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激活学生情感体验 奏响语文课优美的旋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激活学生情感体验 奏响语文课优美的旋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完美的教学, 它应该是情与理的交响, 真情与智慧的交融, 心灵和心灵的沉吟、感召和唤醒;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是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领悟、品味,获得喜欢、憎恨、崇敬、向往、同情、启发等情感体验的一种文字理解与与揣摩能力;用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格完善,提高学生生命质量。

【关键词】情感;效率;兴趣;素养

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 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的主要途径。课堂提问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所提的问题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提问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思考。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我在教学《窃读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我”窃读时的复杂心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书店里因为长时间看书而不买书,遭到书店管理员驱逐的经历呢?”很多学生马上举起小手。我又问:“那在这样的情形下,你读书时的心态是怎样的?”我就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我”和书店管理员,并要求学生边演边用独白的方式把各自的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学生兴趣高涨,孩子们在切身的表演中体会到了书中作者的窃读的复杂心理,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当学生为寻求答案而努力研究获得成功后,他们会为自己的成功感到振奋和愉悦。其次,提问要富有创造性。课堂问题的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反应,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创造性的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品质。要是开放式的问题,答案不能唯一。问题要带有一定得假设性,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研究,使其产生多向联想,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情感体验从心理学角度定义为:通过人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而达到一种情感认知。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往往给他人带来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情感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它直接影响着学习动机、兴趣和效果,我们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激活学生情感体验,为语文课奏响优美的旋律

2.情境性课堂感化

完美的教学, 它应该是情与理的交响, 真情与智慧的交融, 心灵和心灵的沉吟、感召和唤醒。这里的“情”, 是真情、深情、热情、激情、诗情、性情等, 而理呢,它是思考、批判、明辨、智慧、哲理、包容等,课堂中,惟有涌动着饱满的热情、飞扬的激情、绚烂的性情、蕴藉的深情、流淌的诗情,教学才可能唤醒孩子们心中的热爱与柔情、眷恋与期待、圣洁与庄严。例如,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用自己充沛的情感,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采用多种不同的活动形式,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情感背景。授课前,将画像贴在教室中央;剪了四十多幅生平图片,贴在教室四周;借来故事书籍三十多册,分给学生传阅,并举办了“周爷爷故事会”,讲述了生前感人故事。整个教室庄严、肃穆、看得出学生心情是沉痛的。新的一课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开始了,当我讲述了课文内容之后,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时,同学们早以泣不成声,看得出同学们通过看图片、讲故事,早已被总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人格和精神所深深感动。

3.设身处地,拥抱体验感受

在阅读教学中,角色转换是激活学生积累,激发学生体验,增强学生感受的重要前提。由于学生阅历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加之有些课文远离学生生活,学生在阅读中难以走进文本,进入语言情境,因而难以真切感受、体验文本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唤醒学生的情感与经验积累。《掌声》教学中,我一次又一次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你就是英子,你心里怎么想?”“此时此刻,你就是英子身边鼓掌的同学,你为什么鼓掌?你想用掌声对英子说些什么?”“你为什么流泪?” 引领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进入角色,走进文本,全身心地拥抱语言,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体验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在《秋天的雨》中,我让学生扮演文中小动物与秋雨进行对话,进行角色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时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唤醒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感舞台,全身心地拥抱体验感受。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是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领悟、品味,获得喜欢、憎恨、崇敬、向往、同情、启发等情感体验的一种文字理解与与揣摩能力。就以小学语文写景课文的教学为例,简单说说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比如:在《鸟的天堂》一文中,我是这样教学的,我用模拟旅游的方式,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由学生当导游,解说、介绍鸟的天堂在哪里,有些什么奇观?没有介绍到的内容,再由其他同学补充。或采取竞选导游的方式,看谁当得好。熟悉课文内容后,再说说你都感受到了一些什么?都从哪些语句当中感受到的。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与第二次经过时有什么不同,你分别体会到鸟的天堂怎样的特点?最后可以让学生模仿鸟叫,学一学群鸟纷飞,追逐鸣叫的热闹场面,切身体会一下这鸟的天堂的绝美“演唱会”。

4.渲染情境,拔动体验琴弦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展示课文画面,以准确传递情感,渲染情境,拨动学生的情感琴弦,引发他们涌动的情思,引领他们走进文本。《掌声》教学中,我有这样一段语言描绘:“真是掌声无言胜有言啊!这掌声里有你们的鼓励、关心和爱心,这不是普通的掌声!孩子们,让我们再次读读课文,再次体验这充满爱心的掌声!”通过这种充溢着激情的语言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很快融入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中,一任思想感情的野马与其一同驰骋,因而也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感情冲撞力。教师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并且教师的感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在课文结尾,我又用音乐渲染情境,播放一曲《爱的奉献》,创设浓烈的“情感场”,从而再次唤起学生对爱的真切体验,借用音乐微妙的语言,把学生带到充满爱的意境中,拨动学生情感体验的琴弦,引领他们全身心进入文本情境。

5.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 丰富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 经常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自编故事来表演, 而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往往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对话来。对此, 我总是大力表扬, 肯定他们的创新成果, 使他们敢于表演, 乐于表演。例如, 在教《将相和》中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时, 为了着力刻划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的诚恳。课前, 我给学生布置一道作业,“课文里没有写廉颇和蔺相如见面时的对话和动作,根据插图, 设计出对话和动作, 通过表演, 表现出廉颇知错就改和蔺相如宽广胸怀的特点, 语言要符合身份和时代背景。”上课表演时, 学生的创造性发挥的淋漓尽致。精彩的表演, 不但使学生拍手叫好, 而且形象地表现出故事中内含的意义。树立他人形象, 陶治自己的情操, 这比老师绞尽脑汁呆板地讲解要强许多倍。

总之,语文教师要把学生视为待点燃的“火炬”、待开发的“矿藏”、人生旅途中需要“加油”的跋涉者,用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格完善,提高学生生命质量,在学生生命提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我生命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