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财商”培养,也应该从娃娃抓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财商”培养,也应该从娃娃抓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持人语 很多家长朋友看重培养孩子的智商(IQ)和情商(EQ),并不知道孩子的财商(Finacial Quotient,简称FQ)也需要刻意培养。在西方发达国家,财商教育被称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在中国的沿海城市,越来越多的家长们将孩子送入“娃娃财商训练班”、“未来CEO培训营”等机构学习。不少以“提高孩子财商”为主题的讲座和书籍受到广泛欢迎……这些现象都说明,财商培养是中国未来家庭教育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所谓“财商”,也称为“金融智商”“钱商(MQ)”,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专指一个人与金钱打交道的能力。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认为,对孩子财商的培养宜早不宜迟,父母要从孩子年幼时便教他们对金钱的来龙去脉有正确的认识,教育孩子合理消费,懂得储蓄,从而培养孩子长远的眼光和勤俭的品格,还可以帮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孩子的财商培养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状况,做到生活化、趣味化,循序渐渐并遵守相应的规律。

一箭多雕的“FQ游戏”

(柳女士,35岁,外贸公司职员)

结婚前,我曾登门拜访我的一位以色列客户。那天我去的时候,他家7岁的孩子正在练钢琴,母亲说:“客人来了,你今天可以少练半个小时。”孩子却说:“吃完饭,我把这半个小时再补回来。”

我小时候也学过钢琴,练琴像和父母玩“猫和老鼠”的游戏,最盼望客人到来让我躲开枯燥无趣的练琴。所以,这个孩子的表现令我非常惊讶,我问他:“你妈妈说你已经学琴两年了。现在应该是最枯燥的时候,为什么你还自觉去练呢?”

他说:“因为我喜欢玩啊,我只有好好练琴,将来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赚更多的钱,也就可以玩更长的时间,玩更好的玩具了。”

看到我一脸迷茫的样子,孩子的母亲向我解释说,在他们犹太人的家庭教育中,“延后享受”和“回报社会”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教孩子延期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追求未来更大的收益并用金钱回报社会,是犹太人FQ教育的核心。

这件事让我对FQ教育的理念改变了——FQ不是教孩子唯利是图,更不是让他沾染市侩气。相反,FQ是赋予孩子优质的思考方法,让他们站得高看得远,发自内心地进行自我管理。

从女儿1岁多开始,我带女儿喜乐去购物的时候都会说:“妈妈付了钱,这些东西才是我们的。”当我要上班,喜乐抱着我不肯分离的时候,我告诉她:“妈妈要上班,付出劳动才能得到钱,有钱就可以给你买奶粉了。”喜乐坐摇摇车的时候,我让她从我钱包里掏出一块硬币,告诉她“只有一块钱,只能坐一次”。她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硬币塞进投币口,然后笑眯眯地享受“一块钱的快乐”。和那些耍赖黏在车里不下来的小孩不同,喜乐知道我只给她一块钱,所以就乖乖地爬下车了。

从喜乐3岁时起,我就开始带她“货比三家”。我跟她说:“爸爸妈妈上班赚钱很辛苦,钱包里的钱只有这么多,我们不能买所有的东西。所以要比比看,怎样才是最合算的?”购物的时候,我让她学着认标签,一方面学识数,另一方面让她懂得每一样商品都有售价,而且价格是不一样的。

从4岁半开始,喜乐渐渐有了“大小多少”的概念,也懂得了买和卖的含义。我就开始和她玩“花钱”的游戏。我在她的识物卡片上标上了价格,我们又用彩纸做了各种面值的“钱币”。然后,我扮演顾客,她来扮演收银员。这个游戏对喜乐的数学很有帮助,她很快就知道一个“1块”可以分为两个“5角”和10个“1角”。她还从中学会了简单的加减运算。喜乐对这个游戏非常喜欢,还发明了“菜场版”和“芭比公主版”——每次奶奶买菜回家,她都要扮演菜农,让奶奶再买一次;她在芭比娃娃的衣服和物品上标了价钱,让我们买。我有时候将计就计,给她出难题:“妈妈只有100块钱,能给芭比娃娃买几件衣服呢?她已经有两件相同的晚礼服了,是不是该把买礼服的钱用来买双鞋子?”题目太难,喜乐答不出来也没关系。关键是她已经领悟到每个人的钱是有限的,并不是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的。买东西之前得先考虑清楚钱是不是够,是不是应该买。

到了5岁半,喜乐的运算能力已经很强了。我去银行兑换了一些新的钞票和硬币,将虚拟的钱币换成了真的钱。在家试了好几次,喜乐都不出错。我便放开了手,让她去家门口的小卖部买醋。我给了她5元,回来的时候,她给我算账:“3元一瓶,我付了阿姨5元,她找了我2元。妈妈,这2元可以买两个棒棒糖对不对?”

