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路线图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路线图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国际社会对建立全球性会计准则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也在积极地朝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方向努力。具体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于我国的意义以及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19-02

2010年4月2日,财政部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表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经进入后续趋同和发展阶段。我国会计准则趋同的进展可追溯到上世纪90 年代,我国财政部和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展开了密切合作。从2005 年11月8日签署《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联合声明》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财政部建立了持续趋同机制,2006 年2 月财政部一揽子了39 项会计准则(1 项基本准则和38 项具体准则),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国际社会认为我国会计标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上的趋同。

1 会计准则趋同概述

随着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对国际会计准则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以指导会计实务时,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提高各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和交易成本。2001 年4 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并在其目标中明确了会计国际趋同的概念,指出要在准则制定的层面实现趋同以达到会计国际协调的状态,即通过一定的途径寻求出共同认可的一致内容,促进国际协调,促使各国会计准则向某套基准会计准则靠拢或与某套基准会计准则相似,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

趋同不等于相同,不是全盘接受,是进一步协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经济环境、法律制度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我国必须坚持“尽力趋同、允许差异、积极创新”的原则,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

2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于中国的意义

2.1 有利于优化我国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据统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目前已经累计吸引外资超过9000亿元。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顺应了资本市场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为全球投资者提供透明可比的财务信息,降低交易成本,进一步加强国际投资者的信心。

2.2 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在国际贸易中,会计信息作为贸易双方沟通的重要媒介,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直接影响中贸易活动的正常开展。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偏高,而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已成为限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其他国家借口指责中国没有建立国际标准的会计准则,运用反倾销等手段进行贸易保护,使得中国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会计准则国际化可以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为企业在国际贸易往来中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持,化解贸易争端,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3 有利于国内企业进行海外融资,拓展国际业务

中国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走向国外, 到境外发行股票、债券、兼并收购、投资设厂等,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可以降低筹资成本、降低经营风险、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拓宽发展空间。

3 我国会计准则趋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中,在市场发育、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障碍。

3.1 我国公允价值难以可靠计量

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还比较短,市场发育尚未完善,缺乏充分的市场竞争,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不是十分规范,公允价值难于形成,特别是国有企业相互之间的交易比较多,交易可能不是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之上。另外有些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中分离出来的,它们之间存在众多关联交易,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可能性很大。我国资本市场起步也比较晚, 规模相对较小。此外,其他要素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如货币市场、外币市场。

3.2 中国法律环境制约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目前中国法律环境与国际会计准则应用所要求的法律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企业业绩评价和考核为例,根据我国公司法和相关证券法规的规定,公司发行新股, 必须在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申请增发新股,必须达到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的标准, 而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10%;公司上市后,如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将暂停交易, 暂停上市后第一个半年公司没有扭亏为盈,将被处以退市,如果公司实现盈利, 则可以按程序申请恢复上市。这些规定都非常关注利润指标,形成了利润至上的法律环境。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重点是全面收益表,由此信息使用者可以获得综合收益信息,不再仅仅倚靠利润表。由于我国现行许多法律法规都把净利润作为基础指标衡量业绩,要在收益确认上引入全面收益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或一致,还存在着障碍。

3.3 我国资本市场中缺乏会计信息真正的需求者

一般来说,会计信息的需求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会计师事务所,但在我国这些需求主体并不是真正基于市场产生的。中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关注程度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尚存差距。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是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分为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流通股三类, 国有股和法人股所占的份额较大,且不能在资本市场上流通,这些相关股东对披露的会计信息关注度比较低。社会公众等投资者则是一些较为离散的小股东,而他们往往缺乏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也很少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投资。

3.4 公司治理结构还比较薄弱

我国目前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会计系统隶属于公司体系内部, 必然受到公司治理的影响。当企业组织不完善,外部监管不到位,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时, 内部人可能会利用会计系统来欺骗股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或者谋求私利。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使会计准则得到有效执行,防范舞弊行为。

3.5 缺乏熟悉和掌握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的人才

从会计准则的执行者角度来看,会计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缺乏熟悉和掌握国际市场规则和惯例的人才。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成为制约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趋同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近年来会计准则和制度变化较快,会计人员对新准则不熟悉、不适应,致使会计准则在执行中大打折扣。另外,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分部门、分行业、分所有制的会计制度, 形成了一定的“割据”局面。会计人员也由此形成了比较定性的会计思维,对其他行业的基本业务不熟悉。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为1200万,培训费用对各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4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应采取的措施

会计准则并不是一种纯客观的技术性规范,是具有经济后果的,会计准则实质上是各国利益的博弈。我国如何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主动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主动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我国作为经济转轨国家,存在一些特殊经济交易事项和会计问题,我们就应该积极争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对我国处理的认可,将我国特有且高效的会计处理技术和方法加以归纳、总结和推广,将我国的会计思想渗透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中去,这样可以减少我国会计制度的转换成本。同时我们应该抓住IASB 会议的开放机制,积极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尽量争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中的席位,提高我们的发言权。除此之外,我们应该联合那些与我国经济背景相似、发展水平相当、具有相似特征的国家开展区域间沟通和合作,并就有关问题达成共识以获得各方面的支持,逐步改变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力量对比格局,扩大国际影响力。

4.2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趋同问题的研究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广大会计工作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较少参与财政部组织的各种关于会计准则制定的活动,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会计工作者的参与意识,动员我们学术界、教育界、实务界的专家人士,共同参与到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中,集合众人的智慧,比如拓宽财政部与会计工作者之间的沟通渠道,无论是获取信息,还是反馈意见,都应该更便捷,这样能增强准则制定的广泛代表性,节省准则的执行成本。

4.3 强化会计监管,确保会计标准的实施效果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 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计准则很重要, 但会计标准的有效贯彻与执行同样十分重要。在这一点上, 我们要严格按照《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完善各项会计监管机制的建设,强化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会计监督制度, 发挥会计监督三位一体的整体功效。通过制定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管理层的约束机制,加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在外部监督方面,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对企业信息披露加强管理与监督,加强对信息披露的透明、公开和可比性等方面的监管,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督和管理,使其能够诚实守信地开展审计工作,真正起到外部审计对准则实际执行情况的监督作用,提高审计质量。同时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增加违法成本,以真正起到惩戒作用。

4.4 加强我国会计队伍建设,培养高级会计人才

一支高质量的会计队伍是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会计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端会计人才缺口很大,国际知名的会计学专家比较少。IASB成员的任职资格条件是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背景,因此我国必须尽快培养出符合条件的高级复合型会计人才。我们要积极推行会计教育国际化,努力推进会计学历教育与后续教育,培养一大批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会计人才。在学历教育方面,以国际会计准则为教学重要内容,同时结合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采用案例教学等形式丰富的会计教学手段,培养高起点的国际会计人才;在后续教育方面,与国际会计教育接轨,大力引进ACCA等国际会计师资格考试,完善我国会计资格考试制度,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孟永峰,张双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经济后果研究[J].财会通讯,2009,(1).

[2]路晓燕,魏明海.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中国的角色和贡献[J].当代财经,2009,(11).

[3]刘玉廷.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架构、趋同与等效[J].会计研究,2007,(3).

[4]邓淑萍.中国对于国际会计协调的基本态度与所面临的问题[J].会计研究,2004,(1).

[5]朱星文.会计国际趋同研究中的中国视角[J].当代财经,2009,(2).

[6]曲晓辉、陈瑜.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利益关系分析[J].会计研究,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