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严村归来话新农村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严村归来话新农村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根据省委、市委关于开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在航埠镇严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蹲点调研。严村隶属我区柑橘主产区的航埠镇,与衢州中心城区相距7公里,紧靠钱塘江上游的常山江,有村民360户,共1182人,耕地面积600余亩,80%的丘陵和农田种植柑橘。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在全区处于中下水平。该村自然环境优美,下游相距不远的恒丰电站已正式蓄水,江面开阔,风景秀丽。江畔10余株千年古樟。枝繁叶茂,与水面粼粼波光相互映衬,显得十分恬美。严村的人文底蕴深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高腔”的发源地,有30余位“西安高腔”民间艺人活跃于浙西大地。村中尊师重教风气浓厚,近年来,全村共培育了118名大学生,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博士生8人。

一、感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在蹲点调研期间,我分别组织召开了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等多个层面的座谈会,参与了村“民情沟通日”,走访了种养大户、贩销大户、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对村情民意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带给该村的新变化。

一是村班子团结干事,群众威信高,新农村建设势头良好。近年来,我区十分重视村级组织建设,把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特别是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普遍得到加强。该村“两委”负责人都是两年前上任的。支部书记严志刚是村中的养鸡专业户,村民主任严水华从事建筑装饰材料经营,两个人都有较强的事业心,群众信任度高。村集体经济薄弱。但他们带头筹资筹劳浇路、造戏楼、整治村庄环境,为村民办了许多实事,村庄整体面貌得到较大改观,村民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树立了村班子的威信,激发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全村呈现出齐心共建美好家园的新气象。

二是农业主导产业有效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柑橘产业是严村的传统优势产业,衢州桠柑的发源地也在该村。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偷橘罚戏”的故事就发生在该村。提升农业传统产业、培育农村新兴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增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持续动力。我区始终是紧抓不放。随着柑橘品质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严村柑橘产业稳步发展,在农业产业中仍处于主导地位,柑橘收入占了该村农民人均收入的2/3。柑橘产供销体系完善,村中有一批柑橘贩销大户和加工包装户,形成了柑橘收购、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年销售量达到500多吨,带动了300多名农民从事柑橘加工业,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是村庄整治效果明显,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全区开展了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为龙头的农村环境整治与农村新社区建设。坚持建管并举,着力改善村容村貌。一方面,加大建设投入,我们通过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基本实现了村内道路硬化、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亮化:另一方面,加强整治与管理,去年我们两次组织全区性的“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清理了大量的陈年垃圾,清除了卫生死角,农村环境“脏、乱、差”的情况有了好转;建立长效卫生保洁机制,村里现有两名卫生保洁员,负责村内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经过整治与管理,村民的卫生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庭院环境卫生整洁有序,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是村风民风纯正朴实,农民群众致富愿望强烈。在走访与交流中,我感到该村村民朴实厚道,勤劳善良,民风纯正。为建设“西安高腔”活动中心,村“两委”发动全体村民及社会力量筹措资金近10万元,义务投工1万余工,建起了64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村中社会治安好,邻里团结互助,近年来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热情高,我在参与他们的“民情沟通日”活动中感受到,村民讲得最多的是发展,包括柑橘产业的发展、村庄整治与增收致富等,大家谋发展、求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提出的具体意见建议也很实在。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我深深感受到。这几年来党的农村政策是富有成效的,经过各方的努力,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村风民风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是肯定和拥护的。但新农村建设也面I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是村庄规划滞后。影响新农村建设。严村地势平坦,居住相对集中,但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村庄建设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主干道,村庄布局杂乱无章,“只见新房,不见新村”,与其优美独特生态环境不相协调。当前。农村的规划滞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给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环境整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是农民致富愿望强烈,但缺少增收门路。该村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是柑橘。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柑橘收入起伏较大。这几年,不少农民长年在外打工,由于缺乏一技之长,大多数人从事脏、苦、累的工作,赚些辛苦钱,收入不高。农民也很想发展一些其他产业,但因看不准市场,不敢贸然行事。如该村部分村民想发展“农家乐”,又担心没客人来,想发展其他种养业,又怕没有销路。等等。这说明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组织化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任重道远。