全家人听了都捧腹大笑,笑过之后我意识到对喜乐FQ培养的第一步——认识货币、懂得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已经达到目的,现在要迈入第二步——了解赚钱的正当渠道,认识金钱的更高价值。

于是,我告诉喜乐:“爸爸妈妈的钱,是我们上班劳动挣来的。你渐渐长大,有了挣钱的能力,就不能总是伸手要钱了。你想吃棒棒糖或者想买新玩偶的话,要想想自己能付出什么劳动。”喜乐从最简单的送垃圾和取牛奶开始“赚钱”,她渐渐学会了自己收拾房间和洗内裤、袜子。我的同事开玩笑说:“老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放在喜乐身上,变成‘有钱能使孩子勤快’了。”我告诉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喜乐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感恩。她从前总要每天换一身新衣服,自从洗过内裤之后,她的要求就不那么高了。冬天的衣服她穿得很小心,尽量多穿几天再让奶奶洗。我们带她到外面吃饭,她也不挑三拣四,还知道垃圾食品“浪费钱,不合算”。

看到喜乐越来越懂得开源节流,我们告诉她“节约不是为了做守财奴,而是要把钱用在最值得的地方”。我常常带喜乐去书店,告诉她无论是书籍还是音像制品都不要买盗版的,因为在精神食粮上花钱,是最长效的投资。我把自己从犹太客户家里学会的“延后享受”和“回报社会”的理念,用生动的方式讲给喜乐听。当喜乐从口袋里摸出钱,放进街头乞丐的手中,或是把存钱罐里的钱倒进赈灾捐款箱的时候,她体会到很大的快乐——原来,钱可以用来行善,赚钱也可以很光荣!

喜乐马上要上小学了,在同龄孩子还不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时候,她已经学会精打细算,并且开始学习赚钱来行善了。通过寓教于乐的“FQ游戏”,喜乐提高了计算能力,获得了社会知识,养成了节约感恩的好品格,还懂得了对自己的消费欲望进行延后和克制。这些都有助于她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自立自强,有耐性、抱希望而不轻易放弃。真可谓是“一箭多雕”!

让孩子知道钱是如何来的

(周先生,38岁,某物流公司经理)

我从小家境贫寒,经过艰辛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富足。所以,当我在医院陪老婆做彩超,从屏幕上第一次看到儿子的时候,我就决心:不让孩子受穷,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儿子泽栋出生后,我什么都给他买最好的。我不让岳母给泽栋穿表哥的旧衣服。他装玩具车的整理箱就有7个。每次去超市,只要是他喜欢的东西,我都买单……

说实话,我有一点“穷”怕了的心理。我希望孩子生活得无忧无虑,不用为“钱”操心。我没读过正规大学,对知识有种敬畏,我觉得有知识的人是耻于谈钱的,所以我从不把与“钱”有关的话题带到家里。

可很快,一个突发“事件”让我警醒:那天,我们去商场购物,泽栋看中了精品店的一个车模,他以为是汽车玩具。我怎么跟他解释,他都不明白几千块的车模和几百块的玩具有差别。最后我火了:“我没那么多钱!”

泽栋一听,就拉我去找ATM机。他说:“到那个‘电脑’前去拿钱呀。没有钱了就可以用卡变出来,噼里啪啦变!变!变!”泽栋看我不顺着他,就满地打滚,嚎叫加踢人。我气得肺都要炸了,把他揪进洗手间教训了一顿。管教好了,我问他服不服,他噘着嘴巴说我是小气鬼,说我不爱他。

回家后,我一直闷闷不乐。岳母是中学教师,一直反对我溺爱孩子,她说:“你要想想泽栋长大了怎么办呢?他不知道赚钱的辛苦,又那么有物质欲,你给他留下再多的钱,也会败光的……好在,他才5岁,我们好好教育还来得及。”

岳母的话我放在了心上,也买了一些家教的书来看。我把各种大小不同、面值不等的钱币摆在泽栋面前,逐一告诉他,这是多少钱,上面的图案是什么,可以用来买什么。讲完后,我挑几种钱币,问泽栋它们各自的价值,他的回应很积极。我告诉他“钱不是变出来的,也不是哭出来的。钱是劳动换来的,一个人上班劳动,就可以获得一些钱,他把钱存在银行,需要的时候就从ATM机里取出钱来,但是存款是有限的,不能买所有的东西”。

为了让泽栋更好地理解“钱的来源”,我带他去参观我们公司的一个快递中转站。那天正值酷暑,泽栋看着快递员们满头大汗地搬运货物。我说:“这就是劳动,他们努力劳动,才能获得钱存到银行里。”看着泽栋似懂非懂的样子,我说:“那个车模相当于叔叔们一个月的劳动。你觉得那个车模贵不贵?你要不要和他们一起劳动啊?”

