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护理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62例糖尿病脑血管病患者,多发生于糖尿病史长,血糖控制不理想,合并高黏血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的中老年患者,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因此除做好饮食护理、预防感染外,还要及时监测血糖、尿糖,防止低血糖反应,避免加重脑组织损伤。

[关键词] 糖尿病;脑血管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b)-055-01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多发生于糖尿病史长,血糖控制不理想,合并症多的中老年患者,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因几种疾病同时存在,在积极治疗脑血管病的同时,及时监测血糖、控制血糖及做好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也是至关重要的。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5月共收治糖尿患者387例,其中合并脑血管病62例,占糖尿病住院人数的16%。62例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其中男性48例,女性14例,年龄45~72岁,平均64.5岁。空腹血糖9.3~11.4 mmol/L者14例,>11.4 mmol/L者32例。糖尿病史<5年者8例,5~10年者15例,>10年者25例。脑血管为首发症状者6例,有高血压病史者32例,死亡4例。

脑血管病全部经过CT确诊,62例中脑梗死8例,多发性脑梗死44例,腔隙性脑梗死7例,脑出血3例。

2 护理体会

2.1 饮食护理

糖尿病性脑血管患者的饮食应遵循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同时应根据病情及个体需要,准确计算患者对蛋白质、脂肪、糖的需要量及餐次,制定该患者的饮食食谱。对昏迷患者应胃管注入流质饮食,流质饮食中应加菜泥或菜汁。如胃管内注入不能达到每日总热量时,可增加静脉液体入量。对神志清楚患者,应给予高纤维素饮食,防止便秘,并有利于控制血糖。对患者及家属做好饮食指导,告之注射胰岛素后及时进餐是尤为重要的。

2.2 应用降压药物的护理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对降低脑血管并发症的复发率及改善脑组织供血有重要作用。护士应注意以下护理要点:①按时测心率、脉率,注意观察有无脉搏短绌。②每日测血压2次,必要时6 h测1次血压。除观察降压药物的作用外,还要防止发生低血压。③应用降压药物后应卧床休息,如需坐起或站立,护士应扶持患者并严密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变化,防止因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性低血压。

2.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3.1 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皮肤黏膜脆弱,易发生糖尿病大疱及黏膜溃疡,每次给患者翻身及黏膜护理时都应注意有无上述病变。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压疮形成,特别危重的患者及早应用医用气垫预防。同时要注意对注射部位进行护理,避免长时间注射胰岛素而引起感染。

2.3.2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对昏迷患者要及时将口腔内分泌物吸出,并取侧卧位,以利于分泌物从口角流出。患者每日2次做好口腔护理,清醒患者做好口腔清洁的指导工作。

2.3.3 大小便的护理对昏迷、瘫痪患者大小便失禁,做好护理十分重要。避免大便干燥,防止引起高颅压、再出血。但也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引起腹泻,每次便后要清洁干净。每日早、晚2次做好会护理。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定时做好膀胱冲洗,以防引起泌尿系感染。

2.4 功能锻炼

积极加强功能锻炼,对肢体进行按摩,力度适中,幅度从小到大,先大关节后小关节,速度要缓慢,动作要轻柔,先坐起,然后下床、扶持站立,最后行走,循序渐进。

2.5 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低血糖对患者中枢神经的损害更重要。防止发生低血糖反应,是使糖尿病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的主要措施之一。护理要点:①按医嘱注射胰岛素,剂量准确,皮下注射30 min后一定要进餐;②及时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剂量;③使用降糖药物后护士应巡视病房,凡患者出现心慌、头晕、多汗、面色苍白甚至昏迷等低血糖表现时应立即测血糖,及时通知医师纠正低血糖。

2.6 心理护理

脑血管病合并糖尿病恢复期的患者,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患者多表现焦虑、易怒、心理负担重,部分患者失去生活的信心,认为生活没有意义。部分患者担心今后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工作。因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知识层次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耐心细致讲解疾病的知识和疾病的预后,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指导患者培养个人兴趣或爱好,为疾病的康复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温玉平,柴燕,王芳.糖尿病合并脑血管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3,6:18-19.

[2]张晓艳.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护理[J].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2,5(2):85-86

(收稿日期:2007-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