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热议 第6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热议 第6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手术行为艺术:凤姐VS金刚葫芦娃

2012年5月13日,在山东济南的一家美容医院的手术室内举办的《手术:韩啸行为艺术展》中,以艺术家身份亮相的整容专家韩啸希望通过一次真实的隆胸手术来完成“跨越”医学与艺术间音障的行为范例,但这场以严谨的医疗程序作为背景的“行为过程”又让集结现场的“艺术专家”和“医疗外行”们,体验了一次深入“皮肉”之中的感官震颤。同时在这种震颤之后延续出的种种不同的回声与“手术行为”本身相比,似乎更符合艺术含混且极具包容性的生长特点,而无法确切定义的“行为”也将整个“展览(或事件)”的休止时间拖延成一道更加绵长且凌乱的曲线。

在韩啸实施“行为”的现场,采用不同机位与屏幕间相互连接的现场直播方式,让当代媒介的传播效力显现出比“行为”更具强迫性的观瞻效果—不管你愿不愿意,它就在那里;你可以在玻璃围墙外看到真实却并非纤毫毕现的现场操作,也可以在屏幕前凝视着被转换过的、清晰的行为细节,而这种来自“现场”的局部凸显,远比伦勃朗油画《蒂尔普医生的解剖课》中被剥皮削骨的手臂更具真实的“触感”。所以我看到从手术室中或屏幕前转身离开的观众脸上总挂着各不相同的“非日常化”表情,如果有目的地记录下来或许可以在冰冷的科学过程中掺进些感性或不适的偶然性杂质,但艺术家却并未预想到这种情绪反应的多样性对“作品”可能产生的种种影响。

在“行为”结束后的学术研讨会中,各方观点的争论也多集中在对于这次“手术”是否为“艺术”的界定或分割中:有人云山雾罩地拉拢着沉淀在历史或文化中的固定套路来进行比对,又终不言明自己的态度,让坐在听众席上的大多数人几度昏睡又从昏睡中惊醒,继而走出讨论现场外无聊地抽烟;也有人有理有据地直言自己的观点,在被程序限定的“手术行为”之外讨论着可能从“行为事件”中生发出的各种意义。但从一个陌生的领域“劈腿”进艺术语法中暂时的缺氧状态—不论对“艺术家”还是“批评家”来说都是一样,不同领域间游戏规则的落差,也很容易让彼此迅速退回到各自所熟悉的领域中去寻找推断的证据—还是引导出多数评论者对于这次的“手术行为”并非“行为艺术”的大致判断。而兼具着著名整形专家与非著名艺术家身份的韩啸,则从涉及医学伦理和技术的理性解释中坚持着自己作品的合理性。

那这场“手术的行为”对于当代艺术来说,究竟是意味着一种“金刚葫芦娃”式的无畏勇气?还是“凤姐”式炒作模式的再次翻版呢?却没有人会给出绝对的判断。而当我把动画中的英雄形象和当代流行文化中的“反面”典型并置在一起的时候,“二逼”和“英雄”间的差别又远没有像时间上相距的那样遥远:作为具体身份指代的形象符号在网络传播的语言环境中,已经被玩笑式的身份替换所取代了—“凤姐”可以用“金刚葫芦娃”来分散自己本真的形象;“葫芦娃”也可以用“凤姐”的形象来隐喻自我率性的诙谐—同样在这场暂时无法定义的“手术”中,彼此覆盖的观点也成就了一种类似“形象”定位的理论争执,但因其所针对的背景环境并不明确,反而让“VS”的状态超越了分辨“手术”或“艺术”行为间的清晰诉求,并成为了从这场“行为”剧目中所延伸出的、最生动且始终无法完成的表现核心。(郝科)

柏林双年展—瞄准政治

柏林双年展创办于1998年,由KW当代艺术中心举办,曾得到威尼斯双年展的启发,秉承“在开放空间中实验、辨认、批判艺坛的最新趋势,给予年轻艺术家机会去接触更广阔的观众层面”的宗旨,致力于鼓励新兴年轻艺术家,并乐于提供实践的空间和平台。

