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孙淳:我生命中的袁世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孙淳:我生命中的袁世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9月28日,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提名表彰典礼上,孙淳拿到百花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证书时,他对在场的媒体和大众评委说:“从事电影是我的爱好和梦想,奖项只是衡量梦想的一个方面。梦想和奖项之间,我一定选择我的梦想。至于这101位幸运观众,我明白众口难调,不能左右他们的喜好,但我相信他们所做的选择都是公平公正的。”

第二天晚上,101位大众评委用各自手中的表决器表达了“他们的喜好”,孙淳获奖。他拿到百花奖奖杯时,忽然就没有了前一天的淡定。作为一个学戏剧表演出身的资深演员,孙淳在现场感谢评委和《辛亥革命》剧组同事时,竟然控制不住自己的声音,哽咽起来。随后,他到采访区接受媒体群访,没有逗留太久就匆匆离去,因为他“怕自己说到最后,情绪又控制不住,还是赶紧走吧。”

后来,孙淳回到家,为自己那天“不够城府”的表现做了番检讨,“孙淳,你又不是刚出道的新演员,人家得奖激动很正常,你自己已经做演员这么久,还要掉眼泪。”孙淳坦言,这次拿到百花奖最佳男配角,甚至比去年成为金鸡奖影帝还要激动。若论个中缘由,并非金鸡、百花有高低,而是因为袁世凯这个角色。“我和袁世凯纠缠了十年,我为这个人物付出了太多。”颁奖礼那晚,自称有些“多愁善感的”孙淳跟在场的观众说:“对不起,没想到自己还这么激动……”其实,回看孙淳这十年,他是太“对得起”自己的角色了。

袁世凯,一个欲罢不能的角色

“没想到孙淳本人这么年轻帅气……”百花奖颁奖典礼现场,主持人陶晶莹当面夸起孙淳来。这话虽有些调侃,却所言非虚。在同时出道的男演员里,孙淳的确称得上是偶像派。十年前,当导演张黎邀请他出演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的袁世凯的时候,孙淳有些茫然。首先在形象上,他就跟袁世凯相距甚远。“基本上,演员都是扬长避短,而我演袁世凯是扬短避长。所有的演员都是减肥,我要去增肥。”最初,孙淳还心存侥幸,“我本人不像袁世凯,导演(张黎)还要我去演,那应该是不需要我在形象上有多接近,可能只想借这个角色表达一些想法。”可是签约的时候,张黎告诉他至少要增重12斤。听了这话,孙淳有点儿后悔。那时,他的哥哥孙周正邀他主演《周渔的火车》,给他预留的角色是知性帅气的“诗人陈青”。

遇到袁世凯这个角色时,孙淳正经历着自己的职业低谷。“那之前,没有一个角色可以让我说——孙淳,你有一部作品了。”当《走向共和》和袁世凯来到孙淳面前时,他坦言,自己对这个角色信心并不那么足,但是“既然周围的人都觉得我行”,那就试一试。

正式出演袁世凯之前,孙淳有很长的准备期。那段日子,他天天翻史料,“有时夜深人静时,我会感觉自己在跟他对话,这过程也挺迷人的。”资料和剧本读得越久,孙淳对袁世凯这个角色越有感觉;对角色越有感觉,就不自觉地希望在形象上与之更接近。“冰激凌、肥肉、奶酪当饭吃”,最后胖了40多斤。在这个内心和外形双线渐近袁世凯的过程中,孙淳慢慢踏实下来。用演员的行话说,就是“这个角色出来了”。他和导演张黎也因此成为莫逆之交。

《走向共和》播出后,许多朋友都对孙淳说:你演完这部戏,已经证明你是个好演员。可是,袁世凯这个角色出来了,孙淳的身体却下去了。《走向共和》关机后,为了另一部戏,孙淳迅速减肥,因此大病一场,休养了几个月才恢复过来,身体的底子再不如从前。所幸的是,因为这个袁世凯,孙淳的演艺事业大幅飞越,好剧本纷至沓来,这对一个好演员来说,简直太过瘾了。孙淳明白,属于自己的好时候到了。

