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输卵管通液联合微波热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32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输卵管通液联合微波热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32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输卵管通液;微波热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中图分类号] R711.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0(b)-035-02

输卵管因素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占不孕症的30%~40%。据文献报道,66.7%的继发不孕症是因输卵管阻塞所致[1]。有多种原因可导致输卵管功能异常,其中慢性盆腔炎致盆腔粘连所占比例日益增加。目前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欠佳,我院2006年2月~2007年10月利用输卵管通液联合微波热疗治疗继发不孕患者3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2月~2007年10月本院不孕症门诊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致继发性不孕患者64例,年龄26~43岁,病程1~10年,平均4年。治疗前经输卵管通液试验或输卵管造影试验确诊为输卵管不通或阻塞,排除其他继发不孕因素[2]。其中,宫外孕史3例,孕1产1史26例,孕1+产0史12例,孕2+产1史23例,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抗炎联合微波热疗),对照组32例(抗炎联合中药治疗)。

1.2方法

输卵管通液术:正常月经干净后3~7 d,术前3 d禁止性生活。排除全身急性炎症和生殖道炎症。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备生理盐水25 ml,糜蛋白酶4 000 U,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松5 mg作为疏通液体。通液仪器:北京升物纪元NCI―I型输卵管通液诊断治疗仪。

1.2.1对照组输卵管通液后,即日给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中成药或中药汤剂2~3周,共治疗2~4个疗程。同时按照病情配合敏感的抗生素抗炎治疗1周。

1.2.2治疗组输卵管通液后,即日给予微波热疗,南京庆海微波电子研究所生产的MTC-3(D)型微波治疗仪,根据病变范围选择相应大小的非接触型辐射器,辐射器距皮肤2 cm,输出功率为20~30 W,穿透深度约为17.4 cm,治疗温度为42~43℃,每周3次,每次30 min,连续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4个疗程。同时按照病情配合敏感的抗生素抗炎治疗1周。

1.3诊断标准

通畅:压力低于16.0 kPa,顺利通入液体25 ml。有阻塞:压力在16.0~25.9 kPa,可通入液体25 ml。不通:压力在26.0 kPa以上,暂停3次以上,通入量低于25 ml。

1.4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通畅。显效:较历史记录通液量增加,压力较前下降或由不通转为有阻塞。无效:较历史记录无明显差别。

2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来,由于流产率和盆腔炎发病率的上升,导致输卵管炎症发病率明显上升,输卵管炎症不仅引起输卵管阻塞,而且可以形成瘢痕,造成输卵管壁僵硬、与周围组织粘连,从而导致不孕,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治疗时间长,易反复,效果不佳,使患者失去治疗信心。自2006年以来,我们尝试采用了微波热疗联合抗炎治疗继发不孕,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两组相比,治疗组疗程短,有效率高。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穿透力强,有较强的定向性,作用均匀;第一次加热后几小时内就开始形成热耐受,在24~48 h时热耐受达最高峰,以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热耐受慢慢消退,在72 h左右已基本消退。我们利用细胞的热耐受采用3次/周进行热疗,此时细胞不受损伤,而高温治疗可使输卵管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毛细血管的压力增大,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加,新陈代谢加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使代谢产物及炎性产物的排泄,有消炎、消肿、减少渗出的作用,而且能解除平滑肌痉挛,降低神经兴奋性,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3]。电磁波在局部形成强电磁场,可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局部免疫力,还可刺激受伤组织再生,有修复管壁的作用[4]。

抗菌消炎药与微波协同作用,微波能使抗菌消炎药更好地直达病所,发挥最大疗效。共同达到消炎消肿、解痉止痛、促进溃疡面愈合、解除或减轻管壁粘连,从而促使输卵管壁愈合以达到再通的目的[5]。

此方法的优点:①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卵管阻塞;②消炎、止痛、解痉效果好,溃疡面愈合快;③输卵管再通率高,再次受孕的几率高;④病人无痛苦,无毒副作用;⑤疗程短,有效率高;⑥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治疗费用低。

[参考文献]

[1]姜祥丽,张勤.不孕症患者盆腔病变的腹腔镜诊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0):626-627.

[2]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59-860.

[3]李鼎九,胡自省.肿瘤热疗[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80-130.

[4]张鸿雁,郭丽娟,高琳.冰敷预防诺维本注射致静脉反应的观察[J].护理学杂志,1999,14(2):197.

[5]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9,482.

(收稿日期:2008-05-1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