2012年4月27日,我们迎来了第七届柏林双年展,此次展览一直持续到7月1日,主要关注的是当代政治艺术,其中大屠杀和巴基斯坦领土是本届双年展的两个主题单元。策展人Artur Zmijewski在采访中表示,他希望此次展览能够成为类似于议会而非美术馆的政治空间。他想要营造一种气氛,让人们在其中就开始幻想政治问题并试图重新定义政治。其中,波兰艺术家卢卡什·斯洛维克创作的“柏林—比克瑙”的装置作品,来自于最大纳粹死亡集中营(波兰比克瑙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成百上千棵桦树,像一个个有生命的纪念碑装点着柏林,纪念着德国历史的黑暗篇章。现年41岁的以色列艺术家耶尔·巴塔娜将举办首届犹太文艺复兴运动国际大会,她通过创作视频作品来举办这场有象征意义的运动,以号召犹太人返回波兰。还有巴基斯坦艺术家哈立德·杰拉尔、普鲁什凯娜等都将展出自己的作品。

艺术试图参与政治并不鲜见,但如此大规模的政治艺术集体亮相却也为数不多。艺术真的能够改变当代政治的现状么?虽然结果也许不被看好,但并不影响艺术家们渴望通过行动来改变现实的热望。(王宏州)

卡塞尔文献展:对经济增长的持续信仰

与本届柏林双年展对政治的高度关注不同,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 13)日前公布今年卡塞尔文献展的主题为“对经济增长的持续信仰”。

卡罗琳·克里斯托弗-巴卡尔吉夫(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被任命为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的艺术总监,成为继凯瑟琳·戴维(Catherine David)之后该文献展的第二任女性策展人。本届卡塞尔文献展将于6月9日开幕,将有来自55个国家的150位艺术家参展,而完整的艺术家名单将在6月6日的新闻会上公布。荣誉顾问委员会则由各个领域的知识分子和创作者组成,将对第十三届文献展的思维和行为过程起到关键作用。卡罗琳·克里斯托弗-巴卡尔吉夫指出,本届卡塞尔文献展将在“一个无logo中心的全局视野”下对这一主题发问,除了展出艺术作品,也将呈现文献与若干研究项目,涵盖了艺术、政治、文学、哲学与科学领域的实验。

继往届的卡塞尔文献展成功举办之后,本届文献展愈发受人关注。优秀的策展人,杰出的艺术家,尖锐的艺术视角,无疑都是让人期待的关键因素。(王宏州)

2012年透纳奖提名名单公布

2012年5月3日,泰特美术馆对外宣布,卢克·福勒(Luke Fowler)、斯巴达库丝·切特温德(Spartacus Chetwynd)、保罗·诺贝尔(Paul Nobel)和伊丽莎白·普莱斯(Elizabeth Price)得到了第28届透纳奖提名。泰特馆长、评委会主席尼洛普·柯蒂斯(Penelope Curtis)在记者招待会上形容这份入围名单是“相当不错的搭配”,在性别和艺术创作上进行了平衡。按照传统,入围者是在截止至2012年4月24日的一年里举办了“杰出”的展览的艺术家。

在问及四位提名人之间是否存在一些共同点,评委之一Focal Point 画廊总监安德鲁·亨特(Andrew Hunt)再一次强调这个选择并非“一场策划展览”。2012年10月2日,泰特不列颠将举办一场提名者作品展览,12月3日将宣布25,000英镑奖金的最终归属。其他入围艺术家将各得到5,000英镑的安慰奖。(木木)

中东艺术家—突破“遮蔽”

