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再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再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于对“价值”和“商品”的理解,我谈谈于文所说的“普遍的无主土地现象”。人们对使用价值的认识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就是说我们只能从物品的某些已知的属性去认识物品的使用价值。比如:放射性物质铀在被当作核材料之前,人们并不知道它的使用价值,当然也就没有价值。那么,什么决定了“普遍的无主土地”的价值?

注意,对人类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土地,就没有价值。比如:外星球的土地,目前来看,对人类没有使用价值,就不会有价值。于文讨论的问题换个说法就是,“大量的(普遍性)、无产权的、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为什么有价值以及其价值决定问题”。

(1)这个问题是个悖论。如果严格满足命题条件一定没有价值。命题可以简化为“没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能够具有价值以及价值决定”。因为“天生苹果”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天生苹果”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交换行为的完成需要耗费人类劳动。因此,劳动不仅仅是创造产品的劳动,完成交易行为所需要的其他必要劳动也得算上。

(2)命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没有制造成本的‘天生苹果’能够按照市价(包含制造成本)进行交易”。这种交易必须是偶然的、个别的。如果存在大量的“天生苹果”进入市场,结果必然使得同样数量的商品中包含的制造成本减少。

(3)第一、第二点说明,“大量的(普遍性)、无产权的、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资源”进入市场的结果必然降低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为供应同样数量的商品,制造成本大大减少,也就是人类劳动在减少),从而降低市场价格。文中所提到的都江堰的例子,实际上是大量的人类劳动间接改良了下游土地的生产环境,因此下游的土地改良有间接的人类劳动的耗费,而不是自然的结果。只不过这种耗费是通过公共财政支出的。没有都江堰之前,那里的土地价格低廉,甚至没人要,因为使用价值很低。

“自然林”的问题在于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遭到改变,通过行政、立法等方式可以改变社会的生产条件。如果国家禁止自然林开采,所有林木全部来自人工种植,林木生产的社会劳动时间必然会增加。“自然林”类似于“天生苹果”,只不过现在这个“天生苹果”被赋予了产权。产权的功劳在于使“自然林”获得交换条件,使其由物品成为商品。其实,是否赋予产权并不影响“自然林”的价格。无论是偷、抢、还是赋予,都是取得形式上的区别,与价值形成无关。“自然林”能够按市价出售,其原因在第一、第二点已经给出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