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自实施浮动汇率制度以来,汇率波动性增加,人民币逐步升值,对外经济贸易的各个领域都受汇率波动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实证文献的回顾,得出汇率变动对农业贸易的影响。同时提出模型的建立要综合考虑到中国国情及农产品的特殊性。
关键词汇率波动 农产品贸易 宏观视角 微观视角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004-01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在频繁波动中逐步升值。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前言
目前国内专门针对农产品贸易的研究不多,早期研究集中于测算农产品进出口的价格和汇率弹性,以此来分析汇率波动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如蔡(1994)以1981―1992年数据计算估计得出了主要农产品如大米、小麦、玉米等商品的出口及进口弹性;郑琰(2000)选用1988―1997年的相关数据,测算出我国农产品出口需求的短期价格弹性为0.5424,缺乏弹性,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增加农产品出口的方式不可取。相反,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对改善我国农产品出口条件有积极作用。宋海英(2005)从实证方面证实出口中J曲线效应的存在,然而朱小梅、田贤亮、王红玲(2006)却否定了出口中所谓的J曲线效应。孔祥智和李圣军(2006)等就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近远期影响进行了较全面分析,认为近期影响是弊大于利,远期影响则是利大于弊。
上述实证研究得出汇率变动不利农业贸易的结论,但是这些结论依赖于不同的理论模型。在不同的模型中,汇率变量引入形式不同。如汇率变量可以是名义汇率或者实际汇率,模型中可以只引入了汇率水平变量(升值或贬值)或者同时引入汇率水平变量和汇率波动性风险变量,等等。显然,这些不同的模型结构必然影响其结论,而解读结论对于实证研究非常重要。陈龙江(2009)对有关汇率变动的农业出口效应模型进行了梳理和述评,全面揭示已有实证研究的模型基础及其区别,以避免对采用不同模型所得结论的误读。
二、理论研究
陈龙江(2009)将理论模型分为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微观视角从厂商个体行为来构建理论模型,而宏观视角是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构建理论模型。微观视角大致可以归纳为出口供给模型、进口需求模型和出口供给进口需求均衡模型三大类;宏观视角以引力模型为代表。
(一)微观视角
以出口供给模型为例来说明微观视角,出口供给模型侧重从汇率变动影响厂商出口供给决策来构建理论模型,代表性文献有Fabiosa(2002)、Gervais, Larue & Olivier(2004)等。Fabiosa(2002)从微观视角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表明,汇率贬值增加贸易供给,而实际汇率高波动性减少贸易供给量的结论则依赖于厂商为风险厌恶型的假设。Fabiosa(2002)的理论分析与汇率波动的贸易效应理论中的主流相似,这些理论均在考虑出口厂商的投入产出条件下,或求解出口厂商利润最大化,或求解效用最大化来得到出口供给方程。
(二)宏观视角
引力模型是借鉴物理学万有引力定理而来。根据万有引力定理,两个星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Tinbergen(1962)、Poyhonen(1963)借鉴用于指两个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流量与它们各自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他们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种关系,引力模型因此而得名。引力模型由此开始成为分析双边贸易流量的重要工具。研究者在最初的引力方程中引入了汇率、汇率波动性变量或汇率错位变量来检验汇率变动的农业贸易效应。后续研究者在模型中引入人口、人均收入、是否同属一个经济组织、是否拥有共同边界、是否拥有共同语言或文化、是否使用同一货币等诸多变量。但引力模型是借鉴物理学定理,缺少经济学理论基础,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三)衍生模型研究
前言中提到的国内研究多为实证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利用大量统计数据,从农产品的出口数量、价格等角度对农产品出口展开研究。其模型设定大多借用国外相关实证研究,忽略了模型的理论和概念框架,没有考虑到理论模型的相关假设条件大都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中国与西方国家体制不同,如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外汇远期市场不发达、缺乏有效的金融衍生工具等等,这些重要的约束条件会影响到出口厂商的行为。因而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在原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改变假设条件或加入约束条件,以构建出合适的模型。
陈龙江(2010)沿着Fabiosa(2002)、Dekle & Jeong et al(2006)等的研究路径,构建了一个分析垄断竞争条件下农产品出口厂商对汇率变动的出口供给反应模型。他基于中国的汇率制度特征和农产品贸易的TBT/SPS两个约束条件来构建模型,同时关注汇率水平变动和汇率波动性风险对出口的影响,得出外国对中国农产品的进口需求由外国消费需求、外国价格水平和中国农产品外币价格决定。
Roberts & Tybout(1997)等证明厂商的特征因素如进入和退出成本是影响出口厂商对汇率变动做出反应的重要因素。在厂商投入包括进口投入的情况下,风险厌恶的厂商在汇率风险增加的情况下,并非总是减少出口数量,而是基于其出口外汇收入与进口投入外汇总支出的比较来作决策。
三、总结
在理论层面上,汇率变动阻碍了农业贸易。从微观层面来构建模型,结论将会受到相对严格的假设条件约束。因此,基于发达国家建立的模型并不一定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贸易壁垒,发达国家的高额农业补贴等还不能够在模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研究人员需基于发展中国家特点提出假设约束条件,拓展已有的模型。
参考文献:
[1]Fabiosa,J.F.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Exchange Rate and Its Volatilityon Canadian Pork and Live Swine Exports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Working Paper 02-WP 305,Center for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Iowa State University,2002.
[2]Gervais,J.P.,Larue,B.& Olivier,B.Investigating Non-Linearities in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nd Agricultural Trade.WorkingPaper,the Departmentof agri-food economics and consumer studies at Laval University,Canada,2004.
[3]蔡.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影响的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4(10): 33-41.
[4]陈龙江.汇率变动的农业贸易效应模型述评.华东经济管理,2009(09):147-150.
[5]孔祥智,李圣军.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农业经济导刊,2006(4):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