由阿拉伯世界机构的Hoda Makram-Ebeid与Philippe Cardinal联合策展的现当代艺术展“无遮蔽的身体”(The Uncovered Body),展现了自19世纪晚期开始的一段历史,在当前阿拉伯世界盛行的原教旨主义的现况之下,把一个有关的展览安排在阿拉伯世界机构(Arab World Institute)里展示显然十分不恰当,但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却让这个展览显得十分有意义。“我们期待能实现两桩事情”,策划人Makram-Ebeid这样解释:“一是将阿拉伯的中东地区的公共性展示出来,阿拉伯人和来自阿拉伯的人都试图探索阿拉伯世界中被遮蔽、造作的那一面。二是向西方的公众展示艺术家的展览、思想和行动,这些艺术家并非如成见那样只能在阿拉伯社会的模式之下开展自己的创作。”

“无遮蔽的身体”呈现了艺术家在20世纪后半叶取得的解放,以及这些身体如何成为对图像压制的反抗现场。这并不只是一场关于情性的图式上的解放运动,更多的是以此对政治发起挑战,以期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展览将一直开放到2012年7月15日。(王宏州)

毕加索:源为自由

“沃拉尔”系列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毕加索系列作品”,但却很少为人所知,也很少有人看过这套版画的全部。而现在,英国的观众有了这样的好机会,大英博物馆从2012年5月3日起开始展出这一套版画作品,此次展览将会一直持续到今年的9月2日。这也是英国观众今年能看到的最好展览之一,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一次视觉盛宴。这套版画是1930年毕加索用了约7年才完成的作品,他就像是毕加索1930年后创作的视觉日记,观众可以从这些画作中看到毕加索的技法和情绪的变迁,从画面中,也可以看到毕加索对艺术和的执着。此外,他当时所经历的生活,包括婚姻的沧桑、政治时局的晦暗等等,都是观众可以从画面中捕捉到的细节。

毕加索毕生致力于绘画革新,他的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在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特的力量。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没有丝毫的稳定。他从不甘于寂寞,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王宏州)

买得起艺术节再推新作

第七届北京买得起艺术节(AAB)于2012年6月2日至6月3日在北京798艺术区时态空间举行。AAB由Tom Pattinson先生创办于2006年,为了给公众提供一个购买高品质又负担得起的艺术品的平台,同时提供给年轻艺术家一个机会展示并出售自己的作品。

本届“买得起艺术节”展示的艺术品涵盖不同的题材和材质,从小尺寸到大尺寸,从手绘、雕塑到照片,价格最低几百元,最高不超过2万元。AAB主办方花费了六个月的时间寻找各种艺术新生力量,并和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合作。“每年AAB收到的优秀作品的数量都在持续增长,这让我感到无比振奋和激动”,Tom Pattinson先生说到,“然而随着报名作品数量的增长,挑选出最终参展的优秀作品也变得更加困难。收到的优秀作品数量真的是超乎我们的想象。”(木木)

亨利·摩尔—呼吸自然

2012年5月11日,美国史蒂芬维尔美术馆(Steven Vail Fine Arts)举办亨利·摩尔( Henry Moore)作品展。此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众多作品,如石版印刷、蚀刻版画以及混合媒介作品。展览将于7月20日结束。

亨利·摩尔是最杰出的雕塑家之一,并因其艺术成就而获英国荣誉勋位。亨利·摩尔的作品为时代创造了一种新的雕塑语言,那是一种与环境对话的语言,一种充满人性的现代语言。

亨利·摩尔最大的兴趣在雕塑人体,对于抽象艺术,他说道:“所谓抽象,并非脱离现实,抽象是试着去体会自然,而非复制自然,只是复制自然没有任何意义。所有杰出的作品,必然都带着抽象元素。”亨利·摩尔热衷于创作大型地景艺术,作品必须思考与周遭风景的协调性,亨利·摩尔想要将他的作品融入在周遭风景里,仿佛大地的小孩。正如亨利·摩尔自己说:“天空和大自然,是我的雕塑的最佳背景。雕塑应该在大自然里呼吸。”

面对当代艺术中各种错乱的艺术表现形式,希望亨利·摩尔的展览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怀旧和崇敬之情,更多的是要从中获得启发,探寻艺术的真谛。(王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