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新闻传播的审美性及其实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新闻传播的审美性及其实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优秀的新闻传播是具备审美性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尊重新闻传播的基本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从新闻素材的发现和新闻文本组织、实现对大众审美的尊重和超越等方面,推动新闻审美传播的实现。

关键词:新闻传播 审美 实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178-02

优秀的新闻传播应该是有效的,为接受主体所喜闻乐见并产生共鸣的,并且能够使接受主体得以净化和升华,也就是说,优秀的新闻传播应该是审美的。这也是新闻能够走向更深入、更广泛地传播的必然途径,当然也是实现每个新闻工作者内在追求的必然途径。

1 新闻传播的审美性

一般而言,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起码应该包括如下要素:传播客体(新闻事件),传播主体(新闻工作者),接受客体(新闻文本),接受主体(社会大众)。而在这整个环节中,美的需要和美的表现无处无时不在。离开了别具一格的美,新闻传播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或者彻底失效。

1.1 接受主体的审美性

当前我们的生活已经被空前的艺术化。我们生活的环境在逐渐被美化,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将加速这一美化进程,进一步扩大审美主体的范围。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及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社会大众对个性美的追求,使个性化的装饰和表演逐渐变得司空见惯,社会大众在被呼吁加强自我展示和表演的同时,社会生活参与度和对社会多样性的包容度越来越大。“它们从个人的外表延伸到城市和公共场所,从经济延伸到生态学[1]”。同时,随着社会流动的更加频繁和社会生活广度深度的拓展,审美,已经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大众每天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做着各种各样的审美判断。因为社会大众无时无刻不在体验和感受着美,他们对于美的评判水准越来越高,甚至越来越挑剔,或者说,社会大众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只有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符合他们审美经验的新闻,才有可能进入他们的接受视野,得到有效传播。因此,新闻事件的选择,本身就是对社会大众审美趣味判断基础上产生的。传播媒体的定位,也是基于对预设接受对象审美趣味进行判断的基础之上。只有把握住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新闻和传播媒体才能意气风发,在真正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分一杯羹。

1.2 传播主体的审美性

新闻工作者也是社会大众中的一员,有着自己的审美趣味,同时,因为是新闻工作者,又需要判断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还肩负着引导形成健康审美倾向的职责。作为新闻传播的驱动者,新闻工作者的关键素质之一就是敏锐的审美嗅觉及对审美趋势的合理判断,他们要遵循普遍的认知规律传播真事实,也必然会在对事实的描述中自觉或不自觉的融入自己的审美认知,进而产生能够与接受主体产生共鸣的审美能量。这正是衡量一位新闻工作者优秀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

1.3 接受客体的审美性

尽管审美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与特定的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但无论什么时候的审美变化,都有一个明确的价值指向,而且,这种价值指向,往往是趋同的。也就是说,不管人类处于那一个时代,审美的趋向都是向真向善向美,都是在审视人类本身所应该具有价值和这种价值实现的方式,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生命体验,如执着、超越、回归等生命认知。这,正是接受客体―― 新闻文本―― 所应该追求的表现内涵。新闻文本与文学文本在这一点上具备共同的审美要求。在新闻传播中,真正能够打动人心、产生较大影响的,还是能够触动人的内心深处那些或明或昧的情感追求和生命体验的作品,正像孔子的《论语》具有普世价值,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对于个人生命悲剧意识的表达一样,具有引导社会、个人价值建立和直指人心深处生命体验的作品,才会超越时空限制,获得永恒的生命和价值。

所以,审美是存在于新闻传播的每一个环节之中的,二者不可分割。

2 新闻传播审美性的实现

毫无疑问,新闻传播对于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生命态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网络和移动媒体设备的普及以及各种传播的无孔不入,使很多情况下的传播已经失去了控制,这种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在当今时代,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习惯于开着电脑,上着QQ,手机上网,掌握实时咨讯,新闻传播便充斥于人们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处。因此,关注新闻传播的审美性,实现新闻的审美传播十分必须且紧迫。

2.1 尊重新闻传播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众所周知,新闻传播的基本特点主要指其真实性、客观性、新颖性和时效性,这是新闻传播区别于其它精神文化产品的基本个性。新闻传播审美的实现,应该建立在尊重这些基本特点的基础之上。新闻审美传播所讨论的,依然是“谁在传播、为谁传播、传播什么、怎样传播”和“传播的效果”等基本问题。针对这些基本问题,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应该秉承“三化观”,即新闻传播定位的“中国化”,传播内容、方式的“时代化”和传播对象、行为“大众化”[2]。为此,新闻传播者要做好社会的守望者和新闻传播的把关人,以发展的观念,把握新闻传播的人民性,推动新闻审美传播的发展。

