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汉朝廷在赤壁失利之后的调查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安十三年冬,曹操带领八十三万大军,原本是要一举灭掉刘备、孙权,一统天下,未曾想,兵败赤壁,损兵折将,仓皇逃回许都。
曹操兵败回许都之后,朝野上下虽没有人敢明着质问曹操,但私下里议论纷纷,认为是因为曹操指挥不力,才导致如此惨痛失败。要求其下野之声,也不时传到曹操的耳朵里。
为消除人们的疑虑,建安十四年初,曹操上书汉献帝,建议汉献帝组织成立独立调查组,以调查赤壁之战失利的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建安十四年二月,汉朝成立了赤壁撤退调查组,由曹丕任调查组组长,曹仁任副组长。经过了近一个月的调查,调查组形成了如下调查报告:
建安十三年,出于整个战局的考虑,丞相曹操在赤壁成功地组织和指挥了赤壁战略大撤退。对于这次战略大撤退,外界质疑声颇多,为了调查大撤退的真正原因,大汉王朝成立了独立调查组。
对于这次撤退,调查组做了详尽而周密的调查,先后调阅了文件一万三千份,询问当事人五千名,形成了笔录一百二十万份。调查组专家最后形成调查报告如下:
经过客观公正的调查和分析,调查组认为,这是一次成功和及时的战略撤退,针对当时战局,为何要大撤退,查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赤壁对峙时,我们所要面对的是两个强大的敌人,一个是刘备集团,一个是孙权集团。刘备集团拥有徐州兵、荆州兵等,兵力达四十万之多;孙权集团世踞江东,拥有兵力达六十万之多,两个集团相互勾结,总兵力达一百多万。而我方兵力只有二十多万,加上在荆州收获的十万兵,总兵力不过三十万。所以客观上敌我双方兵力本就非常悬殊。如果双方持久作战,我军势必伤亡惨重,为了避免战争的失利,丞相审时度势,果断决定战略撤退,以寻求更好的战机,再一举歼灭敌人。
二、我方士兵不习水战
我方士兵多来自旱地,不习水性,而此次战争,如果战役打响,战场将是长江,所以对士兵水性的要求很高。而孙刘集团的士兵多生活在南方,习于水战。对于这一点,丞相早做过细致的分析和预判,在到达赤壁之初,便安排熟悉水战的蔡瑁、张允操练水上阵法。但蔡、张二人,工作不力,导致训练效果极不理想。两军如果真的短兵相接,我军难有胜算,为了避开敌人的锋芒,丞相果断决定战略撤退。
三、情报泄露
经查,在两军对峙时,我方情报工作主要负责人蒋干存在的行为。现调查表明蒋干与敌方主帅周瑜曾是同窗,在战争中,蒋干私自串通周瑜,出卖我方情报。所以在当时情况下,我军的很多情报皆被敌人掌握,两军开战,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我军必处劣势。为此,丞相果断决定战略撤退。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这次战略撤退,是非常英明而正确的决定,它避免了我军的失利。并且由于这次成功的撤退,我军并未损失有生力量,也未丢失一寸土地。
这是一次成功的大撤退,胜利的大撤退!
在这次大撤退之中,我军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
在我军撤退之时,敌人丧心病狂地纵火焚烧我军大营,阻挠我军撤退。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丞相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大火和敌人的枪林箭雨,深入灭火救人第一线,亲自指挥灭火,抢救士兵和粮草辎重,带领我军大部冲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指挥大军取得战略大撤退的伟大胜利。再比如将军张辽在大火之中,不顾个人安危,奋勇当先,先后多次深入大火,救人不计其数,并且在大火之中,临危不乱,箭射敌方主将黄盖,在掩护大军撤退之时,也多次杀退敌方追兵;还比如将军许褚、徐晃等人,在战略撤退时,也是身先士卒,拦截敌人追兵,掩护大军撤退。
对这些先进个人和集体,建议我大汉朝廷给其记功表彰。
当然,这次大撤退客观上是由于双方兵力的悬殊所致,但主观上,蔡瑁、张允、蒋干等在工作中、,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对于这些人,我们的丞相明察秋毫,早已将其绳之以法。
调查报告出台不久,汉朝召开了“赤壁战略大撤退”先进表彰大会,在表彰大会上,曹操因指挥撤退有功,加封魏王;张辽、许褚、徐晃、程昱等一干人等均记功、晋升。
【选自《网易・乱弹》】
题图/空设/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