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产后抑郁症65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产后抑郁症65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产后抑郁;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9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43-01

产后抑郁是一种精神健康上的疾患,全球约有10%-25%产后妇女罹患此病[1]。其主要表现为持续和严重的情绪低落以及一系列征候,诸如动力减退、失眠、悲观等。如果不进行任何治疗,会影响其照顾孩子、婚姻关系、工作表现,以及作为新母亲和她的家庭的生活质量。在极度严重病例甚至于可有自杀和杀害婴儿的想法和行为。最近的研究表明产后抑郁还可以影响新生儿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发展。本研究即是对产后抑郁6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5年-2012年,筛选我院门诊或住院产后妇女65人,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6分为研究对象。

1.2 排除 ①既往有明确精神疾患史;②曾口服激素类或含有其成分的药物。

1.3 测评 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起病时间产后3-21天,平均14天。抑郁悲伤50例,占82.85%。恐惧焦虑7例,占8.61%。自我评估低28例,占45.11%。精神运动性迟缓18例,占29.63%。睡眠差49例,占81.63%。消化道紊乱40例,占65.75%。

2.2 量表评定 6-9分为轻度产后抑郁37例,占56.9%。≥10分为中重度产后抑郁28例,占43.1%。

2.3 治疗及转归 65例产后抑郁患者中,37例轻度抑郁经心理治疗、疏导有效,转归良好。28例中重度抑郁采用心理治疗(包括认知治疗、婚姻家庭治疗)及药物治疗(适当镇静剂),疗效不佳采用赛乐特(帕罗西汀)首次10mg/天,1周后增至20mg/天治疗,持续2-3个月,最长6个月,症状改善,转归良好。1例重度抑郁转入精神科治疗,抑郁、焦虑等症状缓解,长期药物维持。

3 讨论

3.1 发病率 根据我国2005-2008年文献报道,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约5%-20%[2-3]。

3.2 定义 指产后1年内发病的所有抑郁症,但大多数产后抑郁发生在产后最初的3个月内,主要症状如情绪低落、落泪和不明原因的悲伤、兴趣缺乏、意志活动减退、思维迟缓、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减退。缺乏动力和厌烦情绪也是重要的相关症状。重症抑郁症常绝望,伴有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于错乱或昏睡状态,早醒而不能再入眠及日益严重的自杀念头是重度抑郁症的表现[4]。

3.3 发病机制 目前一般都认为激素的变化,特别是雌、孕激素的突然下降、失衡可能是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但其确切原因尚未阐明。根据我国近年的调查,心理因素起重大作用,包括社会因素方面、生物因素方面等。

3.4 诊断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诊断需依据症状发生的数量和持续时间,症状可参考抑郁症的表述:情绪低落、哭泣、原因不明的悲伤、易被激怒,莫名的焦虑、无力、厌倦,有时伴有食欲差、睡眠差。

目前常用产后抑郁症自我评价量表是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

3.5 治疗 绝大多数产后抑郁症患者无需住院、可在院外治疗,措施包括:①心理治疗如心理支持、咨询、社会干预。通过心理咨询,解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如婚姻关系紧张、想生男孩却生女孩、既往有精神障碍史等)。很多妇女担心患产后抑郁后会发疯或久病不愈,对于她们进行产后抗抑郁的常识、原因和预后的教育很重要。应让患者有足够的时间倾诉她们存在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苦恼。及时发现导致抑郁的潜在的心理社会问题也很重要。对于照顾小孩有困难的妇女可从咨询助产士或其他有经验的人中得到帮助。首先要了解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潜在心理因素,例如社会关系、经济关系等。心理治疗是最恰当的家庭治疗模式,这种模式治疗比药物更为有效,且可明显降低复发率。②药物治疗(抑郁药物的应用)。当产后抑郁经长期心理治疗无效,甚至发展到中或重度时可用抗抑制剂,应尽量选用不进入乳汁的抗抑郁药,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为宜。以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使用较多,其疗效较三环类抑制剂佳且耐受性较好、副反应小。服用上述药物至少要3周至2个月方可奏效,疗程至少半年。对哺乳妇女的药物治疗,需作利弊权衡。更多的资料表明去甲替林和舍曲林对哺乳妇更为安全。

产后抑郁症患者预后良好,约70%患者于1年内治愈,极少数患者持续1年以上。再次妊娠复发率约20%。其下一代认知能力受一定影响[5]。

总之,因为研究发现90%的产妇在产前已长期存在抑郁,干预措施包括完善的产前检查、孕妇学校、导乐分娩、产后上门服务、支持作用、丈夫及家庭的积极评价等均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0-642.

[2] 狄江丽,赵更力,周敏,等.产褥期抑郁情绪后前瞻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2):253-256.

[3] 胡跃华,杜山鹏,李珍,等.家庭与情绪因素对产褥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7,18[4]:202-204.

[4] 戴钟美.抑郁症和产后抑郁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8):563-565.

[5]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