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学生职场定位的图像设计课程教改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学生职场定位的图像设计课程教改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平面图像设计》是高校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进行针对学生毕业后职场人角色定位的高校平面图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教学主体单一和教学功能单一的缺陷。教学过程采用分流教学和基于职场角色模拟的灵境教学,有助于培养具有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掌握一技之长,富有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毕业生,实现毕业生在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转变中的“无缝接轨”。

[关键词]灵镜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职场模拟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231-02

《平面图像设计》是高校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通常从事网站美工、动漫制作、影视后期合成、室内装潢、特效制作等工作,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何把握住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教学进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毕业后的职业角色定位

一、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的主要缺陷

对于《平面图像设计课程》而言,采用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但是依然没有摆脱教师单纯授课、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学习方式,不可避免的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陷。

缺陷一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主体单一,无法切实做到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作为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只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学生被动地接纳所学的知识点,无法形成一种知识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每一位同学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削弱了部分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心理上满足于校内小范围内的个体优势,在毕业后面对激烈复杂的职场竞争时,可能会因为知识储备不足难以胜任本职工作,或者由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对比,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另一方面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者课程入门较慢的学生而言,“学习跟不上”不仅会影响他们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同时也会影响到他们对后续课程的学习,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体学习效果。现代教育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

缺陷二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功能单一,难以满足毕业生的职场需求。平面图像设计是一个艺术化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的通常只是软件的使用技术与技巧,在初入职场的时候,通常难以提交符合职业需求的作品。

目前,国家一直在提倡深化教学改革,但是,教学改革似乎仍然只是停留在多做课件的层面上。作为教育者本身,从学生毕业后的出路这一角度考虑,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

二、平面图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在提到平面图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之前,首先要提到的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是虚拟现实技术(VR),也称为灵镜技术。它集先进的信息融合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于一体,是由计算机产生的给人以沉浸感的虚拟环境。基于学生职场人角色定位的高校平面图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就在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对本专业学生毕业后的职场人角色定位分析,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研究。

教学改革的目标在于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体系转变了以往先培养学生再考虑就业的传统思路,完全针对于学生毕业后职场人角色定位,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角色模拟、灵境教育和分流教学改革,力求培养出具有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掌握一技之长,富有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毕业生,实现毕业生在学生到职业人的身份转变中的“无缝接轨”。

(一)基于产业需求与就业流向分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应该是闭门造车,但很多情况下却恰恰相反。因此,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制定一下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新方案的制定需要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统计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强多学科整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专业问卷调查网站对图形图像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获得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薪资、就业流向等方面的就业情况原始数据。然后利用编程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的相关程度和求职成本等重要信息。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设计教育方式,优化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推动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二)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建立平面图像设计课程的模块化体系

教学内容模块化。将平面图像设计的知识点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合理划分。划分后的知识体系模块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四个级别的知识模块组合。一级模块侧重于基础知识点,包括图像的选择、移动、复制、删除等,二级模块为基础知识点的延伸,包括各类工具的使用、图层、滤镜、通道等,三级模块为高级应用,包括批处理、动作的录制、视频和动画的制作等,四级模块以职业方向为支点,按照不同职业需求进行实例化的教学设计。

在课程开设的实践中,需要开设一个学年,上、下两个学期。学生在第一学期重点学习第一级至第三级模块中的知识点,学习完成后能够按照要求完成指定素材和要求的作品。学生在第二学期侧重职业能力的提高,侧重学习第四模块中的知识点。学生在完成第二学期的学习任务后,应该基本能够胜任常规的平面图像设计方面的职业需求。

(三)建立丰富的立体化的教学手段

丰富的立体化教学手段包括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制定角色分配方案。考虑目前是单一课程的教学改革,所以在职业角色分配这一层次,可以以动画设计师等职业来进行简单划分。

第二层次,在角色分配的基础上,建立职场模拟体系。新生在上课之初以职场新人的身份开始课程的学习,在进行一、二、三级模块的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以完成简单规定任务为主,课程评价以任务完成的好坏来评定,每完成一个级别的学习,学生的身份都会有所改变。一级课程对应职场新人,在完成一级课程的学习后,会提示您已经进入可以牛刀小试的阶段,晋升为一级职场人,同样二级、三级课程结束后,学生的身份都会发生相应的晋升。在完成一至三级的模块学习后,学生面临虚拟环境下的职业选择,可选择的职业方向包括网页设计、动画设计、特效制作等。学生能够根据所从事的不同职业领取不同的虚拟工资,虚拟工资会在学期末的时候折算成考试成绩和学分,实现对学生的课程考核。

第三层次,设计完善的符合职场需求的交互式多媒体虚拟职场教学演示网络平台。在该网络平台上,知识的传递以教师讲授为辅,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和学生分别注册自己的虚拟职场身份。教师对应老板,学生对应于员工。系统功能如图1所示。

图1 虚拟职场教学演示网络平台系统功能图

教师通过系统平台知识要点、提出学习建议、布置工作任务、提供实例素材和最终效果图。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如果有疑问可以通过网上留言、电子邮箱等形式与授课教师进行互动。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后,需要提交课后作品,作品的成绩可以完全通过网络打分来折算,也可以加入教师所给出的期末成绩。学生作品必须经教师审核才有资格在网站上发表,并接受网站浏览者的点评。完成模块学习后,系统会自动晋升学生的职场身份。

第四层次,依托网络平台实现分流教学改革。

虚拟职场教学演示网络平台的建立为分流教学改革提供了硬件基础。网络教学平台不但有助于网络互动教学辅导,而且作为一个高度综合的学习资源库,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生学习将以通过网络平台自学为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基础自主学习,调整学习节奏,同时学习时间也更加自由。

第五层次,将基于学生职场人角色定位的教学改革思路融合到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并对这种“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推广。根据平面图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探索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中的应用,并在动画设计、三维制作、影视制作等课程中进行推广。

三、结束语

基于学生职场人角色定位的高校平面图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符合当今最新的教学理念,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进行分流教学改革,使得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培养,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师资力量的浪费,同时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通过产业需求分析,在教学中进行角色模拟和临境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就业,同时缩短其从学生到职业人的磨合期,提供优质的毕业生。

3.课题成果可应用于学院的多个校区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有利于学院规模化的发展需要。

4.课题的开展将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此外,平面图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数码相片处理、特效制作等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建立一套完整的基于学生职场人角色定位的教学体系同时还有助于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魏凯.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实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135-137.

[2]赵蔚,段红.虚拟现实软件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22(2):229-233.

[3]肖甫,王汝传,孙力娟.多关联性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19( 12):36-39.

[4]苏绚.初识虚拟现实技术与其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7):267-268.

[5]林道贵.虚拟现实环境下的Web课件制作技术的探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10(12):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