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伊慧蒹葭伊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伊慧蒹葭伊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大批国内艺术家忙不迭的将作品送向世界,热衷奔走于类似巴黎等国际艺术之都,求学西方艺术文化时,伊慧非常平静的选择了从法国回京发展。

这应该是个会令很多人好奇的问题。伊慧回答这个问题时一如她在生活里不惊不扰的安静,她做如此选择的理由是:从小生在中国,受中土文化之熏陶,扎根于此,主张“洋为中用,中西贯通”。

她的姿态截然有几分革命先驱者的味道,淡淡几句话,勾勒出一种艺术家独有的爱国情操,且是女性。

出生书法世家,游学于法国这个将艺术与时尚完美融合之都,之后毅然回国生活在北京这个并不太适合生活的城市,品味让大多数人浮躁不耐的尘俗日子。这是伊慧的选择,也是她将中西艺术融合提炼的使命所归。

蒹葭伊人”,是她自取的雅号,语出《诗经.秦风》,将伊慧之前提及自己受中国文化熏陶极深的阅历展露无遗。尽管打扮入时,但谈话举止间,你瞧不出她有多少受西洋文化浸透的痕渍,相反更多的透出她中国传统女性的温淑优雅。没有架子,也没有想象中很多艺术家古怪的性格。她更像你失去联络多时的一位挚友知己,在分离多年后的一个下午偶遇,却依旧亲切平和,静静的娓娓道来她多年来的生活起伏,令人在平静中感慨一丝韶华一去不复返的无奈与平淡。最终,你终究看到她的林林种种在时光飞逝的间隙中被扬起而又沉淀。

“我的艺术创作重在体现‘蒹葭伊人’的文化底蕴。它是对中国传统美德里模范女子的一种完美概述,寓意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人生境遇。不单是对伊人的追求,也是表达人们对理想,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它往往又是不可强取的,可遇而不可求,是一种流连忘返的境界,也是我赖以创作的艺术精神。”

一路览去伊慧世界里的色彩与笔触,无论是艳丽清雅,还是细腻豁然,都能从我们所熟识的西画美艳中嗅出一缕东方伊人之芳香。

2007年,是伊慧充分展露锋芒的一年,无论参加展览的级别,还是作品创作的风格变化,都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急剧变化,媒体加入了热捧伊慧的阵列。再到2011年,却不难发现,她的作品已在大热中悄然转型,由大气描述大时代下的生活走向,突然转向女儿细腻敏感的各种情愫。好像可以透过她的作品看到一个女人人生观的变化与挣扎。或者不能说是挣扎,可能只是她原本带有些许女权主义的思想在某些隐秘故事的发展中被悄然拂去,剩下她原本坚持并崇尚的“蒹葭伊人”之魂魄,与一丝随时为真情放低的矜贵。

伊慧说自己对艺术很痴,心中追求的艺术就是纯粹的上层建筑,它能给予心灵的满足,让人学会观察生活,懂得思辨,识得看清事情的本质。我想对于她来说,艺术并不是一个艺术家单纯赖以生计的技能,而是令她精神上获取纯粹欢愉的途径,无论是西方又或是东方的艺术元素,都已交织成为她艺术道路上漫步前行的毡毯。

伊慧

1980年出生,现居北京。被誉为中国80后女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及中国当代最具升值潜力的女艺术家之一。

《环球生活》对话伊慧

《环球生活》:法国相对国内来说,可能更适合艺术事业的发展,当初是什么触动到您,义无反顾的回国发展?

伊慧:艺术讲究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我是在中国长大的,从小接受本民族诗词歌赋的影响和熏陶,根在中国,我主张洋为中用,中西贯通,用西方油画的技法表现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所以毅然学成回国。

《环球生活》:被誉为中国80后女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您觉得自己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在哪里,它赋予您怎样的人生态度?

伊慧:这只是朋友们对我的赞美之词,我自认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只是我不同于其它艺术工作者的是我把西方优秀的油画与雕塑艺术语言结合东方精神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主张创新与开拓。

《环球生活》:从您回国以来,前期创作大多与生命和生活的感悟有关,属于比较大气类的,后期的主题逐渐向女性化发展,情感表现得更加细腻敏感,其中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伊慧:中国的女性艺术目前正处于“缺失”的状态,自己不可避免具有与生俱来的女性独有的婉约与清丽,女性艺术可以呈现出浪漫与慈爱的情怀,所以不自觉地就喜欢上了。

《环球生活》:之前也有将作品放上杂志的经历,您觉得作为一个现代艺术家,和新媒体的合作带给您哪些新的触动,或者是感受?

伊慧:中国在市场化的今天,艺术家需要大力推广,因为他们是人类美的工程师,人类需要艺术的滋养,通过媒体的宣传,艺术家可以得到更多信息与建议的回馈,从而更好的为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