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及盐酸贝那普利(洛丁新)在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68例常规血液透析伴有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硝苯地平控释片组和盐酸贝那普利组,硝苯地平控释片组36例予以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30 mg/d,1 d 2次),持续4周;盐酸贝那普利组32例予以口服盐酸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10 mg/d,1 d 2次),持续4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运用统计学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盐酸贝那普利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硝苯地平控释片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盐酸贝那普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在血液透析伴有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面,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盐酸贝那普利。
[关键词] 硝苯地平控释片;盐酸贝那普利;血液透析;高血压;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9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c)-0084-03
高血压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发病率比较高,约为80%[1],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应该充分了解透析患者血压升降幅度、持续时间等变化规律,从而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及服药间期,以利于血压的控制。良好的血压控制有利于保护患者的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的并发症,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本院肾内科在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部分血液透析伴有高血压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入选患者为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治疗伴有高血压、无心力衰竭及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68例,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知情同意。将其随机分为硝苯地平控释片组36例和盐酸贝那普利组32例,其中硝苯地平控释片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31~66岁,平均57.5岁,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肾病19例、狼疮性肾病3例、慢性肾小球肾病6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盐酸贝那普利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35~63岁,平均56.4岁,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肾病1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7例、慢性肾盂肾炎11例。高血压诊断符合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2],即收缩压(SBP)≥140 mm 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并排除收缩压(SBP)≥180 mm Hg和(或)舒张压(DBP)>110 mm Hg。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发病原因、透析频率、现有的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硝苯地平控释片组在原常规透析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初始剂量为30 mg/d,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调整硝苯地平控释片的用量,本组研究对象最大服药量为30 mg/次,1 d 2次,持续4周。盐酸贝那普利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10 mg/d,最大服用剂量为10 mg/次,1 d 2次,持续4周。
1.3 观察项目和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坐位安静休息5 min后测量上臂血压,每天测量3次,观察及记录服药前3 d及服药后4周内的血压变化。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严格执行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治疗标准,排除因药物的相互影响、进食、情绪、活动及测量等人为因素的干预。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断
显效:血压控制在130~140/80~90 mm Hg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30 mm 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1];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对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完成情况
硝苯地平控释片组36例及盐酸贝那普利组32例患者全部完成研究疗程,其中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次、1次/d的患者共29例,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次、2次/d的患者共7例;口服盐酸贝那普利10 mg/次、1次/d的患者共27例,口服盐酸贝那普利10 mg/次、2次/d的患者5例。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患者在治疗周期中出现不良反应2例,其中1例出现轻度头痛、1例出现轻度面红,均可坚持完成研究疗程,本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盐酸贝那普利组出现干咳1例,本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
2.2 治疗效果
2.2.1 两组降压效果比较 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显著高于盐酸贝那普利组(P < 0.01),见表1。
2.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两组血压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硝苯地平控释片组降压差显著高于盐酸贝那普利组降压差,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功能无显著变化。
3 讨论
肾实质性高血压是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发病率仅次于原发性高血压。当肾脏发生实质性病变,尤其是肾功能不全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容易导致水钠潴留引发血容量增高,同时还导致一系列神经体液因素失调,使血管阻力和(或)血容量增加引致高血压的发生。高血压除了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以外,还加速肾脏损害进展[3],良好地控制血压有利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延长其生存期。虽然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多种,但高血容量仍被认为是主要的作用因素,约50%的血液透析患者其高血压在一定程度上为容量依赖性,这些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较低或正常,尿毒症患者由于少尿或无尿致体内水钠潴留,可交换钠增多,细胞外液容量扩张,心输出量增加,继而外周血管阻力升高,从而发生高血压。硝苯地平控释片是1,4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能减少钙离子经过慢钙通道进入细胞,作用于外周阻力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增加血管的血流量,提高器官的供氧量,通过减少动脉平滑肌的张力而降低已增加了的外周阻力(减少氧需求量)和血压,能有效保护肾功能。目前临床上降压所采用的药物主要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ACEI)、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硝酸脂类降压药等[4-5],而钙通道阻滞剂近几年来在肾脏病治疗领域广泛应用,此类药物除了可减轻左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外,还具有延缓动脉硬化和改善糖耐量的作用,而且不影响血脂、甲状旁腺及维生素D的代谢[6]。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肾素活性通常处于高水平,一般认为是由于脱水引起肾动脉灌注压下降,刺激球旁细胞致肾素分泌增加。另外,正常情况下,水钠潴留可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活性下降,但有部分尿毒症患者却存在着容量-肾素失衡,即RAS活性不适当地增强,其中血管紧张素Ⅱ(AⅡ),通过直接收缩血管以及对中枢和动脉交感神经的兴奋作用等机制[7],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并通过直接作用及刺激醛固酮合成的间接作用,增加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从而产生钠潴留、容量扩张、心搏出量增加致血压升高。短期或长期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都能增加钠和水的排出,所以对于水钠潴留导致高血压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降压效果尤其显著。
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通过膜调控的推拉渗透泵原理,使药物以零级速率释放,且不受胃肠道蠕动和pH值的影响,口服后6~12 h达到高值稳定水平,多剂量给药后相对恒定的血液浓度得到维持,给药期间24 h血药深度峰谷波动很少,硝苯地平控释片能够在24 h内持续、平稳地控制血压,不激活心率,不增加儿茶酚胺水平,不良反应明显减少[8]。硝苯地平口服后主要以肝脏排泄,所以服药不影响肾功能,血液透析(HD)、高流量血液透析(HFD)及高流量血液透析滤过(HDF)也不能排出硝苯地平。与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相比,服用ACEI类药物可以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减少由于血管紧张素Ⅱ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即血管收缩和生成醛固酮,减少因血管舒张而导致的反射感神经兴奋性心率加快,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盐酸贝那普利的药物分子量为460.96,低于1 000,所以在常规血液透析时更容易弥散[1],故其体现在血液透析伴有高血压患者身上的降压效果未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效果理想。使用长效钙拮抗剂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使血液透析患者血压保持在平稳状态下,通过降低BPV来改善靶器官的损害,达到保护靶器官的目的[9]。所以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是治疗血液透析伴有高血压患者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 王质刚. 血液净化学[M]. 3版.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90,1367-1368.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3] 王海燕. 肾脏病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31-1632.
[4] 张敏,韦真理,唐开奖. 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毒素清除及自主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J]. 广东医学,2010,31(22):2943-2944. [5] 薛志强. 肾性高血压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4):1845-1846.
[6] 潘慧娟,霍光,镡秋彧. 拜新同和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 实用心肺脑血管病杂志,2007,15(4):296-297.
[7] 顾勇,金晓红,牛建英. 肾性高血压的治疗进展[J]. 临床肾脏病杂志,2009,9(12):537-538.
[8] 李小红,李芳. 拜新同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医药与保健,2010,18(4):95-96.
[9] 刘茜. 拜新同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微量尿蛋白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1,22(3):80-82.
(收稿日期:2012-10-25 本文编辑:郭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