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CT诊断颅骨骨折的价值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CT诊断颅骨骨折的价值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评价ct扫描诊断颅骨骨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0例脑外伤病人CT资料。结果颅骨骨折病人有572例,骨折发生率为57.2%。结论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颅骨骨折的直接征像和间接征像,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对线状骨折和颅底骨折尚需要仔细观察和高度注意。

【关键词】颅骨;骨折;CT

由于CT的普及应用,使头颅损伤的诊断更加明确,各种不同类型的骨折、出血、挫裂伤、水肿等都能较明显的显示,给予临床很大的帮助,有时甚至成为颅脑损伤唯一的检查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1000例头颅外伤的CT资料,对其中颅骨骨折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评价CT扫描诊断颅骨骨折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01-2006年资料完整的1000例头颅外伤住院病人,其中男性787例,女性213例;年龄3-62岁,平均年龄32岁;车祸伤556例,殴打伤341例,坠落伤103例。临床表现除一般的头晕、头痛、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及神经定位症状外,有鼻漏者35例,有耳漏者8例。

1.2检查方法使用SLEMENSCR-F全身扫描机扫描,常规以OML为基线,层厚8mm、层距8mm,向上连续扫描8-10层,必要时加扫冠状位或薄层扫描,拍软组织窗和骨窗观察。

2结果

2.1骨折情况①骨折发生率:全部病例中有472例颅骨骨折骨折发生率为47.2%;②骨折部位:颅盖骨骨折416例,占颅骨骨折的88.1%;颅底骨折30例,占颅骨骨折的6.4%;复合性骨折26例,占颅骨骨折的5.6%;③骨折类型:线状型骨折312例,占骨折的66.1%;粉碎性骨折83例,占骨折的17.6%;凹陷性骨折74例,占骨折的15.7%;颅缝分离3例,占骨折的0.6%。其中单纯性骨折208例,占骨折的44.1%;复杂性损伤(合并颅内其他损伤)264例,占骨折的55.9%。

2.2骨折征象

2.2.1骨折的直接征象CT断面显示骨质的不连续是骨折的直接表现,为诊断骨折的直接依据。

2.2.2骨折的间接征象①向颅内突出的凹面:本组有1例3岁的小儿,CT断面显示额骨向颅内突出的凹面,直径约3cm,呈乒乓球状凹陷骨折,未见骨板断裂;②颅内积气:本组有53例,见位于骨内板下、脑沟、脑裂及血肿内,呈圆、条状气泡影,可单发及多发;③鼻窦、气房积血:本组有38例鼻窦、气房内混浊、密度增高、见小液平。

2.3误诊情况首诊误诊20例,占全部骨折病例的4.2%。其中颅盖骨骨折漏诊10例,误诊2例,误诊率为颅盖骨骨折的2.9%;颅底骨骨折漏诊8例,误诊率为颅底骨折的27.7%。

3讨论

3.1CT显示骨折的优越性CT是横断位图像,对比X线片而言没有重叠,所以骨片的移位显示较清楚,因此粉碎性、凹陷性骨折比线性骨折显示明显。CT显示颅底骨也比X线片清晰,因此显示骨折也更容易一些,而且CT的密度分辨率高,能同时显示颅内的其他损伤,发现骨折的间接征像,对于颅脑外伤的综合判断及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1]。

3.2CT显示骨折的局限性对于没有移位的线性骨折,CT容易忽略或者误为颅缝,而造成漏诊,反之也可能将正常的颅缝、血管沟误诊为骨折,本组误诊病例就是因为该原因导致。另外虽然CT显示颅底骨骨折比X线片要容易一些,但由于颅底骨形态过于复杂、不规则,自然的间隙及孔道多,所以对无移位的线性骨折显示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本组颅底骨骨折首诊漏诊、误诊率高过27.7%就是这一情况的反映。

3.3CT诊断颅骨骨折的注意点重视骨窗的观察:CT的密度分辨率高,能同时显示颅内的其他损伤,诊断医师往往首先观察软组织窗,但绝不能只满足颅脑内血肿等的诊断,还要通过对骨窗的观察进一步明确是否骨折及骨折的情况,要进行左、右颅盖骨的对比,来发现和鉴别骨折;要逐层的全面观察,不要漏掉病灶,还要合理使用窗宽、窗位,使影像的清晰度较好。

重视间接征象的观察:颅内积气、鼻窦、气房积血,都是骨折的间接征象,只要注意观察还是较易发现的,特别是较易漏诊的颅底骨折,“闭合性”损伤的颅内积气、鼻窦腔及气房积血都提示颅底有骨折发生,然后认真寻找往往有所发现[2]。

辅以其他方法:必要时补充其他方法,如头颅正侧位X线平片,对颅盖骨骨折的显示不是相当有效的,必要时薄层扫描和高分辨率扫描有助于颅底骨折的显示,病人条件允许也可采用冠状位扫描或蛛网膜下腔造影的方法显示颅底的病变[3]。另外了解病史,如有无鼻漏及耳漏也能结合间接征象对颅底骨折提出诊断。

总之,CT检查对颅骨骨折的诊断还是具有相当大的价值的,但对线状骨折、特别是颅底骨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尚需要高度注意,采取一些其他的方法加以补充来降低误诊率。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