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音乐课改中的几点误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音乐课改中的几点误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教育部2002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来,各地的课程改革热火朝天,教学教研活动如火如荼,音乐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然而,作为改革大潮中的一员,我发现在这欣喜的背后,仍存在着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一、旧的都要抛弃,越新越好

谈起音乐课改的话题,我听到过这样的观点:我们要上好现在的音乐课,就要抛弃所有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越新越好。对于以上看法,我不禁有些忧虑: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的确使现在的音乐教学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一面,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正在被摒弃,但是我们绝不能把新课改教学与传统教学完全地孤立起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想这也绝对不是课改的最终目的。以传统教学中的“双基”教学为例,传统的音乐教学强调教师进行“双基”教学,而课改中则要求淡化“双基”教学,因此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不敢或者不进行“双基”教学,觉得这是与新的教学方向背道而驰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加强“双基”教学是学生学好音乐的重要动力因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双基”教学不能丢。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淡化双基概念,强调“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所以淡化双基并不代表不要双基,而是要求我们在双基教学中不能死板地讲解和机械地训练,要突出“趣味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理解掌握乐理知识。例如在附点教学中,我抓住了学生喜欢儿歌、顺口溜的特点,投其所好,创编顺口溜进行教学:“附点附点小不点,像个豆豆不起眼,我在音符右边站,他们的时值增一半。”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了附点知识。再如在唱歌课《一对好朋友》中出现了一个反复记号,我让学生注意倾听歌曲,提示学生在倾听的同时找出歌曲的特别之处。歌曲一结束很多学生就向我提出了问题:“老师,唱两遍是不是因为里边多了一个||::||?这是什么呀?”这时我点击鼠标,大屏幕出现反复记号的图样及名称,学生顿时明白了,整个教学过程轻松快乐。

新课程改革是在原来的教学基础上,改革原有不合理、不适当之处,而建立起来的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所以对传统教学,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两者完美结合在一起,更好地为中小学音乐教学服务。

二、课堂上“好声”一片

前些日子,我听了几节音乐观摩课。有几位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一味地表扬,甚至学生对问题答非所问,也全然不顾,好像这样做才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才符合新的评价标准。学生的自尊心倒是维护了,也敢大胆发言了。孰不知你所谓的表扬,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概念模糊,对音乐技能要求的标准也掌握不到位,客观上造成了知识误区和科学欠缺。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的。

三、忽视音乐本身的美

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曾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老师执教的课热闹非凡,教学设计花样繁多,一节课下来,看似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了,玩得也开心,但是能准确演唱歌曲的学生却只占少数,能把歌曲唱得优美动听的更是寥寥无几。所以我们不能喧宾夺主,抛弃音乐本身的美,不能剥夺学生理解音乐、享受音乐的时间和机会。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是啊,音乐就该让我们用心去感受。我们应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欣赏音乐、感悟音乐,领略音乐华彩的美、淡雅的美、热烈的美、幽静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