十年后的一天,孙淳接到张黎的电话,导演希望他再度出演电影《辛亥革命》中的袁世凯。孙淳的第一反应就是回绝,“我还得活命呢……”可是,他一放下电话,做演员的那根筋又悄悄上来,“既然我已经在电视上留下过一个袁世凯,为什么不再到胶片上也留下这个形象呢?天赐良机啊。”他的老朋友张黎终于如愿以偿。

考虑到孙淳的身体状况,张黎同意稍稍胖点就行,再用化妆来弥补。可是,只要袁世凯这个人物从他心里冒出来,孙淳就下意识想从形象上靠近角色。这一次,孙淳还没进组,就因为过度增肥住院,内分泌系统严重紊乱,在医院呆了半个月才好。“如果再让我演一遍袁世凯,我坚决不演。身体真的经不起那么折腾。”孙淳说这话时,还是有些不舍。

孙淳对剧本特别挑剔,这在影视圈里挺出名,有的制片人跟他开玩笑,“给孙老师送剧本,都挺肝儿颤。”孙淳对演什么样的戏有自己的标准:一是故事能打动自己,二是角色绝不重复。

惟一能让他“破戒”的角色就是袁世凯。一个好玩的原因是,孙淳自己的“补偿心理”作怪。“我内心是个特简单的人。我太太今天看照片,就说,‘孙淳你看东西的眼神多专注啊,那么纯净。’而袁世凯是个重权谋的人。我就问自己,你羡慕那些有办法的人吗?羡慕。我就去观察那些生活里有办法的人。我演的袁世凯总是笑呵呵的,‘笑’代表他的能力,他无论面对多少大事,都能笑着面对。这是有城府的人,我就这么表现他。”

孙淳觉得,大部分中国人不太愿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往往在独处的时候才能看到他内心所想。《辛亥革命》中有一场戏,袁世凯剪辫子,宣布拥护共和。记者会结束,大门关上的那一刻,镜头从门缝里捕捉到袁世凯的眼神,里面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这是张黎临时加上的设计,孙淳也颇为激赏。“我跟张黎在一起创作时非常兴奋,他始终刺激我作为演员的想象力。”《辛亥革命》有一场被剪掉的戏,唐绍仪参加南北和谈的前夜,袁世凯同他深谈。摄影师出身的导演张黎,看到孙淳的那段表演异常精彩,兴奋地扛起摄影机要自己拍。那场戏演完,孙淳也兴奋得睡不着,为了第二天能正常开工,他吃了安眠药才勉强休息。

孙淳记得,他为了角色需要剃了个光头。而《辛亥革命》到河北廊坊棚拍时,正值隆冬。摄

影棚里面特别冷,他抽一张纸巾盖在自己的光头上,都会觉得暖和一些。“你想想看,一张纸带来的那一丝温暖我都能感受到,那得多冷。”可是,一拍戏,孙淳马上就大汗淋漓,真的是“忘我”了。

遇到“袁世凯”之前,孙淳对出演历史人物的期许是,选一个历史上才能卓著、风流倜傥的英雄。可是,最后偏偏是相貌平平的一代枭雄袁世凯。十年前,第一次演袁世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一位著名医师为孙淳做了一个牙托,帮他在脸型上更接近角色。“那个医生朋友也是把这事当做自己专业上的杰作之一。”拍完《走向共和》之后,那个医生朋友又把牙托要回去,放在药水里保存。《辛亥革命》的时候,孙淳再次找到那位医生,他说,“来吧,牙托还在呢。”过了十年,那个牙托稍微调整一下,又好好地戴上了。“宿命是什么?我觉得这也是吧。”孙淳感叹道,“这次我用完了,又还给他。第三次?谁知道呢。”

孙淳拿到百花奖时,还在外地拍戏的张黎立刻给他发了条短信:“淳子,不说别的,就四个字,可喜可贺。”孙淳回了条短信:“导演,此时此刻,特别希望咱们能坐在一起好好聊聊。”聊什么呢?也许就是他们甘苦与共的十年时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