2.2 新闻素材的发现和文本组织实现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要求,不是指任何一个新闻和任何一次新闻传播,都要向镜子一样反映社会事件和人物。新闻传播是有取舍、有重点的,不是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事件和人物都能成为新闻。新闻传播的形成,首先依赖于新闻工作者依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标准,主动地、有选择地发现和发掘生活中有价值的事件和人物。这是实现新闻传播的第一步。因此,新闻传播的主体对于新闻的审美传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此新闻工作者首先应该增强自己审美经验和审美判断能力,通过学习和实际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这是实现新闻审美传播的前提。

对于取舍后的新闻素材,新闻工作者还应该以独到的组织技术,创作出具有美的形式和内容的新闻文本,这是实现新闻审美传播的桥梁。只有受众接受并喜欢,新闻传播的审美性才能够显现出来。为此,在文本组织技术层面,新闻工作者也应该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指导思想,把握当今时代中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总结时下最为社会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分析畅销书籍、杂志和优秀新闻文本的语言组织技术和风格,这是新闻工作者提升新闻传播审美性的有效路径。

2.3 对大众审美的尊重和超越

新闻的审美传播,首先是新闻的有效传播,即能为接受主体接受。其次是新闻传播被接受主体接受之后的效果,即能否引起接受主体的共鸣,促进他们的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因此,新闻工作者对于社会大众这一接受主体的审美需求,既要尊重,还要超越,实现新闻传播的精神文化引领价值,这既是新闻传播的审美性内涵,也是其区别于低俗传播内容的重要指标。

要尊重大众的审美需求,首先就要了解当今大众对新闻传播的审美需求是什么。经济的发展和时代文化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审美的多元化发展,审美也逐渐由一个专业词汇走向大众,其在是个会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审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经常发生的现象,人们的审美越来越个性化。审美本身的大众化与个性化,同时也给新闻传播的审美价值带来挑战,并且随着中国大众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大众对新闻传播审美价值的鉴赏能力将会不断提高,这种审美鉴赏将会更广泛的涉及到新闻传播的每一个环节和方面,比如新闻的质量、新闻文本本身的质量、传播的媒介和方式,甚至连接受主体对新闻传播的反馈(如:网络新闻读者的回复)等也都会成为审美鉴赏的对象。因此,新闻审美传播已经不仅仅是实现信息的传播,更是一种审美价值的传播,一种即时性很强的审美价值引导。

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流行的大众审美将显现出对新闻审美传播更大的影响。网络开始迅速覆盖和占领了人们生活和交往的所有领域。每个人都在接受新闻传播的影响,同时,每个人又在创造新闻传播的内涵和方式,并且逐渐呈现出更大的力量。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新闻传播的接受主体已经不再是较为单纯的接受,他们已经变得复杂,有时也会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或者次主体,用他们的言语、思维等影响新闻工作者的创造和传播。比如网络流行语“给力”、“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杯具”等等曾经的网络流行语频频见诸报端,就是一个明证。新闻的审美传播在改变大众,大众的审美传播也在影响新闻的审美传播。

要做到对大众审美的超越,即实现新闻传播的精神文化引领价值,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把握、吸收大众审美的基础上,去思考那些可以跨越时空恒久流传的审美价值,也就是那些向真向善向美的,人类本身所应该具有的价值,这种价值实现的方式和由此所带来的生命体验,并将之恰如其分的融入到自己的新闻作品中。对大众审美的尊重和超越,都是可以培养和训练的。文学、哲学、史学的经典以及新闻传播的经典,都为我们把握人类社会经久弥新的美学价值提供了学习认知范例。网络,为我们链接大众审美提供了最为便捷的途径。关注经典,关注网络,是新闻工作者实现对大众审美的尊重和超越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新闻审美传播的方式。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社会物质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社会的精神文化层面却没有取得对应的发展,虽说原因是多样的,但毫无疑问,新闻传播对于精神文化引领的不够重视,导致新闻审美传播效能的低下,应该是原因之一,应该引起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反思。而且,社会公众的接受能力、批判能力在不断的提高,新闻传播如何紧跟时代特点,走进社会公众心中,已经成为一个鲜明的时代课题。要想实现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的目标,我们必须不断提升新闻传播的品质,既要寻求社会大众的认同,发扬真善美,更要在此基础上肩担新闻传播工作者的职业责任,使社会思想自由而有序的传播,最终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09.

[2] 彭立.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三化观”[J].新闻研究导刊,2012,12(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