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沈顺年:“经编同样可以成为高新产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说起马桥,就不得不说马桥街道党委书记兼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沈顺年。正是在他的带领下,短短十年时间,就让海宁经编产业后来居上,从小到大、从乡镇工业园到省级开发区,并一举崛起为全球最大的经编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代表了中国经编制造的最高水平――马桥经编业发展速度之快,层次之高,被纺织界同行惊叹为“马桥奇迹”。
2010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国纺织创新年会上,作为产业集群的代表,沈顺年再次成为业界追逐的焦点。
马桥,曾经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江南小镇,面积约4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万。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里还是一个以种桑养蚕为主业的农业镇,与周边一大批先后成长起来的经济强镇相比,当时的马桥镇(现称马桥街道)并不显眼。
1997年,沈顺年上任马桥镇党委书记,此时的他备感压力,因为马桥镇的经济若是再照此发展下去,将会沦为周边市镇的笑柄。于是,沈顺年一上任就确定了“马桥经济要以工业经济发展为主体”的发展路线,但具体以何种产业为先导呢?为了确定发展方向,沈顺年带着领导班子挨家挨户地走访调查。
“眼光是要靠跑出来的。那时侯跑得最多的就是各大科研院校,通过与众多专家教授的接触,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中国经编产业新一轮发展高潮即将到来。如果能在高潮到来之前占据有利位置取得发展先机必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我们相信投资者也看到了这一点。” 经过上百次的走访与探讨,沈顺年坚信: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走专业化、特色化道路,坚持“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新”的发展方向。而通过走访,沈顺年敏锐地发现在自己的镇上有一家企业“锦达经编”一直发展的不错,而经过市场分析发现,上世纪八十年代,经编由欧美发达国家向中国加速转移,而发韧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海宁经编业此时也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行业虽小,但科技含量高;从事企业虽少,但竞争对手也少;投资虽大,但利润丰厚。加上一批有技术、懂市场的行业精英在此时已经具备相当高涨的创业热情,如果马桥能抓住机会,将填补中国纺织业的一块空白。
可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最终,沈顺年和班子成员一致决定将经编行业作为发展马桥经济的突破口。
“专业才能做大,特色才有生命力”。这是上任初期沈顺年对马桥经编的看法。谁都知道走特色走专业是出路,但当时薄弱的经济基础和行业基础又给沈顺年出了道难题:经编行业投入大,小企业做不了,挡死了一批落后企业。正所谓“一脉不和,周身不适。”不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马桥经编也许永远无法发展起来。此时,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沈顺年脑海中逐渐成形。
变“水到渠成”为“渠成水到”
马桥应该建立一个专门从事经编生产的工业园。经过几番“思考、、再思考”的辨证推演之后,沈顺年得出了这道难题的答案――变“水到渠成”为“渠成水到”,这在当时别人眼里无异于一个天方夜谭。
经编毕竟是个冷门的小行业,很多老百姓以为“经编就是编织袋子”。如此苍白的现状,今后它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能招来多少企业进入行业、进入园区?这些都是未知数。更令人担忧的是,当时国内还没有这样做的可供借鉴的模式,如果判断失误,不仅让大量的人力物力打了水漂,还会错过马桥乃至整个中国经编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每个人都为沈顺年的这个想法捏了一把汗,怀疑与争议也纷至沓来。“海宁人骨子里都有种‘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创业价值观,要把大家积聚起来发展似乎是不可能的,大企业担心会造成同质化竞争,对企业发展不利,有的人当时也担心这么做没有吸引力。”但沈顺年不断为自己打气,没有人做过的事并不代表不能做,马桥要走特色发展之路,就必须敢于做别人没做过的事。“不打破鸡蛋就煎不成蛋饼”,马桥经济要突破就要打破逻辑观念上的条条框框,要改变以往按部就班、零敲碎打的做法,要大刀阔斧的改革。
“做园区就好比滚雪球,”沈顺年比喻,“乡镇工业园只有走专业化道路,才能把雪捏成团,再千方百计创造比较优势,让雪团滚动起来。马桥没有什么天生优势,能够跟人比的只有三条:一是眼光;二是气魄;三是制度创新。”
沈顺年执着的个性终于换来瓜熟蒂落:2000年10月,经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海宁中国经编针织科技工业园”挂牌成立,这是浙江省级百家特色工业园区中唯一一个经编针织工业园。在园区成立之初,以沈顺年为首的园区管委会领导层就提出了“辐射全国、接轨世界,打造‘中国经编之都’”的宏伟战略目标,并邀请相关专家制定了园区二十年发展规划。至此,沈顺年带领马桥经编迈过了康庄大道前的第一道坎。
只要坚持就能让失败变成功
建园区难,让企业进园区更难,怀疑的气氛依然弥漫。沈顺年早有预感,如果不能打消这部分人的质疑,如果园区在起步阶段时无法快速扩张、壮大规模,恢宏梦想终究有天会变成空中楼阁。
