的人生。

四、注重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进一步促进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在课程教学研究中,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尊重他人的想法,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市场的了解和认识,增进了学生与本专业、行业的交流。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有一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想要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不也是应该“授之以渔”而非仅仅是“授之以鱼”吗?单靠传统教师给予知识的传授,学生得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我们还需要通过在职业学校各类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授之以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实验能力、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的同时,也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