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课堂创新教学是教育创新的核心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课堂创新教学是教育创新的核心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加快面向21世纪的学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强化素质教育教育,使学生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掌握最新的专门知识,参与知识创新活动,学会学习和研究问题的本领,培养和锻炼创新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教师;学生;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120-02

创新能力要求既继承前人又要求有所突破,不断开拓新境界,这是做事的精髓。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科学、创新的统一,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的一代新人,既会做事,又会做学问,更会做人,这是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这种要求反映出时代对人格、文化、创造力的完整追求,是我们教育培养的人才目标的理想所在。

一、创设教学中的宽松环境,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

按照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创造力只能培养不能传授,创造力的表现和发展,需要一个适宜其生长的宽松、民主、自由的环境,只有这样的环境才会容许乃至鼓励与众不同的多样性,标新立异的独特性。于是创新教育下教师的观念和实践也势必发生重大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形成现代学生观,师生之间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并努力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已有的科学研究证实,学生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学生的智能水平并不是先天决定的。每个学生都会在某一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创造性,但这些创造性如果没有合适的环境就有可能被扼杀。那么这种宽松的环境来自哪里呢?

(一)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并真正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目前,青少年受教育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学校的课堂教育。虽然学生主体性教育思想推广已久,但在参与教育活动的权利等方面,学生依旧是人数最多的弱势群体。学生真正参与的机会并不多。要真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首先,课堂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自由,也即课堂上学生个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最主要特征,也是学生个性化培养中的重点部分。其次,给学生充分的探究自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自由地思考,让学生呈现出一种主动参与的自由状态,并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体验和尝试创新中学习,只要学生课上的活动没有完全偏离了方向,教师不必去干涉学生的探究活动,老师的任务是多看、多听、多感受,同时鼓励那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新观点、新行为,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和氛围。

(二)大量的情感投入。教学工作是学生和教师知识上的交流,也是学生与教师情感上的沟通,学效的课堂情境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首先,教师应该有饱满的工作激情,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激励学生刻苦钻研,坚强的意志吕质和良好的情绪特征。有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使自己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接近或相容,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能通过感情、精神、语言、能力等感染学生。其次,教学中应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促进和启发学生思维,在心理上和学生更接近,打破那种教师学学在上讲,学生在下用笔记的旧课堂模式,以师生情感和共振创造学效的课堂效率。

二、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

知识对于创造有着巨大的作用,对于创造来说,功能单位的信息含量越大越好。因为,人的思维是从一个知识单位到另一个知识单位的流动,知识单位越大,思维的跨度就越大,思维的跳跃性就越强,创造的可能性就越学。而目前大部分老师只是死死的抠住课本上的一点点知识,要学生就这一点点反复地记忆,运算,使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程度好的学生就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学生的知识面窄,知识单一,在学习中的创造性越低。所以,现在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之外,更多的应该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教师在这种教给知识还是教给学生方法的转变过程中担当的角色也和从前不同。但是我们的学生最重要的获取知识的途径还停留在课堂学习中,大量的学生还把课堂知识作为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一)教师本身要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原来在学校学的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或者已经落后,大量新的知识新的教育信息不断地涌入校园,时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补充精神营养,时时充电,大量学习掌握新知识,新信息,而且应当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要求每个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从知识产生的角度讲,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科研应当成为教学的一部分,并且应当走在教学的前头,主动地从学科中找课题,去创新,去突破,经过艰苦的科研,才能更好地去释疑,解惑,进一步加强对科学知识的全面深刻的认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最鲜活的知识,激励学生去主动学习,积极进取,勤奋钻研,获取大量知识。

(二)帮助学生去获取信息和搜集材料。除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报刊书籍、电脑网络等媒介,获取更大量的知识信息,并指导他们去判断是非,帮助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学生无疑是走在知识和信息的最前端,拥有最大的知识功能单位,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创新教育离不开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做为学校来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是当今教育义不容辞的任务。但人的创造活动归根结底要通过思维来完成的,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尤其是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在哪些地方,教师应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思维视野的广阔性和灵活变通。表现在思维的无拘无束,它可以如脱僵野马,在无限丰饶的信息原野上左右奔突,上下求索。也可以在缜密思维的智慧花园中漫步。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想象力丰富,知识丰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死搬硬套。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拘泥于课堂上老师传授的一点知识,而要在此知识的基础上放开思维视角,灵活动用知识,多角度多侧面思考分析问题。