“贵,”泽栋说,“我不要劳动,太热了,我想到车上吹空调。”

我趁机又告诉他,空调也是爸爸妈妈劳动赚钱买来的。所以,有些东西你买的时候要货比三家,多看多想多比较。

我问泽栋:“你现在最需要的是车模,还是空调?”泽栋说:“空调。”我又问:“你觉得爸爸那天不给你买车模,是不是小气鬼?”他想了想,有点难为情地说:“不是。”

我去网上给泽栋买了《小狗钱钱》系列的理财童话故事,我们父子在睡前一起读,泽栋很喜欢,我也获益匪浅。书上说:“你能否挣到钱,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于你是不是有个好点子。你有多聪明也不是主要原因,决定因素是你的自信程度。”书中这些智慧的话语也逐渐更新了我的金钱观,我意识到“钱”本身并不是罪恶,它可以成为很好的教育工具。

我开始每个月给泽栋一笔“玩具费”,让他学习算账。在外婆的帮助下,泽栋开始利用废旧材料自己做玩具。他将很多坏车的零件拆下来,重新组装,又变成了新车。岳母还带着他去小区里跟别的孩子“换”玩具,告诉他省下来的钱可以帮助老家的贫困孩子重返学校。

一段时间下来,泽栋“攒”了不少钱,我们带他回老家,让他看了岳母资助的一名贫困学生。那个哥哥用木头做了一个弹弓送给泽栋,泽栋爱不释手,他说这个玩具比车模要好多了。

财商培养的几点禁忌

(钟教授,55岁,儿童心理专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受着“金钱万恶”价值观的影响,对孩子闭口不谈钱。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财商”变成幼儿教育中很火爆的一个话题,很多家长对其趋之若鹜。某些家长还让孩子从小学习理财,期望孩子长大后成为“富爸爸”。儿童教育专家建议,在这两种极端思潮中,家长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找到平衡点。在财商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禁忌:

禁忌一:切忌太过功利。孩子尝到没钱的滋味后就会对财富产生渴望,会想办法追求。这时候,父母要不断引入一些亲情、友情、精神富足等非功利的观念来予以平衡。家长要告诉孩子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用钱解决,也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用钱买到。父母可以适当地以金钱来奖励孩子,但是切勿用金钱来弥补对孩子的关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中,很多父母没时间陪伴孩子,为了减少这种愧疚感,就多给孩子零用钱,这样的做法很不好,孩子得到钱太容易,就会养成浪费奢侈的习惯。用钱来弥补感情,只会让孩子变得冷漠,钻进“钱眼儿”里出不来。

禁忌二:切忌将“为孩子创造的赚钱机会”与“孩子应承担的责任”相混淆。有位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财商,将所有的家务“明码标价”,导致孩子有一天看到父亲生病需要倒水的时候,反问家长:“你会付我多少钱?”以此为戒,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人生中很多责任是与金钱无关的,作为家庭一分子,他(她)必须要主动承担。比如家务这件事,家长要跟孩子澄清:家务应该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孩子必须无偿完成的义务,另外的一部分是可以用来赚钱的渠道。在家庭中,永远要将责任感和爱作为孩子努力上进的诱因,万不可用“钱”来取而代之。这样,孩子就不会将责任与赚钱混淆,不会变得缺少爱心、唯利是图。

禁忌三:家长们切忌彼此之间钱财观念迥异甚至出现矛盾。父母在消费预算、给孩子零用钱、储蓄投资等观念上要尽量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话,最好私下沟通,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为此起争论。有的家庭会给孩子“爸爸大方,妈妈小气”、“爷爷奶奶给我钱,爸爸妈妈私吞了”等错觉,这样的教育分歧会带来孩子人格的分裂,并且让孩子养成阳奉阴违的坏习惯。

禁忌四:切忌把孩子培养成“守财奴”。家长要教孩子“合理消费”,而非“廉价消费”。我们教孩子宁愿购买一件一流产品,也不要买很多的二流产品。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质量不是由很多廉价商品堆砌而成,而是体现在一些别的方面,比如悠闲地享受生活、把钱分享给更需要的人、旅游或从事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