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改中高中数学的教学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改中高中数学的教学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践的正式启动,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数学教师的教学创新指明了道路。时代呼唤研究型、学者型和专家型的教师。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现代数学教育理论,深刻探究数学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快跟上时展的步伐。本文结合个人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关键词: 新课改 角色转换 用活教材 学生评价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教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提高数学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以上这些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结合个人数学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尓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引导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怎样做人。在教学实践中,尽量展示数学问题思维的全过程,鼓励学生有质疑的精神,有自己的思考与创新。示范性中学的学生基础相对扎实,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和钻研精神,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善于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自觉地把分类讨论、归纳等思想运用到解题中,只有平时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充分享受每一小步成功带来的欢乐,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不断超越。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应该重视学生,诱导学生内在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应注重用一连串问题来组织教学;利用问题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与师生的交流来获取知识,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过程中不断地否定自己又完善自己,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个别辅导,同座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时间。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新课程中,师生关系已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师生间相互交流思想、相互探究学习的双向活动,我们应积极转变观念,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本着与学生合作的态度,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形成师生互动、民主融洽的良好氛围,争取成为他们的朋友。合作产生互动,这与教师单向讲解相比较,教学率将大大提高。一方面,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有和自己一起学习的“合作者”,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我们的知识也会在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中潜移默化地增长,真正达到相得益彰的目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教师要以亲切的言谈、优雅的举止、甚至每一次和学生目光的对视来实现交流,正所谓“亲其师才信其道”。

二、教材内容要“用活”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要牢固树立课程标准第一意识,把教材看成是学习资料而不是唯一资料,要因地制宜地对教材进行开发和整合。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并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接近实际的教材进行深加工,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一)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课标》设置了必修课,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体现不同要求、内容各有侧重的选修课程(模块),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使不同的学生可以选读不同的数学课程。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生活化”与“数学化”的问题是当前数学教学中探讨的热门话题,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就是要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中”,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在数学中要善于以生活为背景,建立数学模型,把生活与数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数学才有生命力,生活才会更丰富多彩。

(二)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大胆创新了。新教材所提倡互动应该是这样的:教师通过各种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和提出的讨论话题,学生经过思考、体验和领悟,要达到情感上的触动、思想上的共鸣和知识上的积累,关键就一条,学生的大脑要动起来。

三、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它既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思维训练模式有:知识识记型、类比联想型、阶梯思维型、发散思维型、聚合思维型。

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怎么样,教师有必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检测,通过知识识记型训练使学生构建知识间的联系、知识网络,同时,教师通过这种训练获取一定的反馈信息,从而可以有效地调控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对学生自主学习起到正确导向作用。学生也能从训练中发现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不断矫正自己的自学方法。

学生的思维往往并不限于所学知识和方法,常有联想思维模式、有跳跃思维模式。教师根据教学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有目的地选配训练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新课程评价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进程和学习能力,应一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效果的好坏、质量的高低,需要教师在进行评价后通过对自身认识过程的反思才能体验到。

(一)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评、互评及对老师作出的评价,都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二)评价学生应该多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谁最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谁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出色的。教师如果具有这样的学生观,就会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多角度地来观察、接纳和评价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展学生的潜能。

(三)评价中应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学生在这种“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探索和攀登。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综上所述,目前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没有成功的模式仿照,只能靠个人“摸着石头去过河”,一步是一步地去探索、去实践。成功了的就坚持,不成功的就弃之,进而在高中数学创新教学中有新的发展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