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跟拍” 武警仪仗队的7天7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跟拍” 武警仪仗队的7天7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11月中旬,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打电话的人自我介绍是武警北京总队五支队的宣传干事,他前几天看到了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一期关于国旗班的片子,觉得特别真实生动,把国旗班队员的训练、生活展示得特别透彻。他说武警五支队中也有一支这样的队伍――武警仪仗队。仪仗队的一批队员再过几天就要退伍了。他想拜托我给他们做一个纪录片,留作他们一生的纪念。

武警仪仗队是武警部队唯一一支常年担负仪仗、司礼、迎接外宾等任务的特色分队,由124名队员组成,已经成立了28年,完成为外宾仪仗司礼表演500余次。今年即将退伍的32名老兵,更是参加过近几年所有国家级的庆祝活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建国60周年、2011年建党90周年。

每年在老兵退伍的时候,媒体都会有大量的报道和视频片段。老兵们的留恋,让人很动容。每次看到这样的报道,我总会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即老兵们的生活单调,训练严酷,每个月补助不足2000元,他们留恋的究竟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到部队和他们一起生活,开始了7天7夜的封闭式拍摄。

7天7夜的拍摄

我们的镜头对准了老兵徐文星。徐文星,山东临沂人,1990年出生,虽然是90后,但已经是5年的老兵了,2012年面临退伍。

2012年11月26日,是老兵们离开军营的日子。在军营有个习俗,“上车饺子下车面”,意思是新兵到部队的第一顿饭要吃面条,老兵退伍吃的最后一顿饭是饺子。这天,炊事班的战友们为老兵包了饺子。我看到退伍老兵吃饺子时,眼泪控制不住地往碗里掉,他们把头压的很低,没有人说话,其中一个战士低头默默地吃着饺子,当头再次抬起的时候,已经是泪流满面。

吃过饺子,意味着离别已经到了眼前。徐文星和即将退伍的老兵们最后给宿舍、战友、队长敬了个军礼,最后喊了一次仪仗队的队魂“仪仗重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喊得有些悲壮。在战友夹道送别的时候,徐文星积压多日的情感,终于爆发了,他哭得泣不成声,战友们紧紧拥抱着不让他离开,他紧紧地握住战友的手,希望时间能停留得长一点再长一点。那天,战友们都哭了,我也跟着哭了。

徐文星性格有些内敛,仪仗队的队长也说,这小伙子有点内向,不太善于表达。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便领略了他的内向,基本不太看我。我问的问题,他能用一个字回答,从不用两个字。

看得出来,他有点沉浸在离别的氛围中,他被战友称为“山东硬汉”,不想让我们的摄像机拍到他柔软的一面,但并不是抗拒我们的拍摄。于是在拍摄中,我们开始跟拍他的生活。细到起床、铺床单、刷牙,以及洗漱过程中跟战友的聊天,他有点不习惯。他没见过一台摄影机一整天都跟拍他,不习惯摄影机整天都对着他。于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别拍了。为了能和徐文星熟识起来,我经常和他聊天。比如部队的生活,回家之后的打算,后来慢慢地熟了,他的话也变得多了起来。很快,他就习惯了我们的跟拍,甚至有时候忘了我们的存在。

连续7天7夜的拍摄,我基本没有放弃任何一个细节和活动。战士们没起床,我和摄像记者已经把摄像机架在他们的宿舍了,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细节。战士们的“卧谈会”开完了,一个个的睡去之后,我们收了摄像机,悄悄地离开。后来,他们整间宿舍的人,都已经习惯了我们的存在。于是我们拍到了老兵们在部队最后7天的最真实的情感:武警仪仗队28年队庆,战友把蛋糕糊在了另一个战友的脸上;吃火锅的间隙,大家抱头痛哭,诉说着彼此的舍不得;离开时战友们紧握的双手,不舍的拥抱,以及满脸的泪水。

