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30女人如何过职场那道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平常看到的招聘启事,几乎都有对年龄限制的要求,35岁被默认为是条界限。看着不断涌入职场的新人,压力和焦虑让诸多35岁左右的职业人产生了“年龄恐慌症”,尤其是女性……
职场竞争之残酷,从来不会因为性别而有所偏袒,为了生存和发展,职场女与男性一样,强势地前行着。只是,再强悍的女性,也无法忽视自然规律。更无奈的是,她们所面对的生存压力与岌岌可危的态势绝不是努力加苦干就能应付的。
由年龄而产生的恐慌心理,已在诸多企业女性白领中弥漫开来。所谓的“35岁危机”,就是一个有力的警示。那些处于中层职位的女白领,非常强烈地感受到后生牛犊的竞争和威胁;而上有老下有小的现状,更让她们感到力不从心,故此,引发了“年龄恐慌症”,也叫“35岁现象”。到底要家庭还是要工作?
恐慌一 成就恐慌
俗话说,三十而立。然而职场中并非人人都是顺利者,不少30岁以上的人因为自己的事业未成而感到恐慌,他(她)们会产生消极心理,认为自己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不少人深为自己的前景担忧。
今年33岁的吴小姐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吴小姐就职于一知名外企,担任行政经理。努力加苦干,才有今天的职位,吴小姐深知这其中的辛苦。但是,担任这个职位已有两年多了,按惯例,她也该到了再次升职的时候,可据她自己的观察,公司上层似乎并无这样的想法和安排。眼看着自己年龄节节攀升,而事业发展的脚步却越来越缓慢而虚弱。
一直以来,吴小姐都认为自己不是个特别聪明而能干的女孩,有时候还显得有些木讷,正因为太了解自己,所以,当初她选择了行政部门。因为她知道,自己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来做好这份工作。每天规律的朝九晚五,工作天天在一堆琐事中进行。外企的行政部门还经常要做招聘和面试工作,但每次遇到这类事情,她都只能在幕后做资料整理和归类的工作,始终无法转到台前。
虽然心有不甘,但却无力违背和挑战,只有默默接受。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她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或许正因为她那一根筋的思维方式,吴小姐还蛮享受这规律而平稳的生活。上司也被她认真耐劳的工作作风所打动,把她扶上了行政经理的职位。
领导的肯定给了吴小姐自信,她开始为明天的事业发展筹划。但是,尽管已是部门经理,她却依然没能摆脱杂碎的工作内容,倒是不久前新来的副手,在总监的扶持下,势头越来越旺,大有赶超她这个经理的趋势。年轻、聪明、伶俐,这些是她没有的。都说女人30岁后,事业发展就开始进入衰退期。曾经的发展计划还只刚开始,33岁的吴小姐已经濒临衰退的边缘。
这样的处境让她顿感焦虑和压力,但苦干无能为力。她越来越看不到自己明天的发展空间和优势。近期的一场中层干部应聘,后来者居上,她却被定格在原来的位置。尽管她依然努力,依然辛苦,但被关注和被肯定的机会越来越少,偶尔领导还会开玩笑地告诫她,要与时俱进,工作不仅要讲质量,更要看重效率,良好的工作业绩并不是完全靠苦干就能获得的。面对领导的提醒,吴小姐觉得自己的信心正在加速流失。
恐慌二 婚育恐慌
过度忙于事业的人,往往会出现对家庭的忽视。许多职业女性一直挣扎在要职业还是要孩子的艰难选择中,往往等到功成名就之时,或者有了两全其美的方法,却已经错过了生育最佳期。对于怀孕的焦虑,“生(孩子)”的期待已经取代了“升(职)”的初衷。
与吴小姐的现状不同,今年已经36岁的张女士,事业发展顺风顺水,如今,却为了生孩子而愁苦着。张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她是某品牌店的副经理。
刚来时,她的灵活和亲和力,深得老板的赏识,很快就成为老板的红人。广泛的人脉关系,更让她成为一名业务骨干。一路走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店员,到现在的副总经理,她感到很辛苦,也很有成就感。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她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繁忙的工作让她受益匪浅。从对品牌一知半解到现在的精通;从面对同行的刁难、挤兑和打压,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从青涩的小店员到现在成熟老练的副总经理,张女士在工作中辛苦并快乐着。正因为对事业太用心,长相清秀的她居然在30岁的时候才找到牵手之人。
31岁那年,张女士终于在父母和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成为别人的新娘。结婚后,两人世界很温暖,只是她还是未改“工作狂”的本色,早出晚归,留下丈夫独守空房。好在丈夫是个明理之人,对于张女士的做法并无太多怨言,生活过得惬意而幸福,但他们始终未要孩子。
近年来,张女士觉得自己的精力明显不如以前,原本对自己的能力大为欣赏的老板也开始逐渐把工作重心转移给了年轻的后辈,残酷的现实使她终于明白自己已不再年轻。事业上的失意,让她开始看重家庭生活。从去年开始,她强迫自己尽量准时下班,从来不下厨房的她,居然也学着给丈夫烧菜做饭。女人的特质,让她慢慢地喜欢上了做家务。而来自丈夫的鼓励,更使她确信自己所做的价值,并让她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踏实和安定。这时,她想到了要个孩子。只是,36岁的年纪已经早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张女士觉得心里从未有过的恐慌和担忧。
恐慌三 竞争恐慌
当前职场竞争激烈程度使人诚惶诚恐。几乎所有的职业都具有替代性,只是程度有所不同而已。职业发展怕就怕“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局势。即便你是技术老将,也要为保持自己的价值而不断思考提高。在一些公司就职时间较长者,看到新人的生龙活虎之时,禁不住会分析到自己的潜在处境。“嫉贤”一词用在此,是一种竞争恐慌心理的反应。“铁饭碗”的理念在今天职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势态中早就已经被颠覆。
如今的职场就是一个竞技场,优胜劣汰是不变的法则。林女士就是一个在这样的法则下挣扎着的资深业务骨干。
林女士今年已经41岁,在某研究所做翻译工作。大学毕业后,就因为她擅长英语编译,被分配到这里,从那时起工作至今,已有近20年了。当初,她的英语读写能力在所里的年轻人中算是佼佼者。但凡有重要资料的翻译工作,她都是不二人选。当时的她很清楚自己在公司里的价值和作用,或许就因为领导特别的器重,所以,期间有多次跳槽机会,她都放弃了。相当长的时间内,林女士是研究所里的专业骨干和精英,后来,虽然也不断有新人进来,但都未撼动她的地位。这样的状态,使她有点自鸣得意。
但就在4年前,也就是她37岁那年,所里又进来几个大学生,其中有两个还是外语学院的专业人才。自他们进来后,林女士明显感到自己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首先,所里一些外事工作,她不再是唯一人选,有好几次都被这两个新手取而代之。其次,每年国际同行业的资料和信息汇编,也从一贯由她操作编译变成由他们三个人共同完成,而且,重要部分的编译还是以他们俩为主。多年来的特殊地位,让林女士对自己信心十足,如今的局面,就让她很难接受。
林女士感叹说,面对这样的状态,自己根本就没有工作的积极性,差错不断发生。后来,领导的态度终于让她明白,这样的现状已无法扭转,接受是她唯一的选择。尽管之后她也曾拼命补习充电,希望找回曾有的优势和感觉,但年龄不饶人,精力有限。今天,41岁的她,对工作已不再有什么期盼,努力完成是她现在对自己的要求。长江后浪推前浪,社会不断发展,新人辈出,这些都是不可逆转的现实,还是坦然接受吧。