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修身养性的“漱石枕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摩崖石刻题材丰富,艺术形式各有千秋。历代高僧道人、文人墨客、隐者羽士都是利用摩崖石刻来营造人文景观的。自古以来痴迷武夷山水者众,他们寄情武夷风光的人间仙境,为诉其心志,抒其情怀,常借助一方绝壁,挥刀开凿,摩崖石刻。字无几个,却录下一段经历,标榜一处经典,彰显一些箴言警句,刻于视野绝壁,让后人瞻仰。
常有身世相近者游历山中,偶尔读之,摩崖字句才有幸得其共鸣者,宛若知音。不少有志于隐居奇山秀水中者,还有抱着修身养心之目的匿迹武夷山林的,为了求得身的轻松,求得心的宁静,自律与尘世隔绝,好让生命融于一个无尘无埃的净土中。论及与养生怡心主题相关的,非“漱石枕流”石刻莫属。武夷山开明人士吴石仙刻于慧苑坑章堂涧的“漱石枕流”四字,出典古奥,每每不得其解。难道说它是一种超常态违常规的生命锻炼方式?抑或是一种砥砺生命的奇妙行为?我本常人,初始观之,真正践行“漱石枕流”者,其行为未免荒诞不经。石头怎能用来漱口?流水怎能用来当枕头?没有一定的悟性修养,是感悟不出它修身养性中的奇妙哲理的。
吴氏之所以要刻这四个字于涧流绝壁上,是因为受《世说新语》典故的启发。书中记载道:“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孙子荆来个奇特的掉包变换,只把四字颠倒对换一下,果然神妙天成,成了经典古奥的修身养性格言。当今人们对“漱石枕流”的理解,更广泛的是对隐逸风流者人格魅力的诠释。从枕流洗耳,到漱石砺齿,是人体生命五官中最艰辛的锻炼和体验,是魔术般的超常规修炼,若能持之以恒,不也就修炼出神仙般的意志来了么?经过这样艰深的修炼,生命境界得以拓展,生命内涵得以滋养,延年益寿就成必然了。
实际上,我们现实中常要面对一些僵硬与愚顽,是啃不动的障碍物,如骨头般诱惑着你。但是,被你啃了一生,终于啃掉了,实现了你的理想,蚂蚁啃骨头就是对这种经历的最好禅释。我们的耳朵接触到更多的是甜言或蜜语,灌入的总是争名夺利的信息,很少能一夜安详,进入幽梦,耳际无不遭遇世间浮躁杂音的侵扰。若能以水做枕,时时洗却世尘污垢,时时以清丽之声营养耳轮,心态就会明净如水。石头总是最硬的了吧,以其磨砺牙齿是要有勇气的,若用这种勇气来做事业,还有什么障碍物啃不了的呢?这就是亲近自然的良好心态,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就会心明眼亮,骨气铮铮,在怡然自得中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