为了增强企业入园的信心,沈顺年率领产业园区团队不吝巨资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路面硬化、路边绿化、路上亮化⋯⋯园区配套建设稳步完成。在制度创新上,沈顺年也想尽办法,只要投资者一入园,他就带领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投资者办理项目报批、验资、工商、税务登记等手续,统一协调电信、供电等有关职能部门,并在报关、财务管理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支持。此外,沈顺年还提出了“高起点开发、高标准建设、高效率建园、高科技助推”的“四高”开发理念,力争让经编园一起步就站在行业的制高点。“对于有眼光和气魄的投资者而言,政策优惠已不是关键,”沈顺年认为,“园区的发展关键是要寻求产业、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合理互动,通过产业集聚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更高效便捷的服务。”
很快,沈顺年的“四高”理念获得了广大投资者的高度认同,他们开始纷纷入园置地办厂。短短几年时间,经编园就已壮大规模,被国外机械制造商赞誉为“世界上高档次经编机最密集的地方”。自2000年建园伊始,经编园的发展虽艰辛可表但成绩斐然:园区企业经编的运动服面料,穿在了美国NBA队员身上;多轴向玻璃纤维织物,成为了全球最大风力发电机生产商西班牙歌美飒公司的主供应商;第26届奥运会的一半会旗均采用了园区开发生产的高档经编布;还有部分产品被用于青藏铁路、沪杭高速公路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鉴于马桥人创造的这个令人瞠目的“马桥奇迹”,2002年马桥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经编名镇”。2005年,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经编分会落户马桥经编园区,从而真正确立了马桥经编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2006年,在全国工业园区、开发区的整顿中,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依靠特色定位、扎实基础和强大潜力,从乡镇工业园区一跃成为省级开发区。而沈顺年也因为对马桥经编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接连被授予“中国纺织创新人物”、“全国纺织精神文明建设杰出人物”等荣誉。
“人在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洞察时机,在做事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如果十九次失败,到第二十次获得成功,这就叫坚持。“沈顺年总结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中的这联名句,他一直在心头默念。但他经常强调自己是个大老粗,所做的这一切都只是草根本性使然。
凡事都应具有前瞻性考虑
嘉兴学院经济学院的徐永良教授曾这样点评“马桥奇迹”――面对“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学术界很少有人能说清这背后的原因,然而,“马桥经编”的成长之路,却似乎在不经意间给了世界一个示范性解答。
沈顺年认为,要做一个新产业不难,但要把新产业做成一个长远的产业是不容易的。他经常告诫企业,不能满足于目前的成绩,要将眼光放长远,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123456”发展战略,在业内引起强烈关注――围绕打造世界经编之都的一个目标;实施区域品牌和自主创新两个工程;强化经编立园、科技兴园和人才强园三大战略;抓好建设产业促进中心、创办经编专业学校、举办全国性的经编服装设计大赛、进行园区扩容四项工作;推进加快培训中心、技术信息中心、检测中心、人才劳力市场、物流贸易中心五大平台的建设;打造魅力园区、和谐园区、创新园区、平安园区、实力园区、品牌园区六大园区。
但“马桥经编能够红几年?”沈顺年经常会自问,他清醒地意识到,20年前经编生产中心在欧美,10年前在中国台湾、韩国,现在生产中心在中国大陆,但是发达国家依然掌握着流行趋势和市场渠道,他们的竞争力并没有削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经编企业的理念还是比较落后,有时候只求卖出产品,小富即安,短时现象严重,而国外先进的经编企业则提倡做精做优,做的是百年企业。
再过10年、20年,马桥还能保持繁荣吗?带着这样的疑问,马桥经编在沈顺年的大旗挥舞下,掀起了以“自主创新”和“区域品牌”为切入点的第二次发展浪潮。在沈顺年的产业发展理论中,永远都有一个运筹帷幄的棋盘,未来的产业规划早已在他头脑中推演了无数遍,因此,他总能适时地提出成熟的见解。这一次,为了达成让“中国经编之都”成为“世界经编之都”的宏大理想,他又提出了“五年一阶段、经编三步走”的战略:第一个五年做产业集聚,量越大越好;第二个五年做产业链延伸;第三个五年围绕自主创新、品牌创建和转型升级――如此清晰的思路再次为马桥经编照亮了前程。
稳中求生存,动中求发展。但沈顺年深知“强弓易折”的道理:“做园区10年来,我最大的感触是不仅要考虑到今天、明天,还要考虑到后天,没有前瞻性的考虑,就不可能有领先一步的发展。假如我们不创新,满足现状或者故步自封,我们今天的优势就可能在明天变成劣势,在后天变成淘汰之势。”
问题总会层出不穷。比如,经编园区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存在同质化竞争,以至于产生了“成也产业集群、败也产业集群”的说法,这对园区的创业氛围是不利的。沈顺年马上意识到要引导企业走差异化竞争、完善产业链,大的龙头企业要上快车道,但是必须让出低速道给小企业,然后小企业给大企业做补充,风险共担,这才是园区良好的生态圈。
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但对于沈顺年来说,这场风暴胜似闲庭信步,因为早在2007年,沈顺年和园区领导就将“转型升级”提上日程,“一要保活命,二要保生命”,并提出“主题先行式”的发展思路――2008年以“科技、品牌、创新”为主题,2009年又以“信心、提升和发展”为主题。未雨绸缪的工作收效非常明显,当2009年金融风暴渐渐散去之时,马桥经编各项指标都完成得很好,工业总产值达到150多亿元,效益达到近几年最好成绩,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58%。
