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梯形中解题方法指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梯形中解题方法指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八年级学生学习几何常凭一时兴趣,随着难度的加大,内容的增多,解题常感到困难。在梯形的教学中,要注重解题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能力。

关键词: 梯形 方法 指导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第一章《轴对称图形》有一节《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涉及“梯形的中位线定理”。这些内容的学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解题思路,增加了灵活性、技巧性,学生学习时常感到无从下手。我从多年的教学体验中感到,学生学会添加适当的辅助线,选择恰当的方法,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一、添加适当辅助线,将等腰梯形的问题转化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来解。

如: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CD=AD=3cm,∠B=60°,求下底BC的长。

方法一:延长BA、CD交于M,由AD∥BC,得∠1=∠B,∠2=∠C。

而梯形ABCD中,AB=CD,

∠B=∠C=60°

∠1=∠2=60°

MAD、MBC都为等边三角形

AM=AD=3cm,BC=BM=6cm

方法二:过A点作AM∥DC,

∠1=∠C

由已知条件可知,∠B=∠C=60°,

∠B=∠1=60°

ABM为等边三角形

BM=AB=3cm

在?荀AMCD中,MC=AD=3cm

BC=BM+MC=6cm

方法三:过A、D作AMBC,DNBC,M、N为垂足。

在直角三角形ABM中,∠B=60°,

∠1=30°

BM= AB=1.5cm

同理CN=1.5cm

在矩形AMND中,MN=AD=3cm

下底BC=1.5+3+1.5=6cm

再如,等腰梯形的上底AD=4cm,下底BC=6cm,对角线互相垂直,求这个梯形的高和面积。

解法:过D点作DM∥AC交BC的延长线于M。

ACBD

DMBD

在?荀ACMD中,AD=CM,DM=AC

而等腰梯形ABCD中,AC=BD

BD=DM

DB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M=BC+CM=BC+AD=10cm

DBM底边上的高DN= BM=5cm

S = (AD+BC)•DN= •10•5=25(cm )

二、充分利用题中条件,设辅助未知数帮助解题。

如:梯形ABCD中,AD∥BC,AB=AD=CD,BD=BC。求梯形各个内角的度数。

解:设∠1=X

AB=AD

∠1=∠3

又AD∥BC

∠3=∠2=X

∠ABC=2X

在等腰梯形中,∠C=∠ABC=2X

又BD=BC

∠4=∠C=2X

在BCD中,∠2+∠4+∠C=180°

X+2X+2X=180°

X=36°

∠ABC=∠C=72°,∠A=∠ADC=108°

三、构造梯形的中位线,利用梯形中位线定理解题。

如:梯形ABCD中,AD∥BC,M为AB的中点,AD+BC=CD。证明DMCM。

证法一:作DC的中点N,连MN,

由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MN= (AD+BC),

而AD+BC=CD,

MN= CD

即MN=DN=CN

∠DMC=90°

证法二:延长DM交CB的延长线于P点,

AD∥BC

∠A=∠1,∠2=∠P

又M为AB中点

AM=BM

ADM≌PBM(AAS)

DM=PM,AD=PB

CD=AD+BC

CD=PB+BC=PC

在等腰三角形CDP中,M为底边DP的中点,

根据“三线合一”可证CMDM

梯形中解题技巧多,经常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附:巩固练习

1.已知等腰梯形的一个角为60°,它的两底长分别为15cm,49cm,求这个梯形的腰长。

2.铁路路基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已知上底CD=6M,斜坡BC与下底AB的夹角为45°,路基高为2M,求下底AB的宽。

3.梯形ABCD中,DC∥AB,AD=CD=BC,ACBC,求梯形各内角的度数。

4.如图,梯形ABCD中,AD∥BC,N、M分别是AC、BD的中点,试证明:(1)MN∥BC,(2)MN= (BC-AD)。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