三是村集体经济薄弱,少数农民生活仍然十分困难。该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靠少量的山塘水库承包款。年收入仅8000元左右。据统计。2006年我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有141个,占总数的52.8%,连村干部的正常误工补贴都难以支出,公共事业发展更是成了“无米之炊”。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虽然近年来实施了农村救助体系建设,但仍是低水平的,不少农民生活还十分困难。少数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像该村83岁高龄的老党员严卸元老人,因老伴多年患病,生活相当困难。

四是干部作风不够深入,指导和服务发展还需提高。不少村民对农业种养技术十分迫切。而实际上有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很成熟,如西瓜嫁接栽培实用技术等。却没有得到有效推广。这固然有技术信息不对称、农业技术推广不力的原因,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党委政府在服务“三农”还不到位的问题。不少干部实际工作中习惯于面上走走看看。没有真正满怀情感与责任去做工作。不能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倾听群众的呼声,不能很好地把上级政策与群众需求结合起来、把工作指导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把解决当前矛盾与谋划发展结合起来。

三、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启示之一: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不仅要看到部分农民富起来的一面。同时还应看到不少农民致富仍然缺少途径和手段,有的甚至还十分窘困。因此,要树立“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致富农民”的理念,把帮助农民拓展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既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做好农业增收的文章,同时又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面上增收,全方位开辟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又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农村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做好扶贫救助工作。要多头并进,多管齐下,不断开拓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启示之二:提升农业产业。仍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工资性收入占了我区农民收入的一半左右。但又必须看到,外出务工受年龄、文化水平、身体条件及家庭等因素限制,大多数农民工还不能真正转化为产业工人,所以要高度重视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柑桔产业是我区的传统农业主导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全区80%以上的丘陵田地都种植了柑橘,且柑橘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健全,这是经过10多年来打拼形成的,十分不易。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主导产业不放松。针对当前存在的柑橘品质参差不齐、培育管理粗放、加工低水平等问题,要着力抓好柑橘产业品质提升工程。围绕“改良品种、提升品质、培育品牌”,重点推广柑橘“三疏二改、增糖降酸”等10项种植技术。提升柑橘产业,努力实现柑橘大区向柑橘强区转变。同时,要充分挖掘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生态农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努力引导农民多元增收。

启示之三: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这几年政府加大投入。带来了农村建设的新变化。但从总体上看。新农村建设还正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我们欠发达地区。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办的事更多,而政府的财政支撑能力有限。当前必须分清轻重缓急,坚持循序渐进,把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能使大多数群众受益的事放在突出的位置,多做“雪中送炭”之事,少做“锦上添花”文章。一方面,要按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新农村建设的直接投入,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项目实施、以奖代补、财税政策等形式,引导农民和工商资本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抓点带面、示范引路等,激发农民建设自己新家园的热情,变“要我建”为“我要建”。

启示之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新农村建设许多事情单靠一家一户一村是难以完成的。如村庄建设无序的问题。就是缺少村镇规划指导的结果,教训十分深刻。必须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干部的指导和帮助,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各级干部要按照“树新形象、创新业绩”的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加强服务,为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尽职尽力。要带着感情做工作。对农民有无深厚的感情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只有心中装着农民。才能真正做到为农民着想,把工作做到农民的心坎上。要求真务实做工作。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多为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多做大多数人得益的事,以实实在在的工作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赢得群众的信任、理解、支持和拥护。要因村制宜做工作。切忌开“大方”、“一药治百病”。一百个村就有一百个特点,一百户群众就会有一百个需求,要真心实意地下基层、交朋友、搞调研,这样才能了解农民的真实想法、了解农民的所思所盼,才能有针对地加强引导和服务,把工作做到点子上。

启示之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推进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的保证。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有一个好班子。严村这届“两委”班子上任才两年,就以有为的实际行动和发展的实际成果,赢得了村民的拥戴,树起了村干部的威信。相反,也有个别村因宗族派系等原因,“两委”负责人之间不团结,引起班子之间不团结。导致组织软弱涣散,干群关系不和谐,并引发不稳定因素,损害老百姓的利益,群众怨声载道。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至关重要,特别要加强村“两委”负责人队伍建设。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协调合作意识,做到处事公正、清廉节俭、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和“排头兵”,进而把村“两委”建成引领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堡垒。同时要建立健全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村级活动场所、“民情沟通日”、现代远程教育等平台作用,增强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能力素质,激发新农村建设持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