(二)思维的独特性和批判性。有独特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看问题,分析甚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别的同学有很多不同之处。有时从别人习以为常的地方发现问题,甚至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提出质疑。对过时的传统,错误的定论,从不盲从,也不听任,进而进行批判。批判性思维品质是最可宝贵的一种品质,也是我国人从学生到成人最为缺乏的一种思维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和独特的问题给予释疑和鼓励,只要不是过分钻牛角尖或者提出的是毫无价值的问题都要给予肯定或者赞赏。用心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也是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良好途径。

四、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从创新教育的实质看,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开创性个性为培养目标,以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为基础,以提升个性生命质量为宗旨,全面提学民族素质和竞争力的教育,美国儿童的个性化教育使儿童的个性发展处在教育的中心地位,他们强调学生的表现力、主动性、创造性等的培养,并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应该借鉴。在我国,学生的发展往往受到教师、教科书、教学过程的影响很大,教科书多年一成不变,教师多年墨守陈规,教学过程死板的现象很严重,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没有条件去实践动手,有时甚至不敢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或许是正确的观点,所有这些都影响了学生个性化的养成,对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学校内部的创新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开创性的个性,通过开创性个性的培养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开创性个性呢?除了创造开放性的教学氛围外,主要的还是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进取,大胆开拓,迎难而上,勇于探索新的领域新的知识,渴求知识,以一种执着的精神去追求。

(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但一个共同点是通过实践去发现,通过实践去探索和创新。最终完成创新教育的任务。(上接第119页)培养的人达到什么质量的问题。通过社会需求调查和职业分析,旅游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

(1)素质结构

职业道德方面: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勤奋好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身体素质方面:掌握现代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文体特长;身体健康、健美,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

心理素质方面:具有教育部《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所规定的要求,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健全的意志品质;具有理智、真诚、坦荡的性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2)知识结构

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外语基本知识、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旅游管理基本知识。

(3)能力结构

职业核心能力:导游服务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旅游景区管理能力、旅游市场开发能力。

行业通用能力:自学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商务写作能力、英语和韩语交流能力、创新能力。

3、主要职业证书

(1)基本职业证书:全国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合格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2)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下列职业资格证书中的1-2种)导游职业资格证书;中级餐饮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中级客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茶艺师资格证书;人力资源师职业资格证书。

4、主要就业面向

(1)旅行社管理方向:旅行社导游服务岗位或旅游景点导游服务岗位;旅行社或旅游景区业务管理岗位;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

(2)酒店管理方向: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或客房服务与管理岗位;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岗位;酒店康乐服务与管理或人事管理岗位。

(二)目标

我国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较高素质水平的,能够适应时代需要,在各类旅游企业从事服务或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围绕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今后我国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方向是:

1、以培养综合能力为本位,强调课程设置的职业性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包括为完成职业岗位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全部内容。比如,在设置外语课程时,可以减少甚至不开一般的大学英语,而代之以旅游英语;再比如可以开设旅游文学课程来代替通行的大学语文总之,只有在课程设置上突出职业性,才能体现出中职旅游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来。

2、更新课程内容,反映行业新应用,实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改革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更新课程内容,使课程的内容能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实现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化的基本保证。如开设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等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课程。

3、服务地方旅游,增强课程设置的区域性

我国旅游中职教育主要是依托地方初中学校来举办的,学生的来源和取向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质。加之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各中职校应当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适当增加符合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要求和反映地区或区域旅游资源特征的教学内容,设置有关地方或区域性的旅游资源课程。有很多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希望本专业的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时能够比较熟悉本地区的旅游资源特征、旅游企业经营的基本状况等。

三、结语

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课程在任何一种教育体系中都处于核心地位,它决定了学校如何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因此,各级学校必须作更加深入、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实现中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为旅游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作出贡献。

本文系湖北省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谢红,女,武汉工业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毛哲,男,武汉工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