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琅琅书声重晌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琅琅书声重晌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朗读作为一项重要的阅读技能,在语文课堂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因受“应试”的影响,常常被忽视。“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语文考试没有口语考项,所以学生往往就不重视朗读了。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行为。进行充满感情的朗读,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朗读对学生的教育感染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加强朗读教学意义重大:

(一)朗读有助于形成语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朗读这种出声的阅读,是经过大脑指挥口、耳、眼、脑等器官一起参与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朗读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应切实地加强训练。放声读文章,可以增强语音、语义和语法的感受能力,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和鉴别能力。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就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二)朗读有利于体味作品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通过作家塑造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来展示的。学生在诵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如在学习《行道树》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文章,让学生理解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胸怀,赞美奉献者的精神,让他们在诵读中领会作者的赞颂之情。在反复诵读中推敲含义、韵味,想像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情感,代作者说话,代作者表达思想,抒怀。这样的诵读比教师枯燥的讲解来得轻松简单,何乐而不为呢?

(三)朗读能让学生更直接享受审美乐趣。

好的音乐,总给人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好的诗文亦是如此。学生通过恰当地朗读,能从语调的高低、节奏的急缓、语速的快慢中感受到文章的精美之处。如在教学古诗文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放,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缠绵,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清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以及孔子的“逝者如斯夫”的感慨……

反复地诵读比起老师的分析更形象、更直观,可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古诗文所具有的音乐美,增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美学感受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

同样在教学现代诗文时,也需反复诵读领略作品中的美,如在学习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通过反复的诵读,可以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思,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诗歌所描绘的形象画面:晴朗的夜空,天河清浅如一湾溪水,牛郎织女在天街上闲游,似幻似真,使我们追随作者的想象一起遨游仙境,感受到诗人的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

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到文学作品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从而更好地欣赏作品的美妙。

(四)朗读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地诵读积累增强了我们的语文功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脱口成章,这是诵读积累的结果。学生加强朗读,可以增强记忆,丰富词汇,掌握语言的规律,有助于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读的是别人的思维成果和思维方法,朗读多了,自然就会加深对作品的体味,如课文中恰当的词语搭配,巧妙的构思布局,感人的情景场面……无不启迪学生的写作思路。

学生朗读多了,就会积累起足够多的语言材料,语言材料积累多了,学生自己就可凭借实践经验去说去写,语法规则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例如苏教版教材《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通过一连串的生活场景表现小小“男子汉”的个性特点,通过反复朗读,在揣摩和感悟中学生的认识就会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学生写类似文章就不难了。

朗读,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

那么,我们的朗读教学应当怎样进行呢?

(一)教师做好范读、领读。

让学生想读、会读、读懂课文、读出感情,教师成功的朗读示范是极好的教学手段。要让学生读出感情,首先要让他们入其境,才能品其味,表其情。通过老师的体态、语言等来渲染课文情境,让学生有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真实感。这样不仅能激发起学生读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抒发真情。

如何能使范读成功?一方面要分析作品的内容,领会和掌握基本思想;另一方面要运用读的技巧,如重读、停顿、快慢、语调,亦即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的语性,理解吃透文本,语言清晰明亮,字正腔圆,具有感染力。

(二)指导学生诵读。

1、认读、感悟

指导学生正确流畅地进行朗读,建议同学用“圈读”生字、生词的方式练习读准字音,在初读的基础上,熟悉课文内容,整体感悟。

2、美读、品析

指导学生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老师建议同学用“选读”精彩段落的方式练习、体会,要学习用恰当的语速、语气、语调来表达字里行间的感情。让学生一边美读,一边想象,置身作品的意境之中。然后诱导学生就这些精彩语句段落认真研读,潜心品味,深层理解课文。

3、熟读、背诵

朗读在经历了正确的认读、美读、研读几个阶段后,只有达到背诵,才会实现学习的飞跃。教师要鼓励同学选取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及篇章,练习熟读背诵。这样有助于加强记忆,巩固知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并且为他们领悟语言规律奠定物质基础。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训练朗读。

1、课前三分钟读书活动

学生依座号次序,每天轮一至二人上台朗读文章精彩片断,师生共同评议。这样,能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朗读训练。

2、每周诵读一首诗

精选一些古代诗歌,利用早读课朗读成诵,围绕诗的创作背景,诗的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评价赏析。此项活动有助于增加积累,陶治情操。

3、定期开设阅读欣赏课

同学通过图书、报刊、网络、阅读大量名篇佳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朗读,如个人朗读,小组齐读,分角色朗读等等,并且就朗读与朗读的作品给以适当评价。

4、以班级、年段为单位,开展诗朗诵等方式的朗读比赛,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此外,结合多媒体声象诵读,听录音,看电视散文等语文活动,都是训练朗读的好方法。长期的朗读训练,学生就会想读、敢读、会读,读出感情,读出个性,在读书中学会学习。

琅琅书声重响在我们的课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