这种拍摄方式是不讨巧的。全程记录老兵退伍的过程,无论对于我还是对于摄像记者,都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每天随着部队的活动安排自己的拍摄内容,每天在外面连续拍摄8小时以上,吃饭的时候手经常会累得忍不住地一直颤抖。每天回到军队提供的宿舍硬板床上,我们都会连鞋都不脱倒头便睡,第二天起床来不及洗脸刷牙,就接着开工。武警仪仗队的战士很细心,给我们准备了新的毛巾和牙刷,但7天中,这些东西我们基本没动。

7天的时间,我们拍摄了近500分钟的素材,对徐文星和战友们每天的生活,我们有了一个全景的记录。回到机房,又忙了两个通宵,把所有的素材通览一遍,面对500分钟的素材,不忍删掉一点内容,它不光是我和摄像记者7天辛苦的付出,更重要的是这7天将带给我一生的影响。

像军中群英那样追求极致

武警仪仗队从成立至今,3次荣立二等功,18次荣立三等功。而这些辉煌的荣誉,是像徐文星一样的铮铮铁汉们流血流汗拼来的,用近乎苛刻的标准磨出来的。在迎宾场上,仪仗队从出发地到走过检阅台,距离仅100米,正步只踢80下。为了这短暂行进中的精准呈现,仪仗队队员必须完成一系列特殊的训练课程。初级课:“腰插十字架,领别大头针,背贴硬板床”,是练好站功的基础课;“腿绑沙袋、脚压砖头、尺量步幅、表测步速”,是练好走功的入门课;“枪刺挑哑铃、枪托吊砖头、腋下夹石子”,是练好持枪功的必修课。而中级课是练气质:从眼神到表情,在迎风迎光中30秒不眨眼不流泪,透过目光能体现出中国武警的精、气、神。终级课程是练耐力:冬不穿棉、夏不穿单,官兵身着礼宾服一天要踢5公里正步。正是平时刻苦训练,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和荣誉。对于军人而言,荣誉是生命。为了“军装”,可以豁出一切,甚至生命。这也是采访战士们的真正价值,而不是获得荣誉那一瞬间的兴奋和。荣誉的真正价值是对目标和梦想不懈追求的一种肯定;是对一路披荆斩棘所带来伤痛的一种抚慰;是在沉下心来面对新征途、新挑战时的一种激励。更重要的是这种生涯意味着袍泽情深,意味着超越自我,意味着个人的一举一动为祖国形象添砖加瓦。

而这些难道仅仅专属于军营吗?

新闻职业,天然地和荣誉连在一起。鄙视勋章的士兵很少,鄙视范长江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恐怕也很少。作为普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否达到这样荣誉的巅峰,但巅峰就在那里,它对于我们的价值,并不是供我们仰望,而是激励我们埋头攀登。当我们流了该流的汗,出了该出的力,动了该动的脑筋,用了该用的心,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远离了稚嫩、生涩甚至平庸的出发点,站在了职业生涯的新高度。我们拍摄出的作品,也会更加贴近生活,靠近真理,照亮黑夜,驱除寒冷,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和人生的美好。

而这个过程是令人心醉的,丝毫不亚于捧起奖杯瞬间的光彩,因为我们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了。

中国老传媒人王芸生在《报魂》一书中说道:“新闻记者这种职业,就现在的情形看来,似乎人人都可以干,但要干得尽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能恪尽职守的新闻记者,他须有坚贞的人格,强劲的毅力,丰富的学识;对于人类,对于国家,对于自己的职业,要有热情,要有烈爱;然后以明敏的头脑,热烈的心肠,冰霜的操守,发挥‘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勇士精神,兢兢业业地为人类,为国家尽职服务。”

回头再看军营里的7个昼夜,一幕幕重温“沙场秋点兵”的冲击,一点点回味“千营共一呼”的豪壮,一丝丝咀嚼“男儿带吴钩”的激情,最后沉淀在我内心深处的,是一个让我的心灵变得更加强大的信条: 像军中群英那样,肩负使命、责任,追求极致,成就梦想。

(作者系北京电视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