由于措施得当,几年以来,园区企业的平均产销率保持在97%左右,到目前为止,园区内没有一家经编企业转产,更没有一家经编企业出现亏损现象,甚至没有哪家企业为库存而忧心。
“品”要扎实“牌”要打响
眼下,马桥经编所面临的问题是“中间大,两头小”――中间加工环节做得很成熟了,但前道的化纤和后道的产品却没有做起来,而这两头是附加值最高的。
而在沈顺年看来,要想巩固马桥“中国经编之都”的地位,就不能放过每一个可以完善的细节。既然马桥经编要做成区域品牌,“品”就要扎实,“牌”就要打响。这一点,沈顺年比谁都清楚。
于是结合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的现状,沈顺年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生产业”概念――技术研发服务、现代物流与贸易、技术咨询服务、网络信息服务、产品检测与标准化、会展与专业市场、人才与财税服务、金融担保服务、资本服务、企业文化,在这十大方面全面建设全面出击,从研发到物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经编产业链。目前园区的整个服务平台被列为全国纺织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工程。
“前几年,我们每年都要从武汉、西安、沈阳等地引进200多名人才,然而遗憾的是,最后能真正留下来的不到四分之一。”针对人才流失的情况,沈顺年提出了“人才强园”战略,“人才引进以后留不住,我们就不能再单纯地依靠引进了。我们要为产业发展培养本地人才。”于是,他开始酝酿与本地院校合作办学的事宜,园区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设立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工贸分院,又先后在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设立“中国经编园区奖学金”,提升马桥经编在高校的知名度,激励大学生为中国经编行业发展作贡献。这正应了他那句话:“不要老把经编企业看成是传统产业,在技术革新一日千里的时代,经编同样可以成为高新产业。”
为解决土地紧张、企业发展空间受限等困难,沈顺年又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设想和建设经编总部商务区的规划,并率先投资兴建经编产业促进中心。2009年11月10日,中国经编总部商城在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隆重开业,这是全国第一个经编产品专属交易中心,它的成立标志着马桥经编园的特色产业在新时期谋求新发展的一种全新探索,更是一种推进产业转型的新途径。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沈顺年还深谙舆论宣传的重要性。马桥经编绝不做默默无闻的武林高手,有一身好功夫就要让更多人知道。为此,园区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一些影响较大的专业展览会,打出“马桥经编”的统一标志,一方面共同宣传了“马桥经编”,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逐渐依靠“马桥经编”走出了新市场。2008年,“马桥经编”被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确定为“浙江省区域名牌”。此外,园区还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承办经编设计大赛,吸引国内外数千选手参加。通过2006年-2010年在海宁、上海、北京连续举办海宁・中国经编设计大赛,“马桥经编”名声远扬。近年来,在中国纺织行业的重要活动上,到处活跃着马桥人的身影。一时间,马桥经编几乎成为中国经编的代名词。这里面付出了多少汗水,只有沈顺年自己知道。
面对马桥经编如今的成绩,沈顺年没有时间驻足,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未来。他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展方向,结合园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分别制订了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到2012年,园区生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占园区总产值的28%;到2020年,总值达到280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35%。届时,马桥将成为全国领先的经编产业集群和“世界经编之都”。沈顺年对这个规划充满信心,“中国经编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重道远。”
曾有一位媒体记者不解地问沈顺年:你花了10年时间培育了“中国经编之都”,如果你把同样的时间花在经营自己的企业上,以你的才能和人脉,也会有不错的成果,支持你一直如此投入的信念是什么?沈顺年的回答很诚恳:“我当初也是无意地走上了这条道路,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成就感已经足以支持我继续坚持下去。我一直在乡镇工作,马桥是我待的时间最长的乡镇,能够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倾注在一件事上,并做成这件事,这也是我人生的最大成就。”
“做经编梦,绘经编图,织经编网,建经编园,筑经编城”――十年前喊出的口号犹在耳边回响。“不论谁做到这个位置上,都会去做好这件事,因为不做是会后悔的。”谈到自己对马桥和中国经编业的巨大贡献,沈顺年只是一语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